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30|回复: 3

[原创]盛红/下午,阳光打在隐秘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4 22: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o:p> </o:p></P>
<  align=center><o:p> </o:p></P>
<  align=center>下午,阳光打在隐秘上<o:p></o:p></P>
<  align=center>——盛红散文集《光阴U盘》序<o:p></o:p></P>
< ><o:p> </o:p></P>
<  align=center>凸 凹/作<o:p></o:p></P>
< ><o:p> </o:p></P>
< ><o:p> </o:p></P>
< >盛红说:光阴。光阴出现。<o:p></o:p></P>
< >《度光阴的人》(万夏)凄离、顾惜、遥远、迷惑但又深深的满足,精致的幻美中杂陈着暴力与死亡之鸟掠过时遗下的羽毛的梦唏气息:<br>    活着度过一生 /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花开在树上 /树下的人在香气中想死 //女人在枝末中玩弄细节 /拥有了各种衣裳 /领袖折断枝头,把结果拿走 /<o:p></o:p></P>
<P >那个闻到香气的人 /却宽恕了意想不到的错事// 香气中有花瓶和琐碎 /有人打烂陶瓷 /有人活着想逃亡 /太阳照耀灰尘 /反映他从前的形象 /正如他每天喝茶 /诗是一生的事情<o:p></o:p></P>
<P >盛红的许多心境都可以在这首诗中找到暗合的词和对应的香。不同的是,万夏是眯着眼,捧着茶,一个劲往过去走:明清,唐宋,乃至魏晋;盛红则是睁着眼,一路上于过去的记忆节点垒砌着照壁:让西来的颓气碰壁而纷纷落下,叫东来的紫气在照壁上涅槃成一只承载自己的大鸟,并迅速、无数次折返向度,回来,朝时间的前方翔去。<o:p></o:p></P>
<P >盛红就在那只光阴的大鸟上写字、生活,愈发明亮、红彤和阳光——那登录在她名字和思想广场的,是太阳和樱桃的颜色;那瘦削的肩上,堆积着柔弱的刚强,对责任、血脉和生命的担当。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俨然为她而写。<o:p></o:p></P>
<P >——这是我<st1:chsdate w:st="on" Year="2005" Month="4" Day="22"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四月二十二日</st1:chsdate>,坐在邻窗的靠椅上,用整整一天阅读《光阴U盘》文稿后,一下子浮出的镜像雏型。是隐秘与阳光相遇后出现在梦塬上的砂金般斑斓的景色。<o:p></o:p></P>
<P >《光阴U盘》系青年女作家、《华西都市报》副刊主笔盛红的一部散文集。集子由“岁月”、“生命”、“亲情”、“生活”、“行走”和“航天”六辑构成,凡57篇、18万字,时间跨度逾15年。<o:p></o:p></P>
<P >坦白地说,这部集子抵达我的电子邮箱里后已闲居半月有余。在琐屑得一蹋糊涂的俗事里忙碌得一蹋糊涂的我,非常害怕碰它。它是一大堆散散的散文,是更大一大堆密密匝匝的方块文字,还更是一个我异常珍视的友情大包。它来了,但我不愿疾疾地、粗糙地靠近并打开——我必须为它做好腾出数天时间的物理(时空)准备和心理准备。是的,除了时空,我还要让自己有脱出现时、与现时保持一定距离的心理可能,让内心清洁、空彻、耐心和慢。<o:p></o:p></P>
<P >闭了机,在一杯“巴山雀舌”清茶散逸着、勾画出的融融春光里,我读完了这部集子。意外的是,自己竟是一口气读完的!中途,有停下来的理性想法,但文字却拽着我的眼光不松手,让我就这样须臾不得游离、思考和评判地跟着眼光走下去,直到无。<o:p></o:p></P>
