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55|回复: 0

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谢冕开幕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1 18: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奇迹没有发生

——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开幕词

谢 冕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不知不觉,新世纪已经过了十年。动乱时世,不堪煎熬,岁月苦长。和平年月,声情并茂,人生恨短。记得十年前,我们满怀激情迎接新千年,有许多的憧憬,有许多的祝福,更有许多的期待。我们的期待是多方位的,首先是,期待着从此告别战乱,也告别“革命”。二十世纪有过两次世界大战,亿万生灵惨遭灭顶。二十世纪在中国还有过长达十年的“史无前例”,造成了永远的伤痛。

我们祈求,如同一位中国诗人祈求的那样:

我祈求炎夏有风,冬日少雨,
我祈求花开有红有紫;
我祈求爱情不受讥笑,
跌倒有人扶持;
我祈求同情心——
我祈求
总有一天,再没有人
像我作这样的祈求。[1]



这位诗人深情呼唤在中国最黑暗的岁月,那时,黑夜到了尽头,曙光尚未来临。过了一年,中国开始了新的梦境和追求。我们把希望和幻想带到了新的世纪。祝福春天,祝福鲜花,祝福绘画和音乐,作为诗人,我们更祝福诗歌。

已经过去的二十世纪,为我们留下了辉煌的诗歌遗产。那些伟大的心灵,如同百花赶赴春天的约会,纷纷选择十九世纪的最后时光来到世界:艾略特是1888,阿赫玛托娃是1889,茨维塔耶娃是1892,艾吕雅是1895,叶赛宁也是1895,马雅柯夫斯基是1893,洛尔伽是1898,博尔赫斯是1899,来得晚些的是聂鲁达,是1904,奥登是1907,艾青最晚,是1910,距今也整一百年了。他们都把最年轻的生命留在了二十世纪,他们是那个世纪的骄傲。

中国新诗诞生于二十世纪,它给那个世纪留下了可贵的诗歌遗产,那也是一个长长的名单。二十世纪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开端,人们总有殷切的期待,期待着如同二十世纪初期那样,从世界的各个方向,也从中国的各个方向,诗人们赶赴一个更为盛大的春天的约会。而奇迹没有发生。

在中国,诗歌如同往常那样,许多人在写,写的很多,但是很少有让人感动的、而且广为传诵的诗。也许“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真的成了世纪的绝唱,从那时到现在,我们一直等待这样动情的诗歌,然而,奇迹没有发生,而我们依然等待。

我们不等待别的,我们只等待诗歌。世上有很多诱惑我们的东西,但那些都不长久,财富有多寡,荣誉有隆替,地位有高低,却都是过眼烟云。就是最宝贵的生命,也都不会永存。世间万物,都只是短暂,唯有诗歌永远。好诗长存万世,它不会衰老,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在他们的心灵中永存。愈是好诗,愈是永久,这是世上唯一能够永葆青春的不朽。

我们一直在等待奇迹。我们对此深信不疑。现在只是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也许一切都如往常,都如十九世纪最后十年那样,未来的伟大诗人,未来的艾略特,未来的聂鲁达,还有未来的艾青,他们已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动身,正在赶赴新的一场春天的约会。

诗歌是做梦的事业,我们的工作是做梦。人们尽可以嘲笑一切,但是诗歌的美丽、高雅和神圣不可嘲笑。本世纪最初十年,灾难和恐怖不期而至,地震、海啸、形形色色的炸弹和坍塌。但我们依然怀有梦想,期待诗歌的奇迹出现。奇迹没有发生,我们还在等待。
2010年6月23日于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3 06:06 , Processed in 0.0666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