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764|回复: 0

关于“诗写的开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6 08: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诗写的开头”

——与功之先生商榷



前两天,我在古含先生的《世纪诗刊》博客里读西翔诗评,西翔诗评语言通俗流畅,实在又有亲和力,从诗的技巧、风格、表现手法等各方面挥洒开来,内容丰富多彩,我非常佩服和喜欢,于是就多看了几篇,竟无意中发现,他评了我信手拈来的一首小诗,以给诗爱者抛砖引玉。更有意思的是,我随后在功之先生的《新诗的写作及常见毛病》一文中,也看到了这首拙作,不过是被当做“败笔举例”提到的,同时我刚在中批里读到的诗人左岸的《菊花香》一诗也“榜上有名”,于是我倍感兴趣,就细细地读了两遍。功之先生对于诗歌的部分常识性的观点我比较赞同,但其中也不免偏颇与武断之处。写这篇文字之前,我犹豫了半天,自以为并非小肚鸡肠之人,做个探讨无伤大雅,也请其他朋友判别是非。话已至此,那就不说其他直奔主题吧。

下面,我们就功之先生文中“诗写的开头”一节探讨一下他的有关叙述:



“开头常出现的毛病是游离主题或多余的铺垫。来看这首《菊花香》——

       牧羊少年的乌毡帽上

        东风在寻找去年的好时光。蜿蜒而去的马栏河水

        是大地的天空,比一颗盛满爱情的心还纯净

        羊群或许接受了山巅的邀请

        它们的蹄印留下善良

  

        野菊花开了,开在没有人关注的地方

        少年的胸怀很稚嫩

        看什么什么都像远去的姐姐

        他第一次感受到为别人担心也会流泪

   

    它开头写“牧羊少年的乌毡帽上/东风在寻找去年的好时光。蜿蜒而去的马栏河水/是大地的天空,比一颗盛满爱情的心还纯净”,而这与所表现没有关联。下面这首《一只小鸟》是被人看好的诗,但它的开头难如人意。“风摆柳梢,阳光很好”,好像是给那只小鸟一个环境,实则不必要的铺垫。——



          风摆柳梢,阳光很好

         斑驳的树影下

         一只小鸟,敏捷地一跳再跳

         它飞离枝头

          在地面上的动作依然灵巧

         我抖了抖自己的肩膀

         不由得笑了笑

  写诗不管以什么样的样式开头,总要开门见山,统领全篇。”



功之先生说《菊花香》的开头部分游离主题,那么我们首先要探讨的是它的主题是什么,诗人的这一段铺垫意义何在。我以为,诗的题目《菊花香》,是在暗喻少年稚嫩而纯洁的心性。”东风在寻找去年的好时光“,寓指少年在思念他远去的姐姐,这是前后呼应的写法。至于诗人所描绘的那些景物,那些明净的语词无不在衬托少年心地的纯净与美好。他生活的环境与其心地之良善是相辅相成的。这首诗,或许我们不必去追踪它的深意,它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和人性的美就够了。那么,它的开头部分游离主题了吗?

好了,我再为我的“小鸟”说两句。“风摆柳梢,阳光很好”,其实并非给小鸟一个环境,那是“我”的一种心境的写照。如果没有这样的心境,会如此细心地去观察一只小鸟的蹦跳吗?没有这样的心境,也就没有“我抖了抖自己的肩膀/不由得笑了笑”这样的一个诗意的升华,这不能说是“不必要的铺垫”吧?



“写诗不管以什么样的样式开头,总要开门见山,统领全篇”,功之先生的这句话是否自相矛盾呢?开门见山只是开头的形式之一,怎么能说“总要开门见山”?我们都听过马三立老先生的单口相声,哪一段没有长长的铺垫?虽然不是同一种艺术,但有其相通之处。为表现诗歌主题,氛围的营造,意绪的铺陈等还是需要的。开头怎么写,是由诗歌的主题与诗人的表现手法决定的,不能由读者的好恶或个人的审美取向来选择。

以上所述,请朋友们批评指正,并与功之先生商榷。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3 06:22 , Processed in 0.0442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