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我是虔谦

读诗 (连载)憧憬是一种罪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13: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萧艾《降灵节之火》(节选)

我逐行读着萧艾的《江灵节之火》(节选),我的感觉,这是一首逮不到灵魂之光,燃不起信仰之火的信仰诗篇,除了虚空感和深深的无奈,我没有读到或感受到一丝火焰。在北岛、杨炼、江河、舒婷等一代诗人圣洁的理想和激情(包括爱情)之后,这首诗,似乎代表了中国(诗)人的一个信仰的低谷。他们在俗世的摸索中找不到光明点和出口。

其实,所有宗教的本身,都为俗世里的人提供某种光明,远方的光明,并为人提供超凡脱俗的出路。佛教反观人的内心,对人自身充满信心;基督教是神启的信仰,离开神的救赎和引领,人是没有希望的。在基督教里,上帝并不是诗中写到的只“是一种观念”。神走出永恒,以最卑微的形式(出生在牛棚里)来到人世,来体验人的生老病死;以最耻辱和痛楚的受难,将人的罪孽和苦难一身扛起,使人终于达成和神的复合与平安。而基督的复活,标志着神对罪孽和死亡的凯旋,使得一切信主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 这一切,就是神应许给人的光明希望。

从诗的角度讲,萧艾这首《降灵节之火》忠实地写下了一个诗人的寻觅和思考,有着独特的抒发角度和真实的时代感。我还是第一次读到这样专门的有关存在与虚无、寂灭与解脱的诗章,读后难忘。
再回到信仰,耶稣说: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循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路加福音)。又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愿神在我们同胞们诗人们的心头点燃信仰的火花,愿那深邃的力量和希望引领我们在俗世和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仰望苍穹 ------ 那里并非虚无。


降灵节之火 (节选)萧艾
           
              一

灯光留下长长的影子,一个人守在
小镇,复制着夜色。一切多么想虚构
我们在这里,或不在这里。我们
是空的显现,我们在赫拉克利特的话里
并不存在。在宇宙的中心推开漩涡
搅动星空。一个人的地里在延展
他在心中,抚摸着国家的地图  (虔谦:诗的首段,是个“虚”字。)

狗叫声响起,夜色深沉。一个人
走动他的盲目。要走多久
才能忘记井水?和貌似强大的镜子? (虔谦:人的盲目,因循守旧而又虚幻)

映着世界的渺小。扫着落叶
移动烛台。不可弃绝生命
生命的三万分之一。有四大构成

当前的火。40年,历史长河中的一瞬
对于一个生命足够。桌子,灯
墙壁,香烟,均是上帝的安排 (虔谦:这两段,似乎意识到上帝的实有。)

     
            二

我想念山村。在那里 ,池塘的水
映着稻草。我相信,在那里
存在着一个独立的世界  

下雪天,山川变白了,世界成为
铺展开的纸。雪还在下。我走出去
在雪地上留下脚印:真干净

雪景过去了。现在满眼绿色
无常。风云。我也变了,从面貌
到心灵。绝对。不变的是空  

父母在田里劳动,俯身向地面
向大地索要。走不出山村的思念
高高的月亮。黄昏。规则的云

        三

时光回到现在。我们是大地的梦
我飞得更高,不止一次落向地面
多少次离开,多少次返回。一个人

走不出诅咒。我相信,我的生命被诅咒过 (虔谦:诗人有些宿命论?)
风中的柳絮。尘埃。一片云
不会落下来。梯子会断裂。这里
或许就是宇宙的中心,而宇宙
并不存在,它只在人们的观念里

意识在活动。寂灭,四大就消失
识和所缘景是一回事。我们
只有寂灭才能解脱。呕吐
一只壁虎变化色彩的形体 (虔谦:回到了空、虚和解脱)



      四

大地震动,房屋成为废墟,我们
生活在地震的阴影中。不可逃脱
我们,得不到拯救,只有沉沦,在沉沦 (虔谦:既不能解脱,唯有沉沦;诗人看不到被拯救的希望。)

地狱,啊!地狱的火,你烧吧
让时间和它的一切毁灭,让
一切回到原点以前的状态,在时间和空间
诞生之前。寂灭,永恒的寂灭
就是理想和归宿,就是解脱  (虔谦:寂灭即解脱)

