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21|回复: 3

敬文东 :童话,童话——简析杨上的《孤独的童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0 01: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童话,童话

      ——简析杨上的《孤独的童话》

                敬文东                                   

     对于当今中国诗坛,杨上无疑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提起刀,一些朋友肯定是知道的:此人来自贵州六盘水,当过兵,肌肉发达,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舞文弄墨、搬弄诗歌(实际上他从未停止过诗歌书写),在小圈子内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敬重。后来投身商界,目前在北京经营着一家著名餐厅,名曰“三个贵州人”,把老家土得掉渣的菜谱引进京城,大有改变京人肠胃和饮食习惯的野心。顺便说一句,刀原名杨展华,几天前突然醒悟过来:被叫了多年的“刀”实在不像一个名字,于是反复斟酌,给自己取名杨上——意思是准备向上帝致敬。

     《独孤的童话》是一首回忆之诗:“许多年以后 你一定还会 / 触进那些灵魂的尖叫。”诗一开篇,就宣布:时间在今天,但诗歌却将它的目光投向了时间的过去,仿佛往事的存在,天生就是为了供诗歌和诗人回忆之用。和通常的回忆不尽相同,《孤独的童话》更愿意回忆往事中匿藏着的黑暗部分。作为一种沉重的色彩,黑色总是倾向于往下沉,以无限接近土地的姿势,迫使诗人一次又一次接近它。

    《孤独的童话》还把回忆指向了现在和未来:“那时 你会像今天这样 / 写下另一组童话给明天。”这种明火执仗又满怀惆怅的句子,宣布了回忆现在和回忆将来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因为“同样的日子还会被重复 / 你同样会是一纸魂幡 / 活在东方的虚无的黄昏。”只有将回忆指向过去、现在和未来,记忆和时间才不会被中断;对一个具体的人(或者诗人),只有发挥回忆的如许功能,他的生活体验才能首尾相接——必然性是诗人的心理所要求的那种必然性,跟“凡必然之物都令人痛苦”(舍斯托夫语)的那种“必然性”毫无关系。

    “那些汉语的流氓”是神来之笔,它导出了杨上先生对某些只顾回忆美好之物的人的不屑,甚至愤怒。不是我们不需要美好之物,事实上,一切美好之物更倾向于存在于过去。问题是,那些漠视汉语习性的“流氓”更为看重的,是他们自造的美好,尤其是故意认“丑”为“美”的那种美好。所谓“流氓”,在杨上先生的诗作内,并不是指在地理空间中四处流窜的人,而是指蔑视汉语之精神价值,用汉语撒谎、故意颠倒黑白、向各种可能的权力举起白旗以求得自身好处的那些家伙们。这样的人像乌鸦一样铺天盖地,无视往事中的黑色部分,径直将黑色弄得“罂粟一片灿烂”。

     因此,诗作题目中的“童话”二字,只能是反讽,最多是诗人杨上对自己的期许。这样期许只能存在于内心深处,它是支持一个诚实的人继续活下去的最隐秘的发动机,“喂养着自己作品的软体宠物”的那些“诗人”,不可能理解这样的发动机。鉴于现实的强大,杨上的“童话”依然无法现身,依然“处于尿道阻塞的丛林中” (沃尔科特语)。惟其如此,才显示出童话的珍贵、童话的不可多得,尤其显示出:在当今时代,“童话”是需要祈祷才能现身的尤物,更是一个不能轻易说出的词汇。



2009年8月14日,北京魏公村。



附:孤独的童话



      杨上



许多年以后   你一定还会
触进那些灵魂的尖叫

你会再一次想起   彩船
从石板的河流穿过内心的黑暗
船上僵尸般的弟妹   以及她们
在鲜花广场被雨水冲走的邻居
那时   你会像今天这样
写下另一组童话   给明天
而同样的日子还会被重复
你同样会是一纸魂幡
活在东方的虚无的黄昏

当那些汉语的流氓
在媒体的屁股上用冰凉的污血
喂养着自己作品的软体宠物
当盛产诗人的土地罂粟一片灿烂


月亮   夜空中的白色礁石
会在黑色的波涛中
撞碎你的眼睛的小小肉船

  1990年10月
发表于 2009-11-30 17: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90年的作品,有这质量,不得了
发表于 2009-12-30 16: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上来
发表于 2009-12-30 20: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7 19:28 , Processed in 0.0744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