<P >无了文字,却有了文字的一切。使我迅速获拥这一切的原因很多:你是窥秘者,它就是绝对真实的隐秘;你是小说嗜读狂,它就是小说引人入胜的读点;你是美的唱诗班,它就是美的技艺术;你是善的朝圣徒,它就是善的雪峰莲;你是恶的憎者,它就是恶的刽子手。盛红其人我是熟的,但对于她的文字,除了报刊上一些零星文章和她博客上那些闲适、随意的文字,此次,我是第一次系统、整块地读,也是第一次对她有了另外的印记。<o:p></o:p></P>
<P >打首一辑以“岁月”命名。《梅的梦想》里的梅是作者中学时代的好友。“其长相甚似周迅”的梅与表哥隐秘相爱至深时,“但是,不幸发生了。”由于表哥因病猝死,梅的爱情岁月乃至一生的命运急转直下。西塞罗早就说过:“优雅和美不可能与健康分开。”这篇散文的内在驱动器不唯是主人公一波三折的人生变故,还有作者的悬念设置和情绪调动能力。《影子》刻写的是高三时的作者与一个邻家男孩“忠”之间朦朦胧胧、欲说还休的那些青春日志般的成长往事。“这时,我突然意外地发现,忠就站在我窗下的小院坝里,树影婆娑,月光透过医院晾晒的床单投射在忠的身影上,忠就像一株溶于树影中的小树。此时,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小屋的窗口。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我心慌意乱。我赶紧从窗口移开,然后慢慢合上窗帘。”在这里我读到的是盛红复原和呈现画面的能力——这可能与她有过绘画练习和电视剧创作经历有关。“而从医院到学校,需要穿城而过,一个东一个西,路上的时间是很长的。”文章中描写的街巷、斜坡等场景读来亲切、温暖,就像读自个儿小时候那画满了秘密的文具盒,我也在大巴山腹地那个叫万源的小县城里度过了从小学到高中绒毛般青嫩的时光。<o:p></o:p></P>
<P >“生命”辑中,《韫玉,让心到异国安家》叙谈了同事“韫玉”离异后再遇爱情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她追随爱情飘洋过海、活在异邦的生命牵念。《那个跳动的红肚兜哪儿去了》用小说的手法转说了男青年“海明”与身患血管癌绝症的女青年“红肚兜”之间发生在斑马线上的堪称爱情绝恋版的动人故事。“女孩幸福地痛着,痛苦地幸福着……海明转而捧起女孩的脸,他没有勇气注视女孩的眼睛,他只能将自己泪水横流的脸紧紧地贴在女孩脸上,让自己滚烫的双唇紧紧地咬住女孩冰凉的双唇……”故事很美,美得凝泪,美得恐怕只有盛红这样的女作家才能发见和雕刻。《“竹痴”之梦》是作者2001年为时任《成都晚报》副总编的孙友军画册作的序,作者用凝练、老道的笔触勾勒了孙友军全身心痴竹、与竹融为一体的种种可爱异态。<o:p></o:p></P>
<P >打开“亲情”辑。《N个如果的背后》里母亲与双胞胎女儿相依为命、天真唠絮得不啻废话的对话,读来令人发酸。七岁的女儿和年轻的母亲都涉及到了人类的终极话题。为了女儿的成长,母亲不忌讳、不敢稍有松怠地让设想突破承受的底线:“比如,如果有一天我和他爸坐飞机同时出了意外,孩子怎么办?如果有一天我没工作了,我的女儿尚未成人怎么办?”不仅诗人粱平,大凡识得盛红的人都称她能干。可是,她不能干,不敬业,不累下去,行吗?《出门便是秋》结合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不堪回首的家庭际遇,对作者23岁以前的家(万源的家、“三线”的家),那些隔世的“油毡房”、“干打垒”建筑体,那些转瞬即逝的花儿和永远的痂斑,偶尔的欢愉和深深的痛,作了细致的交待。“我们的家就在县城医院一排普通的油毡房里……这里冬冷夏热,门前有一条时常堵塞的臭水沟,碰上下大雨,屋里便到处是脸盆,脚盆,顶多半小时就得倒一次,家里潮湿不堪,母亲便时常用烧煤的炉灰撒在地上,再扫去粗粒,没几个小时,炉灰便会浸湿,每天这样反复撒扫,稍有好转。”盛红是擅长细节处理的,母亲在这个家里的“除湿工作”,被描写得多么到位!《最后的目光》记叙了作者对给予自己生命的老爹又爱又怨的复杂情愫。“老爸并不老,老爸离开我们姐弟俩的时候才54岁。那是一九九六年夏天最炎热的<st1:chsdate w:st="on" Year="2005" Month="8" Day="5"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八月五日</st1:chsdate>……”让盛红永不可知的隐秘命数是,最后一次看望老爸的日子,竟也是<st1:chsdate w:st="on" Year="2005" Month="8" Day="5"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八月五日</st1:chsdate>——横在面前的生与死的距离刚好一年!<o:p></o:p></P>