大地一片死寂,天上有九个太阳。火
炼狱的火。净化的火,毁灭的火
烧毁这个世界,从大海中出来

一切并没有存在过。石头
和无没有差别。我们自己
能够进行自我拯救吗?一切

存在着,还将存在下去 (虔谦:存在就是不存在……)


           五

盲目的活下去,不思考背后的手
因为,存在,就是不存在
景色就是虚无,就是乌有
它不在别处,就在石头里
河流里,就在大地和天空

天神在心中,有心灵创造,世界
和宇宙,只是心灵的梦幻。一个人活着
就活着,吃饭,喝水,忧愁

多年前我生活在这里,多年后也是
没有改变,时间,空间,地理
归于一梦。空是无边的永恒
一切都是它的花朵和果实 (虔谦:这是颇撼人心的陈述。)


      六

一个小镇。可耻的日月,含垢忍辱
多少次想让时间结束。让一切回到
无中。我知道,只有死亡能办到

找不到救赎。上帝是一种观念
它来自心中。西比尔说,我想死 (虔谦:没有救赎,自然就是死路一条。)

存在。就存在下去,走到
世界的尽头,随波逐流
一根铁轨,穿过山谷,走:唯一


-----------
华诗里程碑:海子 --- 麦地,阳光,黑雨
http://bbs.zgyspp.com/viewthread.php?tid=28786&extra=page%3D1
 楼主| 发表于 2011-4-18 13: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是虔谦 于 2011-4-18 14:12 编辑

雄浑大怒江:我绣口一吐就是半个诗歌盛唐

●和慧平

大江一怒从天降。
大怒江,躺下来是水;站起来
是山。登山临水 今夜
我把我悲悯的青春安放在你平静的额头
把你山羊啃噬的童年
植入我奔腾不息的血管
不说唐古拉,不说印度洋
前世苦短,来生渺茫
怒江今生是我丰乳肥臀的女人
她饱蘸的乳汁一流淌
东方大峡谷才有了白天和夜晚
当我用脚步丈量昼和夜的距离,遍地野花竞相绽放
她肥硕的子宫里才孕育出露珠、鸟鸣、土豆、玉米、男人和女人
才孕育出高黎贡山上忠贞不二的云,碧罗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盐
才孕育出傈僳人的时令、格言、传说、歌声、美酒、牛羊
一月花开,二月鸟叫
三月烧山,四月
饥饿
四月饥饿,五月采集,六月收获
七月煮酒 煮酒欢歌
八月狩猎,九月过年,十月盖房
一年分十月,各月有长短;每天分昼夜,日月来值班
然后花开,然后鸟叫,然后烧山,然后饥饿
饥饿呀,我的女人在沉睡,千年雪山不流泪
他们采集,赤着脚,上山采野果,下河捉鱼虾
收获,煮酒 鼓腹而歌
黑山羊的胡须在白天黑得透亮
白山羊的胡须在夜晚白得发光
江边架起熊熊篝火。杵酒在大铁锅里溢出劳作的芳香
酒,酒,酒。火苗在加速上升
江东沙滩埋情人,追逐,嬉戏,然后生殖、繁衍
江西舞起“刮克克”、“千俄千”。同心酒喝下,你是我的女人
你是我的女人。彼岸花开
一根溜索是命定的掌纹
左手灾难,右手吉祥
雪山顶上升起衣谷苏的祭坛
而石月亮高悬。须发俱白的老祭司祈祷不了一对青年男女的大胆相爱
狂涛浊浪从蛮荒亘古铺天盖地扑来,龙女的哭声从蛮荒亘古嘤嘤传来
启沙拔弩持箭,山崩地裂,洪水退去,石月亮高悬
石月亮高悬,不舍昼夜。石月亮下一对对男女劳作,欢歌,交媾,然后老去
而怒江仍在桀骜不驯流淌,不舍昼夜。
天地间的幸福和哀恸,人世间的欢乐和悲愁注入你体内
浪花飞溅。你在承载,承载贫困、疾病、瘟疫
承载灾害、械斗、战乱、外辱、匪患
承载歌声和欲望,承载泪水和乳房
承载生与死,承载摇篮曲,承载歌者唇边一唱三叹的慷慨和豪迈
大怒江,你呼吸,半坡上炊烟傍着牧歌袅袅升起
你守望,晨雾中我横挎长刀为你采来大朵红雪莲
当我把梅花鹿唤作妹妹,把顾盼生辉的桃花唤作姐姐
我看见你双目含泪
是你,是你,用无法抗拒的体温
把我从负心薄幸的梦呓中唤醒
深山里老虎化作枯骨
满峡谷的草枯了又绿
我饱含热泪喊你,喊你,我刻骨铭心的女人
我饱含热泪喊你,喊你,我血液中狂舞的半壁江山


