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23|回复: 0

审美批评:艺术《红楼梦》之四 艺术风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9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艺术《红楼梦》之四  艺术风骚
理海新

    美是与人的社会能动进步一致的,但不能离开艺术性。人们的能动创造是要达成与欣赏趣味和谐一致的效应,这就要有好的表现方式和感受方式,这些方式自然带有艺术性,其和谐一致的结果就是美。枯燥的东西和讨厌的事情怎么会产生美感呢?美的本质认识要符合辩证唯物的观点,意识离不开物质,内容必须依附形式。人的能动目的是内容,艺术性表现是形式,美的研究主要是为艺术服务,怎么就只成了主观感受呢?

    《红楼梦》充分发挥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将美的艺术表现提高到了相当的高度,其艺术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很难用简洁的方式来概括,所以只好在欣赏语言风格中来穿插说明。
   
    感性的一阅,首先会被其风趣的故事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所吸引,在这些描写中,有仪表形容,有心理刻画,特别的是通过不同人物之间的动感来展示丰富的画面,这在前面已有了论谈。要达到这样的水平,丰富的语言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作品用当时的白话文写成,其文风顺似行云流水,顿似音乐铿锵,看这里(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有动人之处。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感觉是在听书,曹公的语言味道就是多,这里现实的故事因由,人物、位置、动作、感受、姿容、心理等等都出现了。
   
    再看细腻的情调。说黛玉(刚走到梨香院墙角边,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原来奼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样戏曲风味也有了,感情的寄进牵魂动魄,委婉动情,人的心境被浪漫的韵律一步步引去了。
   
    再看更文雅的。作品中穿插了大量的诗、词、赋等文体,且艺术性很高,又为作品增添了许多光彩。

    如此的:说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非常美的意境,应与非常美的物境在一起。秋风中的哀怨是那样的悲情。
   
    说柳絮(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宝钗含蓄自如,雄心似舞,已随风飘扬。
   
    说警幻仙姑有赋为证:(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华丽至美,没及观其面,就已令其神往。
   
    俗的也有:(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头老母猪也不抬头。)丑俗也有艺术性,可以衬美。
   
    浑的也有:(荳蔻开花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鬼混的也在求趣味美。

    惊人的也有:(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借俗语发出了心理的愤恨。
   
    颠倒的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任人去想。
  
    酸的。(凤姐见贾琏远路归来,便笑道:“---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谬领否?”贾琏笑道:“岂敢岂敢,多承多承。”感觉牙有些倒。
   
    甜的。(贾芸道:“侄儿从前承婶娘疼爱,心上时刻想着,总过意不去。欲要孝敬婶娘,又怕婶娘多想。如今重阳时候,略备了一点儿东西。---只怕婶娘不肯赏脸。”怕是买香料剩的钱买了蜂蜜吃了吧?。
  
    苦的。(晴雯呜咽道:“---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还向谁倾诉呢?蒙冤最难过的了。
   
    辣的。(尤三姐站在炕上,指贾琏笑道:"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激发冲突,呛得贾琏点气也发不出来。
  
    用诡秘的语言来警世劝人。(却说凤姐素日最厌恶这些事的,自从昨夜见鬼,心中总是疑疑惑惑的,如今听了大了这些话,不觉把素日的心性改了一半,已有三分信意。)

    油滑的语言增添了油滑的风趣。(“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贾赦听说,便知自己出言冒撞,贾母疑心,忙起身笑与贾母把盏,以别言解释。)世人多会有偏心眼的。
   
    词语的不同,会揭示复杂的内涵。(一时贾珍进来吃饭,〈贾蓉之妻〉回避了。)名字都不提了,这就是秦可卿事后的借鉴。
   
    生动的语言写出了人物一体的情景:黛玉、湘云(遂在两个湘妃竹墩上坐下。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
   