<P >再读“生活”辑。《四月樱桃》植入作者的生活体验和癖好,多层面、多角度对“颇似女孩子芬芳的朱唇”的果物做了精彩的书写。盛红天生就是块写字的美人坯子,她的语言灵性、鲜嫩、开放、俏皮甚而神出鬼没:“那时吃果子是不需摘不需洗的,想吃哪个摘哪个,直接入口。吃的时候就爬到树上,选一个结实的枝杈坐下,浓叶遮蔽,凉风习习,双腿作秋千状摇摆,还有虫儿高一声低一声地奏鸣。好几次,为了吃到高处最馋人的那几颗,差点从树上掉下来,好在每次都有树枝不是挂住了我的衣裳就是拖住了我的手指,紧急中总能化险为夷。”这篇完全可作为科普读物的散文,充分彰示了盛红的知识储量和典籍伺弄手段:齐白石图、帝宴、克雷芒歌、阿巴斯影片、农谚、李白诗……无不为她的樱桃描红、献媚、倾尽赞美之能事。《我为阳光》让我读到了作者对“一个有咖啡的下午”、“换了红红布艺沙发”的下午、“琥珀色的下午”阳光的迷恋、贪图、不舍和低喃。那是萨特所追求的“另一个世界,就是想象及艺术品的世界。”《与大师对话》中作者对一群“玩泥巴”的做瓷艺人阐释了自己的独特感悟,把布衣的他们从民间窑野超拔出来上升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界面。<o:p></o:p></P>
<P >“行走”辑中,《醉在瓷都》概述了德化的瓷文化、《热闹的荒凉》采写了张贤亮建在贺兰山东麓的“西部影视城”。从“新闻媒体聚焦宣传”的角度看,这是两篇非常优秀的采风、走笔文章:四平八稳,面面俱到,皆大欢喜——我们甚至不能挑出一记稍稍硬点的伤。作为艺术品,唯一的遗憾是,其“公共性”思维定势和话语方式,剥夺了“个性”的鸣叫和奔跑。毕竟,“艺术就是艺术”、“艺术高于一切”(尼采)。“我能不能成为这样的溪流里一条小小的游鱼?在丽江这个美丽的名字里逆流而上?哪怕一辈子游不出这个名字,我也甘心一直游下去。”在《做丽江的一条游鱼》中,作者给了我一些我游历丽江没有捕获到的新信息,譬如“夜半情歌”,譬如“韩国女孩故事”。在这个纸上丽江,我终于看见了快乐的盛红,看见了红的鱼。即使这样,她依然没有完全放松警惕、释解下来——做鱼,她也要做一条“逆流而上”的鱼!<o:p></o:p></P>
<P >“航天”是这部散文集的压轴辑。无论是《小小期刊当编委》、《从农村到城市》,还是《秋天里送走一位友人》,读后除感知盛红对朋友的那份温润的微微起伏跳动的友情外,无不让我生发出回忆、惦念、激情、伤感等诸多复杂、矛盾元素,并逐渐聚合成厚厚的氛围弥漫书房,向我围拢过来。盛红不唯是我的万源同乡,还是与我共过一个厂的同事,更还是早年“端午诗社”的文友。因此,作为曾经的“三线人”、“航天人”,她在“航天”辑里叙及到的那山(八台山、花萼山)、那水(白沙河、后河)、那人(黄亮、刘健、白兵、战云、江滨、宝康、杨咏、钟品、晓梅、晓菊、黄鉴、君道等),无不扯痛着我的神经末梢,撩拨着我的青春霓裳。盛红很真,她也相信她以外的人、誓词和全世界的真。对此,我只能鼓励,我说:真可以嬗变,但必须嬗变得更真。我注意到《早晨有雨》再次写到了遽变、疾病、死。遽变、疾病、死,是盛红文字里的敏感词,惊恐的眼,和小心翼翼的避让与观察。它们让盛红面对并成熟。<o:p></o:p></P>
<P >写到这里,我终究无法忍住想要说出自己最偏爱的两篇散文的冲动:一是《影子》,二是《怀念摩西》。《怀念摩西》讲叙了“弟”与一只名“摩西”的弃犬之间的生命关结。语速沉着、结构夯实、着眼细微、故事紧张、命运大起大落。弟用铁链打了摩西后,“那夜,弟烧了温热的水,小心地将摩西抱进澡盆,洗尽擦干后,又找来红药水,棉签,专注地为摩西疗伤,也为他自己疗伤。”作者“也为他自己疗伤”这句简直堪称神来之笔,七个字拓出的疆域,广覆人畜,深抵灵魂。“摩西长在我们这样一个不健全的家里,却不知怎么竟养成了嫌贫爱富的毛病。每每家里来了穿着好点的人它就摇头摆尾,大献殷勤,每每在厂区的马路上看到有背背兜的山民它就冲着人家大吼大叫,真是屡教不改。看来摩西虽然出生不明,又遭抛弃,但骨子根儿里却是向往着上等生活的。这实在也算不得什么过错,为此,我们只好不作深究。”正是这个可爱的摩西,救过弟命的摩西,后来竟惨死于群邻的掐杀,而不知情的弟居然差点饕餮了摩西的肉、吞喝了摩西的汤!我不知道羸弱、娇小的作者,怎么会有这般力透纸背、运筹风云的修为?综览盛红的散文,似乎都是一些小题材、小故事、小主题,女人话语般零碎而绵亘,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说:《怀念摩西》的不小,恰如《醉在瓷都》的不大。我无法指认心灵与天空、灵魂与世界孰大孰小。<o:p></o:p></P>