虔谦:

“大怒江,躺下来是水;站起来
是山。登山临水 今夜 “

这里诗人把“站起来是山”分置在两行间,增加了句式的灵活性和顿挫感。

悲天悯人的诗人,依偎怒江安详的额头,追溯怒江的童年,翠绿遍野,山羊啃噬。怒江,已经被植入诗人热奔着的血管。
说穿了,怒江就是诗人的故乡的江,这种深厚的依存和炽热的情感,被诗人用丰满的、乳汁横溢的女人来作比喻。

“她饱蘸的乳汁一流淌
东方大峡谷才有了白天和夜晚
当我用脚步丈量昼和夜的距离,遍地野花竞相绽放
她肥硕的子宫里才孕育出露珠、鸟鸣、土豆、玉米、男人和女人
才孕育出高黎贡山上忠贞不二的云,碧罗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盐
才孕育出傈僳人的时令、格言、传说、歌声、美酒、牛羊“

怒江女人般的丰盛和魅力,在诗人一情呵成的、气势磅礴的排词叠句中令人眼不暇接。怒江,孕育出了高黎贡山上忠贞不二的云,这样的拟人描写,深具感染力。

“一月花开,二月鸟叫
三月烧山,四月
饥饿
四月饥饿,五月采集,六月收获
七月煮酒 煮酒欢歌
八月狩猎,九月过年,十月盖房 “

你说对了,读这段,很难不联想起《诗经 七月》。

“我看见你双目含泪
是你,是你,用无法抗拒的体温
把我从负心薄幸的梦呓中唤醒
深山里老虎化作枯骨
满峡谷的草枯了又绿
我饱含热泪喊你,喊你,我刻骨铭心的女人
我饱含热泪喊你,喊你,我血液中狂舞的半壁江山”

诗人在长篇细数怒江的辛酸、粗犷的历史后,再次用犹如对女人刻骨铭心般的爱来拥抱怒江。这首怒江诗,以火山爆发般的感情和语言结束。这首诗题目叫《雄浑大怒江:我绣口一吐就是半个诗歌盛唐》,何等的气势;这气势,是用何等的感情做基奠。

我查百度和维基百科,它们都对怒江作了详尽的图文介绍。不过它们却都没有提及,大怒江,孕育出了一代诗人。在这些诗人中,于坚是一位,还有一位,就是写出了这首“半个诗歌盛唐”的70后诗人和慧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和慧平 (转自网路)

底下图片转自和慧平中批博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天涯诗抄:程宝林,舞曼西楼的诗
http://book.zgyspp.com/modules/article/articleinfo.php?id=12784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13: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八零后诗人摭年的《小伙日记》(节选)


《52号监》 一诗用短短21个字,很深刻有力地表现了“挣脱”这样一个自由一代人的勇敢实践。读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出现了罗丹的“思想者”。挣脱者和思想者有着同样的震撼力,因为,没有办法否认,人,其实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被自己的观念捆绑着的。
  
挣脱
灵魂
挣脱
思想
挣脱
牢狱
仅是挣脱
挣脱——
不停啊……

人(有个人和社会两种形式)自我捆绑的力量太过巨大,大过人自己的想象;挣脱,事实上是非常、非常的难的。也因此诗人才会写到:挣脱 --- 不停......

