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红楼梦》之三 社会万千
理海新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好一段表白,考究已渗入了故纸堆,红学家似已明白,但真正的意义何在?
原来曹雪芹借口"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实意在倡导民主自由,反专制淫乱。封建和专制是一体相连的社会现象,但又有区别。封建是按等级秩序进行统治的社会形态和观念,专制是以集权利益为目的的手段和方式。专制手段在奴隶社会就已存在,只是在封建社会中更加得心应手,并形成了封建专制社会。待封建社会解体,还可以残存在其他社会体系中。此说政治家们多有回避,只拿着已死亡的封建旧体制狠命的敲打。
专制易造成淫乱,从奴隶社会的群臣讨伐纣王,到封建社会中反抗昏君奸臣,都是阶级中民主思想的启发。这就应了孔子的论言,做君子和臣子的要带头作出样子。曹雪芹并不极力反对封建等级的社会秩序,他也有着补天的愿望,贾宝玉的身上也有着贵族的生活气息,他激愤封建礼教习俗,但却对林四娘极力颂德。曹家败落是由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引起的,专权后果使他十分痛心,文中对淫乱丑行的批评多有社会性的暗指,这和《聊斋》的用意也有相同之处。
美学研究社会美的问题,要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只是要有艺术性的手法来论述和谐的问题。
作品以封建大家庭为主要写作背景,慈祥世故的贾母要建立和善的封建王国。她才能有余,治家有方,求富贵盛名,有礼有节,这就是其和谐美满。看贵人相会,大家互相谦让一遍,上面两席是南、北王妃,下面依次就是公侯夫人。从人两溜像雁翅一样站在贾母身后,何等威风。家庭和气和维护权威要一致的,所以会选用顺从无为儿的媳妇,享乐盛世,但在关键的时候同王夫人会使出杀手锏。贾府的风俗,年高服侍过父母的家人,比年轻的主子还体面,可是那遭罪的焦大是怎么了?只因不会顺着说。
治家的重任落在了王熙凤身上。这是一个精明的封建专制的变形,她依仗着媚言和干练得来的认可,建立自己的权威,呼风唤雨,下人自然不敢言语,自其美。由此就得来不干净的财路,甚至连老太太和太太的月钱都敢放高利贷。但收受贿赂还是有分寸,不能办的一概不收。不像那些拿钱买官的,那顾得上青红皂白。凤姐儿大字识不了几个,其管理方式是适合婆子们的习性的,但独专的手法治不了宁国府中五件风俗: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专制解决不了科学管理的问题。"当荣、宁两处主人既如此不暇,两处下人无了正经头绪,也都偷安,或乘隙结党,与权暂执事者,窃弄威福。"下人也学会了专权,周瑞媳妇竟敢把熙凤的意思改了,捆起两个冤家婆子交到马圈里。藕官和芳官的干妈贪得无厌,剥削着干女儿还尽说着养育美情。"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各人都拉自己的关系,凤姐的生日要凑份子,尤氏偷偷地把鸳鸯、彩云、周、赵二人银子都还了,这便有了人情之美。邢夫人禀性愚强,一经她手,便以贾赦浪费为名,克啬异常,自觉美。在自家纷争中,李纨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迎春劝止不住,自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来看。专制习俗贯穿了社会身影。
理家混乱,"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这就是专制下的时运。恰似秦氏道:"---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专制也要有恩惠手段的,秋纹只道:"凭她给谁剩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晴雯道:"要是我,我就不要。---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斗争是很自然的,矛盾引发了事态的变幻。
作品通过贾政的任职,揭示了官场社会的专制习俗。贾政被喻为一个假正经,其实他是封建传统与专制习俗相矛盾的一个演绎人物,又是一个压制自由民主的封建卫道士。崇尚礼仪,混得一个忠孝的美名;看重声誉,不惜打宝玉那样无情;与其兄的油滑不同,他激愤专权腐败;失其妹的娇惯,因此对黛玉也没有多少感情。从小板子的教育就把他牢牢地订在圣人的顺导中,当谈到甄老爷,贾政道:"真心是最好的了。"包勇道:"因为太真了,人人都不喜欢,讨人厌烦是有的。"贾政只笑笑而已。和为贵。
贾政一旦外任,竟受不了贪婪群体的攻击和刁难,巧取专权为得就是豪夺掠取。"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究竟何如不死的好!"只因为了昏君图个美名?这又是从反面讽刺专制的后果。 看那世道,想民主难,做个清官也难,清正不得褒奖,马屁精反显风光。贪有风险,不同流合污会完蛋,跟路子摸不准谁的专权更硬朗,于是上下只好乱来一通,谁闯出名堂就是好汉,"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如此的败坏了和美的江山。
社会腐败,上下没有了定盘。太监会敲诈贾府,"张口一千两,"这就是想助相爱的条件。出家的也学着贿赂,那张道士捧了盘子笑道:"众人托小道的福,见了哥儿的玉,实在可罕,都没什么敬贺之物,这是他们各人传道的法器,都愿意为敬贺之礼。"手段实在美妙。社会欺骗引发了江湖手段,王一贴笑道:"不过是闲着解午盹罢了,---我有真药,我还吃了作神仙呢。"连众鬼见抱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都判道:“----`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
专权腐败造成了富难过三代之说,只因宠爱和虚荣,和谐是享乐还是奋争?薛姨妈说"好歹你守着我,我还能放心些。"薛蟠主意已定,那里肯依:"天天又说我不知世事----如今要成人立事,学习着做买卖,又不准我了,"这里是借口。本来就如此,加之社会处处设伏,权利的敲诈和淫乐的诱惑由不得他自己。
探春是一个超时代的变革精英。自古来谁不知责利分明是一件好事呢?但与己有多少利呢?就像大西北怎就不长树呢?有人辛苦得利会招来麻烦,掌权的管不着就会刁难的,只有风沙一平倒是个干净,等乱了套时才会想起用一个大胆的。曹雪芹明白这个道理,并塑造出一个惹事的理想弄潮儿,搞承包制可不是新鲜的事儿,几个人帮一起还可再和谐美满一点。但毕竟大厦将危奈何处,与之抗争的贾宝玉成了叛逆者.
改良竟是不改制,也是这不会同流和善,之后的林则徐有何奈?康有为有何为呢?连做皇帝的光绪想改也是改不了,这腐败透顶的专制习俗。变革就是崇高,怎就这样的磨难。大清的“宏伟壮阔”就这样在《红楼梦》的诅咒中烟消云散。
政治分析少不了社会关系和阶级性。审美以真善的关系来衡量,在与社会进步的和谐关系中,抽出点共性,用辩证法和艺术手段调理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