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09|回复: 1

刘奇叶,驰骋文学沙场的又一独行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5 19: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奇叶,驰骋文学沙场的又一独行侠
                             堂 棠
      梁羽生、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中塑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独行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也是一个仗剑远行、浪迹天涯的独行侠,当今深陷非议却拥有“80后的代言人”“新人类标志人物”称誉的韩寒,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100名最具有影响人物”之一;而备受争议的郭敬明,又被美国《纽约时报》册封为“中国最成功的作家”,他们两位以不同的方式成为名至实归的“跋涉在漫漫文学之路的独行侠”。
    “独行侠”,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之谓也。我们在交友闲聊时,有时称某某是一位“独行大侠”,不管持何种口吻,总掩盖不了对其心生几分敬畏。出生湘西南的知名青年作家刘奇叶,说他是“驰骋文学沙场的又一独行侠”,也不足为过吧。
     何以见得,有事实可考:刘奇叶,文学湘军新锐作家代表,中国70后青年作家,1996年加入湖南省作家协会,10年之后即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0年磨一剑,仗剑任驰骋,这位独行侠的热心“侠事”,不胜枚举。如他21世纪初一个人独自挑起创办彩印《武冈文学》大梁,后又勇负《武冈文艺》执行主编的重担,从采访、通联、组搞、编辑、设计、校对、筹资、出版,一条龙长揽不竭,在湘西南地区独领唯一县市级刊物风骚四五个春秋,出刊发行23期,总发武冈作者各类稿件达1000余篇(首)。又如当初成立武冈市作家协会,也由他牵头发起,联络域内外老作家,发展文学新会员,东奔西走,四处筹资和通联等前期工作,皆由他一人承担。还有为了扶植奖励本地文学佼佼者,他走南闯北,跋山涉水,八方拉赞助、搞募捐,硬着头皮,厚着脸皮,不惜屈身于人,筹得捐款尽用于文学赛事奖励,为繁荣武冈的文学事业,开湘西南民间文学组织奖励之先河。他痴爱文学和热心于文学事业,当时自身温饱问题都未予解决,但他仍然乐此不疲。这份执著,这种真诚奉献,这份赤子情怀,除了他还有谁能做到?
     除默默无闻潜心创作外,刘奇叶还长期从事过新闻、文艺刊物编辑工作或担任过有关报纸杂志特邀专栏作家,近年来共出版8部文学专著(长篇小说3部、散文集2部、小说集2部、编著1部)与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了各种体裁的作品,共计200多万字,多次荣获国家级文学文艺大奖,荣膺“全国优秀文化工作者”荣誉称号,兼任邵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武冈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武冈市政协委员、民革武冈支部主委、武冈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今又被聘为民主评议员)、国家邮政局特邀监督员等职,其自学成才先进事迹先后被《文艺报》、《湖南日报》、《作家与社会》、《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人民政协报》、《湘声报》、《团结报》、《邵阳日报》等全国70多家报刊媒体报道。他从湘西南一个偏远的乡村娃子久经风雨洗礼,成为“十年磨一剑”的名闻遐迩的文学侠士。作为他的同乡,他的中学恩师的同行好友,常为他取得一项项瞩目的成绩,一顶顶耀眼的桂冠而击掌称好,为他为家乡人争得了荣光而倍感自豪。我时常在想,刘奇叶成为中国70后的文学新锐,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先生“锲而不舍,金不可镂”的题词,为他作了最好不过的诠释。但需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他的成长与成功,与他父亲自小给他拨亮的“智慧灯”和他母亲给他的一颗“仁慈心”分不开的。他那种山乡清泉哺育出来的敦厚、纯朴情愫与“倘若推诚真信赖,自能沥胆与披肝”的豪侠性格,与其言,明明白白;交于行,清清楚楚。
     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坚毅汉子,豪爽侠士,近期内,听朋友说,他在网上遭遇不少非议和嫉恨,我顿生感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出名了,毁誉随来,见怪不怪呀!
     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一言“躁”,二言“隐”,且不说,单说三言“瞽”。这个“瞽”字说得很严厉,就是一个人不看别人的脸色,上来就说东道西,这就叫睁眼瞎。为人处世,要注意了解对方,你要看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信口雌黄,这就是朋友之间的尊敬和顾忌。
    由此,我想起世界采访史上,一个著名的案例:说的是费雯丽在美国好莱坞的影片《乱世佳人》获得了十一项奥斯卡提名后,一举成名。当这个电影风光无限,首次去欧洲巡演的时候,费雯丽乘班机降落在伦敦停机坪上,成千上万的记者在下面围着,有一个没有眼色的记者冲在了最前面,他非常热情地问刚刚走出舷梯的费雯丽说:“请问你在这个电影里扮演什么角色?”这一句话使费雯丽立即转身进了机舱,再也不肯出来。试想想,在对采访对象毫无了解的情况下说的这句话,不就象瞎子一样吗?
     这样的一个事例,用来借鉴一下,也许不无裨益。其实毛泽东主席早有一个著名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何尊重发言权,使用发言权,也许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必然中的一种自然吧。
     在这里,我想将马寅初先生最喜欢的一副对联赠送给奇叶侠士:“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展云舒。”前路漫漫,风云多变,让我们共勉吧!
发表于 2010-7-6 04: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结局如何我都会舍不得一年啊就这样过去了!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1 22:25 , Processed in 0.0411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