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69|回复: 0

我看《人间词话》/第二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9 19: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看《人间词话》
第二则
    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要励志,必须首先励情。
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女性都是美好的象征。
    这三种境界,都是对美好女性追求的境界。其一,是那人在远方,很远很远的远方,也就是天涯吧。因为是在天涯,追求者不历千山万水,是不可以一见的。李瑛《一片红云》诗云:“历千山万水,你从哪里飞来?冒疾风骤雨,经受了怎样的劳顿?”这就昭示我们,出发是第一义。“昨夜西风凋碧树”,经常还是没有出发,困难就已经摆在了面前。但是,不管怎么说,想念这第一念是不能断的,断了念想,也就割断了一己与世界的联系。联系不存,生命甚至是连孤独都不存在的。因此,我们说第一境,就是念想境。就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就是“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汉铙歌十八曲》之一)
思之不得,怎么办?没有什么好办法,一种是决绝,并且有所不忍。“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它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呔,兄嫂当知之。妃呼唏,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一种就是继续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所不惜。因为,此时此刻,“我—你”的二人世界,早已转化为“我我”两人亲密无间的世界。她,从不相对,转化为可以以“你”相称,进而转化为希望可以用“我的……”相称。然后,世事蹉跎,不如意十之八九,唯有不放弃,是根本,是唯一,是自我拯救的佐证。
继续思,思之行之,只要在路上,天涯终究可以接近。“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其实,这也是希望仍在的悲欣交集吧。结果,十分意外,第三境出现了,那就是灯火阑珊,人在对面。这是人类最动人的场景之一。就连孔夫子,也在“论语”的第一则,大声欢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什么也解决不了,不能构成世界。语言(以及与此相关的观念、字符、真理形式等)总是至少两个人相互作用的产物(巴赫金)。人一旦放弃寻找、坚持,世界将轰然倒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的寻找、坚持,必须建立在地球伦理的基础上,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了。这又是特别需要自我激励的。
还是回到原点吧:要励志,必须首先励情。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3 06:23 , Processed in 0.0336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