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83|回复: 3

在思想的直觉中穿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7 19: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1 >在思想的直觉中穿行<o:p></o:p></H1>
<H2 >――简评钟茂豪的诗歌<o:p></o:p></H2>
< >◆钱刚<o:p></o:p></P>
< >当下的很多诗歌都喧嚣在浮躁之中,表露着浅薄和俗气。尤其是八十年后的一大批文人的写作,更是对传统和历史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革命”,不断地进行着个人化的表白,他们的语言和思想比第三代更具有对文化彻底的拆解和历史的深度消除,在写作中显现着无畏的解构姿态,完全地放弃了对道德价值和历史感的追求,用肢体图式和裸体语言挑起一个个“文学事件”的发生,使诗歌在普通者的阅读理解变得“面目可憎”。可是值得庆幸的是在道德价值和历史感解构化的笔端中还有一部分年轻诗人坚守着诗歌的严肃立场,在以生命的歌唱进行人类历程的思考,用一种天然的神性严肃寻求灵魂美的表达,通过诗情的激荡来感受个体生命、群体道德的价值指向,在与生活息息相成的细节和历史感受中寻觅着积极的文化理想。八十年代后诗人钟茂豪正是这样的一个诗人,他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着遗落在当下诗歌中的文化之忧和情感之美,担负着诗人的价值思考。<o:p></o:p></P>
< >钟茂豪的诗在美和善的寻求中抵达了对传统的文化的承担,营造着一个富于生活美和思想愉悦的世界,例如“原野古老,空旷的虚无间/她忍受着时光长出的疼痛/她依然相信自己将无限接近幸福/她是那么的忧伤、凄美/多少次,她依恋地远眺/而黄昏沉入无边的安静”(《稻草人》),诗人在静态的无意识的稻草人这个具象中发现了一种可领悟的美的幻影,以无意识状态下情感的无限存在和对生活的无限向往传递着一种自然化的情绪节奏,使读者在这样的节奏中不断地陷入沉思或者启会追求心灵颤动的圆满,在追求中把握美的无处不在,以一种强烈的精神指向达至真善美的一体和谐。从而完全使美处于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在道德的表达中进入群体幸福而又宁静的内心。<o:p></o:p></P>
< >不同于当下文坛流行的纯口语式的诗歌对语言的戏化和意义的反讽调侃,钟茂豪的诗歌几乎怀有一种对语言的膜礼,在寻求诗性的表达中以清晰的描写穿透配合语言的精致组合,形成了语言对于情感并向的推进,例如“或许,你正和你爱人点缀着辰光/回想你们的过去,彼此交膝/从枝头上摘下曾经的承诺/他给你复述一遍后,你说你记得/同时还哼起他给你弹过的钢琴曲‖而我,此刻行走在秋天的树林里/拿着弯弯的锯刀,把回忆一层层剥落/你的笑容短暂又清晰/但我始终会怀想那个夏天,它就那样/一直晃动在两片叶子之间”《不老的神话》这类的诗歌就是以细节和意象的细致叠陈构成了古典化语言的回归,想以直觉情感下内在象征唤起人们丰富的个体审美力的觉醒,在这里“而我,此刻行走在秋天的树林里/拿着弯弯的锯刀,把回忆一层层剥落”不仅仅形成的是强烈情感下的韵律源泉,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内心精神的外向托寄中作者完成了想象与情感的相互感应,形成了语言的多意负载,从而使语言剥落了理性的外衣,推入到对社会意象的更深表达之中。<o:p></o:p></P>
< >钟茂豪的同时诗有很强的思想性,具有轻文而承重义的传统笔调,使人读来充满一种沉重的美,延续着古人以史喻今的视角,发掘不同的表达方向,例如在“木匠师傅雕刻的春天适合恋爱/唐诗中的细雨适合油菜花滋长/烈马还来不及交出闪电/雷声已携少年直抵长安/染上花粉病的才子依然步登青楼/夜里有人泪湿衣襟/不知谁又用扬琴奏出夜夜思念/听说少年恋上了玉环/他并不认识她的小名/后来,一骑红尘妃子笑/就无人知是荔枝来了/如今/岭南的少年也爱上了她/爱得不顾辽阔江山与似锦前程/而玉环只在唐朝起舞/我想说的是/在梦中玉环已成为我的新娘/避过战乱/避过唐军百万”(《也许在长安》)一诗,充满了历史意识下的疼痛感。 “也许在长安”在作者笔下构成的是历史意义升位的精神指向,其抒情充满了细腻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首诗以“雕刻的春天起笔”配以“细雨”、“油菜花”、“泪湿衣襟”、“扬琴”等传统的诗歌语江,意图进入现实下的历史状态,历史与现实互文,从而将诗歌复位到情感表达中,恢复历史的智性向度。以“在梦中玉环已成为我的新娘/避过战乱/避过唐军百万”中历史的反观形成情态书写的充分表达,以纯纯的爱情来反映人类所有美善的情感,以历史描摹和反化交错形成精神的震颤,虽然这里并未明显地呈现忧郁色调,但是在对战乱和百万唐军避过的入笔中凸现的却是传统化的苦难意识书写,用历史田野的诗意、完成道德感的重新建立,在诗歌思想性的庄严中丰富着文化的反思意义,反映出人类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对情感的需求。实除上这种充满了人文化色彩书写在悲悯的情感弥漫具有更强的思想价值,比之于尖锐的“解构性文本”更能表达社会现实的批判力。<o:p></o:p></P>
< >钟茂豪的诗善于捕捉人的趋美心理和向上意识,建立了抒情文本思想意义下公众审视的沟通,而且具体到诗歌中更善于显现“诗眼”。缩小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其语言成熟、诗写的入视点独诗,诗的指向丰富,弥漫着强烈的宗教情结下的人文意识,是一个较为优秀的年轻诗人。在他的诗中我体会到了一种精神的愉悦,感受着传统诗意中承受的所有的浪漫和沉重,或者说钟茂豪的诗歌在传统文本里透析着的深刻的悲悯意识,不断地唤醒着我及“当代人”传统操守的觉醒和审美幻景的重构。作为一名“批评者”的寻找立场,我期待着诗人能够从这充满历史虚像和情感真实的诗歌中获得更多刺向当下文学 “脑梗塞”的力量,在灵魂的历史观照中建立起拒抗媚俗的文化能量,在虔诚的意义所指中抵达生命的根部。虽然这种期待寄寓对于二十多岁的年轻诗人而言未免显得有些沉重,但是我还是在希望看到诗人在思想的直觉中穿行为我们擎起生命意识延伸和历史精神的充分延展,这将是诗的火花燎原传递的开始。<o:p></o:p></P>
< ><o:p> </o:p></P>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3: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曾忙着编年刊,只有我们现支撑了,我们多联系!握手
发表于 2007-5-7 22: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为何坛子荒芜了,钱刚兄!</P>
<>也不知曾兄那里去了?</P>
发表于 2007-6-12 21: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刚兄弟,需要你的邮箱,以便联系,我的是:zhangxiulin@163.com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07:23 , Processed in 0.0352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