摭年诗《怎么了》是一首风格特出的、精彩的短诗。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生的某一时刻里人因为失望、失意,或/和因为对现实的不解而导致的一种迷茫、迷失、愕然、质疑等等的心理状态。这首诗,和他的另一首短诗《52号监》风格相类,看似呆板的句子排列,却是一种真实的情景再现和真实心境的诗语外化,表现了年轻诗人在阅读上的涉猎和创作上的勇于实践。


怎么了
怎么醒了
怎么在这里
怎么会在这里
怎么还在这里
怎么没在那里
怎么没在你那里
怎么没在你心里
怎么没在你心里
怎么没在你那里
怎么没在那里
怎么还在这里
怎么会在这里
怎么在这里
怎么醒了
怎么回事
怎么了这是
怎么了到底
怎么了到底
怎么了这是
怎么回事
怎么醒了
怎么了
怎么了空气
怎么了呼吸
怎么了眼睛
怎么了心情
怎么了自己
怎么了怎么了
怎么了


这种真实的迷茫本身,却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八零后诗人摭年的心灵主心骨。这个主心骨包括了前面论述到的诗人对爱情的梦想和对自然的向往,对继承和创新之间关系的把握,对群体和个人关系的理解乃至对个人命运和价值的认识等等。诗人自己说他是一个执着的流露者,其实从《失意》、《香椿树给我的》、《我处在失眠中》、《侠客.信念》等等诗篇中,我们可以读出他更是一个执著的追求者。


摭年诗语言平实,基本上是直抒胸臆。在这个大风格底下,诞生了他不少精彩的和优美的篇章。比如前面谈到的《52号监》、《怎么了》等,又比如:  

小雨

雾一般朦胧的小雨
秀发一般的小风
水珠子滴呀滴
托着腮帮子吹玻璃
再次写下心中的名字
隔着名字
依然是静悄悄的雨

“秀发一般的小风”,真是情景交融的好句。这首小诗简洁而又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思念着心中姑娘的小伙的内心活动和行为举止。小诗以再度回到情景的交融来抒情地、令人回味地结尾。
  
虫子

挂着长丝在空中
似无声的风铃
长的
短的
断的
摆的
玩够了钻进角落
他日飞出自在葫芦丝
叽叽叽叽
唤着谁的名字

虫子挂着长丝,似无声的风铃 --- 实在是非常贴切形象的比拟。接下来的四个短句,写尽那虫和丝的各种形态,情景抑扬顿挫。最后一句画龙点睛,连同前面那两句,把整首小诗的灵魂提升了起来:虫,也是自然界富有价值的个体;虫,和人难解难分,和人联系了起来。

这两手小诗诗情隽永,体察入微,更加以和谐的韵律,显示了年轻诗人心灵的柔和细腻敏感以及对诗歌情景、音韵和句式的整体把握技巧和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08: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好诗:如果你爱我,马别河

本帖最后由 我是虔谦 于 2011-4-28 12:15 编辑

飞鸟投林:如果你爱我,马别河


如果你爱我,马别河
请替我轻轻掀开那一页,像一缕风那样
轻轻揭开每一个苍茫的晨晨昏昏
像一缕晨曦那样
轻轻掀开那远远近近的丘丘豁豁
如果爱是永不会结痂的伤疤
就请再次引领我,像一缕阳光那样
悄悄泻进流岚渐褪的竹丛和松林
马别河啊,就算揪心的梦游
是一种不治之症
我也绝不畏缩并且甘之如饴

如果你爱我,马别河啊
如果爱注定是粉身碎骨的迷失和堕落
就请将我这风一般轻飘飘的游魂
再度凝结成一粒映日清泪
让它沉重地汇入那昼夜不息的流水的喧响
让它扎向“掉水崖”银练之下的深深绿潭
就像从远古时代泅来的一缕春风
天籁般穿越你日渐单薄的地壳时
世界会顿时抹去了所有的轻寒
就像我独坐在雨幕缥缈的冬天的高楼上
依旧毁灭般地细细想起
那曾经涉河、又频频走动的
刻骨铭心的村庄