    艺术性方位,就是好的和谐的知觉形象感应和表达方式的定位。显美要有所写意,(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大观园的景物描写是很美的,几处院落都有其名堂。(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宝玉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如此一幅景要作画重现,(宝钗道:如今画这园子---分主分宾方成一幅图样。第二件,这些楼台房舍是必要用界划的。---第三,要插人物,)这布局也同整个作品一样,只是结果没那么如愿,倒不如宝琴和梅花合成的《双艳图》。
  
    语言的艺术导引出社会生活的艺术:看巧言导引出笼络的感应(众人听了,都叹说:"谁似奶奶这样圣明!在上体贴太太,在下又疼顾下人。"一面说,一面只见凤姐儿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与了袭人。)
   
    看巧妙的对话艺术:贾琏回家了,(凤姐道:"可少什么没有?"平儿道:"我也怕丢下一两件,细细的查了查,一点儿也不少。"凤姐道:"不少就好,只是别多出来罢?"---一席话,说得贾琏脸都黄了。贾琏在凤姐身后,只望着平儿杀鸡抹脖使眼色儿。)心理和神情都悬在机智的答辩中。
   
    又是笑语迷魂:(凤姐笑道:"你哄我呢,你哪里肯往我这里来!"贾瑞道:"我在嫂子跟前,若有一点谎话,天打雷劈---死了也愿意!"凤姐笑道:"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贾蓉、贾蔷两个强远了。"贾瑞听了这话,越发撞在心坎儿上,)欲擒故纵,只是轻轻的挑逗,痴迷者连心底都给淘干了。王熙凤的语言技巧太妙了。
   
    选用突出意义的词语来烘托气氛:(看贾政,上了轿,只有一个打鼓,一个吹号筒。贾政便也生气,)群吏也有搞乱的艺术。
  
    不要嫌家长里短的叙述,其语言艺术表达的生活艺术非常有趣。看管家技巧:(金桂见婆婆如此说丈夫,越发得了意,便装出些张致来,总不理薛蟠。薛蟠没了主意,惟自怨而已,好容易十天半月之后,才渐渐的哄转过金桂的心来,自此,便加一倍小心,不免气概又矮了半截下来。)
   
    音乐通心境之声,语言表达,若闻其鸣。(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然黛玉终不可静心,(如何忽作变征之声?音韵可裂金石矣。只是太过。"---听得君弦蹦的一声断了。)艺境是与人的感情相连的。

    新的思想必然伴随着新的创意。用悲剧来揭露现实就要变个味。(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由此文风为之一变。
   
    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使人与自然合一,通过奇思妙想,引发事端。“女娲氏炼石补天只单单剩了一块弃在此山青埂峰下,此石灵性已通,因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于是这美的梦便周转展现。游太虚幻境那梦幻的美便使人入化到神的意境。那和尚和道士疯疯癫癫,破衣烂衫,虽是丑的外形,但却有其神奇的美妙,关键时候突然出现,为情节设下了转折的局面。也美也丑,情趣风化。
   
    作品结构完整如一,除了贾雨村的穿针引线,还有大量的伏笔,别看那唠唠叨叨的琐事,冷不丁就解释了一个疑团。脉络清楚,前后照应,从而达到形式的完美。但由于多次的修改,斧凿的痕迹明显可见。
   
    为避开政治的纠缠,文中大量采用了谐音法,不过这样倒有了趣味感。那谶语也是,就多了神秘感。巧妙的文笔手法是又风趣,又达到影射的目的。作品还引用了大量典故和历史人物,从而更深的表达了主题思想。
   
    纵观《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可真谓之:百般风采聚相照,词意翻飞信如神。要真正地认识《红楼梦》,就需从情、文、故、趣几个方面进行。生活创造美,那种脱离生活的创意是让人心烦的,在经济的大潮流里,文化腐败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艺术精神几多在,且看权钱名风派。待看国家的文艺改革将给带来的新活力。
  
此论只是简单的综合分析尝试,同时又是在进行美学的研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3 06:11 , Processed in 0.0463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