<P >因为少时的不幸和周遭压力故,盛红的确如她自言,羞怯、自卑、声音细微。而这些,反倒加速推动了她对世界传递表达的载体的转换——她成了吆喝文字群的牧羊女,成了幻变语言的小巫女。也诚如她自己所说,她的文学素养是天生的。这是她的骄傲,亦是我对她不满的地方。我们现在读到的她的文字水准,她十几岁时就那样了:她一直在原处。在别人使着法子钻营“文学史”的时侯,她依然就这样写,就这样说,天然、随意,像大巴山的那场初雪、那泓静水,像她如今信手涂鸦而人气冲天的博客。<o:p></o:p></P>
<P >U盘(也称优盘、闪盘)是一种可移动的数据存储工具,具有容量大、性能稳定、读写速度快、体积小、携带方便等特点,使用时只要接入计算机的USB接口即可。不错,盛红的这只《光阴U盘》,一植入我心灵的USB接口,庚即就感应成了远星般的绿灯,而后键击、打开、显像——那么多光阴,在256MB的群山里跳跃、流动,肖像成樱桃树、鱼和一声悠长的竹哨;那么多下午的阳光打在隐秘的背骨、手、眉毛和灿烂上。不仅文字,生活中的盛红呈展给大家的也是阳光灿烂的景象。大凡见过她与苏叔阳、舒婷、吉狄马加、韩作荣、阿来、许佳、杨远宏、燎原、商震、朱零、洁尘、麦家、何大草等聚会合影的人都会说,她笑得真好!<o:p></o:p></P>
<P >不仅于我,对于盛红的这只光阴U盘,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有一个跟我同样的USB接口。<o:p></o:p></P>
<P >盛红喊了我这么多年的“大哥”,我还从未表达过什么,藉着这次出书,就赠诗相贺啦:<o:p></o:p></P>
<P >坐在樱桃树上的人,/脚杆剪风,樱桃吃着樱桃。//最高的细枝,星星点燃末梢。/大姨妈弯腰刈草在万源的腰上,//看樱桃羞红的心思:/一颗,两颗,三颗,四颗,五颗,六颗,七颗;//看象形的树丫——/那些古老的汉字,见风发声,随物赋形。//赤脚板弟弟在光阴中奔跑,摩西!/摩西在它外祖母的基因中奔跑。//“北极星,仙女座,/酸甜的巴山吃果果……”//邻家男孩坠在成长影子里,/内心的歌声颤栗、汹涌,初春怀进沉默里。//坐在樱桃树上的人坐在下午的/半空中。樱桃的手抓紧她的童襟——//小脸胀得飞红。/哦四月,一千朵小脸胀得飞红!<o:p></o:p></P>
<P ><o:p> </o:p></P>
<P >二00六年四月二十三日深夜·成都龙泉驿<o:p></o:p></P>
<P > <o:p></o:p></P>
<P ><o:p> </o: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5 22:13:19编辑过]
发表于 2006-4-25 11: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06-4-25 19: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凸凹兄的文笔就象庖丁手上的刀,所到之处,“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游刃有度,精确到位!
发表于 2006-5-22 23: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写出名诗,就不要写太长了。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08:49 , Processed in 0.0306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