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46|回复: 0

[公告]诗人蒋蓝再战江湖:推出思想随笔《思想存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8 15: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2  align=center>诗人蒋蓝再战江湖:推出思想随笔《思想存档》</H2>
<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 >在出版随笔《玄学兽》《哲学兽》《动物论语》“三部曲”之后,蒋蓝的思想随笔《思想存档》<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7</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这也是蒋蓝<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7</FONT>年出版的第二本专著。作家、学者张闳、张清华、周晓枫、马叙等分别撰写了推荐语。</P>
< >中国诗歌界,没有诗人能够让笔下的诗与思想随笔“并驾齐驱”,蒋蓝成为了个案。同济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批评家张闳指出:“仿佛蚕丛时代的‘纵目人’,蒋蓝看待世界的眼光奇特。纵目看到的世界,乃是垂直的立面,从这个立面上,可以看到时间断层的沉积物,把过去、现在和未来,放置在同一平面上观察。消失已久的古蜀国的文化幽灵,扇动着现代主义的巨翅,盘旋在蒋蓝的言辞‘城堡’之上,呈现出一副玄妙而又怪异的话语奇观。由对历史幻影的玄学冥想,突然间变成现实的文化意识形态的犀利批判,蒋蓝在虚构话语世界和现实经验世界之间,建立了一条隐秘的通道。但这是一条人迹罕至的幽暗小径,其间隐藏着蒋蓝的话语魔术的大秘密。”</P>
< >散文随笔当中,思想随笔是蒋蓝近年来最为用力的部分。诸如《有关警报的发声史》《道在屎溺间》《就像左手握右手》《苇草的经脉》《体制脸》《熄灭的马蹄》等等,都是起引起广泛呼应的佳篇,入选多种年选,获得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5</FONT>年布老虎散文奖。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7</FONT>年开始,蒋蓝在《青年作家》上开设了“身体政治”诗性随笔专栏,连续推出了一系列新作,实现了文学与思想、思辨与激情的较为完美的结合。</P>
< >《思想存档》收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6</FONT>篇,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万字,是蒋蓝的首个思想随笔集。限于当下的出版审查制度,他最为出色的文章未能选入,这是美中不足之处,这也体现了出版领域的“中国特色”——你见到的东西,一定就不是最好的。</P>
< >《十月》副主编、散文家周晓枫从一个高度概括了她心目中的蒋蓝:“蒋蓝的写作令人想起冷金属时代的兵器,鞘或手柄上雕镂着的繁丽花饰,但内在,却是寒刃。蒋蓝知识广博,富有卓见,深具社会责任意识,他自觉体验淬火之痛并由此锋利。当黑暗以最速效的方式把整个世界变为盲人,他是无畏深渊而纵身跃入的勇者,因为他深知,思想必须植根于目不可视的黑暗,才能滋育光亮中的叶片。他的激进,不限于态度的铿锵和修辞上的高歌猛进,蒋蓝甚至对一腔悍勇抱有智力上的轻视。他擅长在看似战无不胜的对手身上发现阿基里斯之踵,在看似坚不可摧的城门中找到撬动的孔隙,然后只身前往,深入前人未曾涉足的禁地,面对未曾遭到挑战的敌人。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他可能以形而下的方式入笔;在最荒谬不羁的素材上,他提炼出严肃凝重的主题。既是诗人又是学者,所谓感性与理性的冲突在蒋蓝这里不能构成问题——他轻松地左右易手,从灰烬里复活火焰的玫瑰。”</P>
< >北京师范大学<st1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文学院">文学院</st1ersonName>教授、诗评家张清华则比较了诗与思想随笔之间的蒋蓝:“正像在南方、在四川盆地很少见到他那样高大魁伟的身躯一样,在时下的诗人中也很少见到他这样富有理性思维和学养的分子——比‘知识分子’还要知识分子。平心说,蒋蓝的散文随笔要胜过他的诗,不是他的诗不好,而是他的散文更佳。他诗中的理念和思想有时候看来稍稍硬了那么一点点,而在他的散文中,思的东西和灵感之间、与感性的叙述之间,达成了完美的结合。我一直认为,最好的叙述者一定兼有诗人的形而上能力,有小说家设身处地的敏感,散文家激扬文字的功夫,和戏剧家多重角色的推演设计能力,而蒋蓝是这样的叙事者和诗人。文字在他那里是活的,飞行和潜跃——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敏感和绵密,精细和犀利,甚至有神秘和暗示的诗性气质。很少有人能够抵达他那样的境地,很难言喻的精准和超越性,思化为了神,知变成了识,察生成了悟,脑转换为了心。”</P>
< >作家祝勇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00</FONT>余字的序言里,不但高度评价了蒋蓝的努力,更对中国当下文人的价值向度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些浮肿的浪漫主义、虚张声势的文化至上主义或者高歌猛进的英雄主义,一度成为了思想随笔领域的主语,但一旦着眼于现实,又成为了时事评论。但蒋蓝成功绕开了这些雷区,“我们无法预测脚下的路会将我们引向哪里,不可能提前知道,最后的出口在哪里。他的写作目的并不在于对他的感官印象进行复述,不是炫耀景情再现的技巧,而是让那些散碎的印象在经过思想的整合之后,变成他自己的武器。”<o:p></o:p></P>
< >蒋蓝表示,有合适的机会,将另外推出一个更接近自己风貌的思想随笔集。作为读者,我是期待的。<o:p></o:p></P>
< >                    </P>
<P >                (《存在诗歌论坛》文)<o:p></o:p></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3 06:11 , Processed in 0.0316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