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17|回复: 3

飞翔的地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5 21: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评《江苏网络诗歌选》<br/>  <br/>  <br/>  应该为网络诗歌说些什么,当纸面诗歌遭遇纯文学固有的限制之后;应当为某一地域的诗歌说些什么,当诗歌写作遭遇个人的限制之后,上述两点感受在阅读由月色江河主编的《江苏网络诗歌选》之后十分强烈。以南京为核心的当代江苏文学,历来以小说蛮声文坛。不过,在历经数届“三月三诗会”以及诸多诗歌活动之后,不难发觉:江苏的诗歌同样也布成了较为强大的阵势,眼前的《江苏网络诗歌选》正可以视为又一个明证。<br/>  <br/>  显然地,蔑视一个地区的诗歌其实和蔑视诗歌本身一样的浅薄,但是,在涉及江苏网络诗歌的过程中,仍然可以体现所谓诗歌地理学的特征。广义上江南的风情、气质不但在地域上决定了这一地区诗歌的风格,同时,也因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南来北往众多的诗人志士驻足、扎根,这种以南京为文化重镇的现象说明了地气必将成为所有繁衍事物的根基。<br/>  <br/>  收录在这一本选集中的作品,虽然因为网络的原因没有包容江苏诗人的全部,但车前子、陈傻子、沉戈、大卫、代薇、谷雨、胡弦、黄梵、洪烛、马永波、马铃薯兄弟、庞余亮、沙克、十品、中原马车、小海、月色江河、愚木、子川等诗人以及曾经“江苏诗人”的加盟还是体现了当今江苏诗坛的实绩。正如诗选后记中写道的“网海踏浪,便可点击进入《江苏省文学艺术网》、《江苏文化网》、《金陵文学网》、《江苏诗歌论坛》、《南京评论》、《网缘天空》、《中国乡土诗网》、《中国华夏诗人》、《江淮文学网》、《南京诗歌论坛》、《江海诗词论坛》等”,江苏网络诗歌的繁荣,以及众多诗家频频处网,都是这一诗选编选、出版的前提,而在网络技术繁荣的今天,网络的传播绝非可以以数字和距离予以限制,这顺而造就了“地气的飞翔”。<br/>  <br/>  网络文学的出现,极有可能让我们看到以往无法看到的抒情方式和文字记录,尽管,这样的现象本身就是一个良莠不齐、急待提升的过程。但无论怎样,文学的本质就是写出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因而,找寻一个地域诗歌的生命力就在于其诗歌是否为生活和生命作证。<br/>  <br/>  为此,我们应当关注江苏诗人通过网络媒介传达给我们的讯息:在偏重江南特有的水乡风情之外,平民生活和存在的思考以及风格的不断修正、超越,极有可能成为江苏网络诗选未来的前途与风貌。即使仅仅从细部着眼,上述提到的诗人及其各具特色的写作,也充分证明了“飞翔”的过程,其实将带来无限的憧憬和梦想。<br/>  
发表于 2008-7-27 11: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而明
发表于 2008-8-3 19: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p>感谢立群兄弟!</p>
发表于 2008-8-4 17: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p><a class="LinkSearchResult" href="http://www.zgyspp.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672" target="_blank"><b><font color="#333333">月色江河:一次江苏网络诗歌的盛会</font></b></a>&nbsp;</p><p>这个文章值得读</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3 06:14 , Processed in 0.02504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