< > 从昆仑山流淌下来的阆苑古韵</P>
< > 不要,不要轻易提起神灵<br> ――札记</P>
< ><br> 昨晚睡前无事,坐在床头翻出一本发黄的《离骚》,随手打开一页,突然被这样两句惊动:"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以前似乎听人称古城阆中为阆风之苑,楚辞中的"阆风"二字当然会令我大吃一惊。马上看王逸的注释:"阆风,山名,在昆仑之上。"原来,阆风是昆仑之上的山名,好古老神魅的来处。转念一想,这阆风实在于我所居住的古城阆中无关。<br> 果真无关吗?我不甘如此相信。在刘先澄先生编著的《阆苑匾联笺释》一书的"巴巴寺"篇中,记有雍正丁末(1727)桂月辛卯科武举古皇于后山门内行书檐额题"阆风"二字。袁珂编著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对"昆仑宫"的词注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神仙传》中也有:"昆仑阆风苑有玉楼十二层,左瑶池,右翠水";想到此,又是一阵诧喜,因我曾看过一副佚名联"嘉陵三千里,阆苑十二楼"之句,这"阆苑十二楼"和"玉楼十二"同数,难道仅仅是时间在自身繁殖过程中的偶然巧合?<br> 从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可以推出先民阅读这些灵荡神飘的句子时的心情,我知道这是一种富有诗意的幻寐。因为,神话中的昆仑山其实只是想像中的神山。对昆仑山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又云"赤水出东南隅","河水出西北隅","洋水、黑水出西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大荒西经》云:"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燃)。"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原初的昆仑山。其后,晋郭璞谓,除海内昆仑外"海外复有昆仑山"。清郝懿行更称:"荒外之山,以昆仑名者盖多焉。"清人毕沅也称:昆仑实非一地,"高山皆得名之。"诸书所记昆仑山,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并非地理上真实的某山,而是超世间的仙山、乐土。这一点,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已有卓见。他在《史记·大宛列传》中云:"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篇末又云:"《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 所以说昆仑山只是人们对仙境的一种幻寐,借用《长恨歌》中的一句诗,要问昆仑在何处,"山在虚无缥渺间!"<br> 不难理解,先民在对天空的仰视中,见其广大无垠,高不可攀,以为必有一种超越吾人之种类,居于其间的主宰:精灵或神明。具有大能且又青春不死。顾其形体及其感情意志,则亦同乎人类的宗教心理,固要求神与人通、天人交感。但是,神仙终究高不可攀,要想对神倾述,必然要为朝见神灵找一处地上的居所,然神固不能长居凡尘,则又想像高山大岭,为神地面之栖止处。我国有僊仙二字,仙字,从山从人,像人在山上。见《说文》。《韵会》:"仙,轻举也:从人在山上。"《玉篇》:"仙,轻举貌,人在山上也。"至僊字,从人迁声,《诗·小雅·宾之初筵》:"屡舞僊僊。"《庄子·有宥》:"僊僊乎归矣。"僊字实则仙字,仙人必在高处,即神仙的人间行宫。俗人要想脱俗,必须修身养性,得道升天;或者俗尘太多苦难,纵无法得道,也渴盼死后灵魂能够升天成仙。要升天,又必先找到引领者,所以才有星罗棋布的庙堂,才有袅袅不尽的香火,才有挥泪至诚的祈祷。<br> 所以才有昆仑上的阆风台、玄圃台,才有醴泉、瑶池,才有赤水、弱水等。<br> 所以才有阆苑仙境和昆仑神山!<br> 小时候婆婆问我:"谁听见了泥土的呼吸?"我回答:"是蚯蚓。"我望望天空,接着问婆婆:"谁听见了天空的呼吸?"婆婆拍了拍我的脑袋,笑着说:"当然是神灵!"婆婆逝去了很多年,不知道她到达了天空没有抑或爬上了第几重山?但她拍我脑袋的姿势和答话时的笑永远都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冥思苦想着神灵的模样,白天白天想,梦里梦里想。神灵究竟是什么模样,从没有想出个结果。直到阅读了《山海经》,我才知道那些神灵总是与大地上的各种生物有着密切的拼贴关系。比如:人首蛇神、人首虎身、豹头狐尾等,总之,经上的仙例都是大地活物的影子。于是我开始怀疑那天上是否真有所谓的神仙了。<br> 我真的敢怀疑天空吗?<br> 卡尔维诺有本名著,叫《隐形的城市》。那隐形的城市或者城市中隐形着的究竟是什么?回答只有一个:神灵!神灵是看不见的?或者说你看见了也辨认不出来。比如我所居住的阆苑古城的蟠龙山,那些消失的龙首蛇身、人首龙身的活物究竟是什么?谁也无法说出。我们这座城市的风水圣地天宫,曾经栖息的只有经上才有的身影姓甚名谁,我们也无从知晓。但为什么某些时候,我一个人在古城的青石板上走着走着就突然遇见了那冥冥中的幻象而我竟认定他曾经真实存在着?为什么我站在锦屏山的八仙洞口踩落一块石头感觉它砸碎了少昊之琴?为什么夜深人静时我能听见华光楼里的话语声声?为什么在彭城坝我会认为那位手持木弓的农人是华胥国的遗民?<br> 没有天空的启示:我写不出如下的诗句:</P>
< >在观星楼观星,不是朝天上<br> 而是朝脚下的江心<br> 这条古老的江里<br> 栖息了头顶所有的星空</P>
< >夜深人静的时候<br> 你可能会听见江中星体之间的对话<br> 他们说着大地上的忧伤往事<br> 同时也说着悬奥得令人无法想象的话语</P>
< >假如你想彻底弄个明白<br> 就学我曾经试过的那样:<br> 到江边掬一捧清凉的江水<br> 浇进自己的眼睛--<br> 这一刹那:你的眼中<br> 就会呈显全宇宙的灿烂星云</P>
< > (《阆中之诗:在观星楼》)</P>
< >我也是活在古城的一位上古遗民吗?不管怎样,我要说,活在对天空的仰望里的人是幸福的,活在灵荡神飘的神话语境中的人是智慧的。古城就是这样一块诗韵神韵兼备的载体,她越古越俗,越具有启示人心的鲜活灵气。<br> 我突然这样想: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上,来自昆仑的某个幻象或声音预示着从彼在的时间里将有从未感知过的奇迹要降临到我身上,我将在昆仑巨大的坐标轴线上,从某点开始有序而无限地移动,最终与清风徐徐的阆风古韵融会在一起,进入永恒延续的神话此在之中。<br> 2006-2-20构思 2006-2-27完稿<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7 18:31:4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