作者注:掉水崖,马别河上游一支流流经群山岩口形成的大瀑布名,人们又叫它“掉水岩”、“滮水岩”,只因交通殊为不便,尚未开发,外人知之甚少。


虔谦:二十年前一曲《二泉映月》,随我万里迢迢跨越太平洋。那以后,它在我车里唱,在书桌边响,在我梦里萦绕回旋。有一次在飞机上我告诉朋友:那位二胡音乐家,用他的胡弦和双手,把《二泉映月》的灵魂,连同他自己的灵魂合盘托出:像针,会刺痛,像水,会抚摸……假如他现在就在机窗外的云海那端,我会跳过去与他会面。

读这首《马别河》,读出了声,心像被什么刺穿了一般,我有恨不得“跳过去”与诗人会面的感觉。


第一段,以异常深沉的感情,极其优美、抒情和略带忧伤的诗句和温柔的想象、比喻,描写了马别河被阵阵轻风揭开的晨昏,被缕缕晨曦撩开的丘壑,以及,那被一抹阳光悄悄泻进的流岚(岚是山中雾气)渐褪的竹丛和松林。这一切的描写,是被轻柔地拟人化了的,一句“马别河,如果你爱我 ……” 开始了这一段在故乡马别河与诗人梦萦神牵般的爱之间的互动。这互动,非常流畅自然地以“马别河啊,就算揪心的梦游 是一种不治之症 我也绝不畏缩并且甘之如饴”结束。

第二段,诗人的爱如瀑布飞泻般深切和激越。“如果爱注定是粉身碎骨的迷失和堕落”,是的,真爱,注定是粉身碎骨的迷失和堕落,那是爱的宿命。诗人请马别河把他的灵魂凝聚成一滴清泪,让它沉重地汇进不息的喧响,坠入瀑布底下的深潭。诗人想象自己的灵魂有如远古飘流过来的春风,穿越马别河的地壳,世界因此而抹去所有的轻寒 ------ 由此可见诗人的灵魂,是温的。

真爱的命运,一定是自我的消失;这个自我消失的同时,也是自我的升华,它给外界带来积极的冲击。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诗人的笔名叫飞鸟投林。诗人就像一只痴情的鸟儿,刻骨铭心地爱着它的树林,并最终把自己化为一滴带着阳光温暖的清泪,和自己所从来的地方融为一体。

诗人对故乡的刻骨铭心的爱,如梦游之不治,虽碎骨而无悔。《如果你爱我,马别河》,一首感情深挚,语言优美,想象细腻,极富感染力的难得好诗!


外两首

那年的油菜花

油菜花仍开在那年的蓝天下
我想起柔丝般的春雨后
小石板上干干净净
两个小小泥巴人儿
还有那饼干盒盛起的
阳光焙成的绿茶
匀匀的小米饭
拌水的黄泥沙

那年的油菜花下,你12我为8
懵懂的我们真切地过着家家
你挽起小小袖口,怂恿我
杀死了一只鼓着嫩芽的大土豆
又从芭蕉树里挖来几盅甜米酒

无边的油菜花,那在香风中摇动的金色大地毯啊
有谁知是多少急促的夏雨把它打湿
有谁知是多少萧瑟的秋风把它撕破
如今的泥人儿早已灰飞烟灭
小米饭和黄花菜在记忆中仍旧火热
是什么是什么把我们远方的客人通通吹散   

从这首诗的落款看,诗人应该是贵州顶效人。纯朴、细致的童年描绘,带出了诗人的失落和忧伤。油菜花,对许多人来说,都是故乡清晰的而又渺茫的图景。


在贫民窟,我和一只白猫对峙了50分钟


时光剥蚀着高楼的涂墙
也令这到处是缺口的小小木砖瓦房
越来越矮,越来越旧,但它仍挣扎在
这方火柴皮大小的地皮之上,别人的楼墙
总能数十倍高于它四壁的砖墙,所以
就算没有围墙,也一样深深陷进了包围之中

一半是荒芜的杂草,一半是黄昏的旧电灯
园子的一角长着20来棵玉米
一株向日葵歪歪扭扭,透过四围林立的高楼
仍能把育发不良的花盘转向它所感知到的东方
孤独的老女人蹒跚着,她现在才把夜壶提出屋外
然后在荒草一角,反反复复,将数粒桃仁慢慢慢慢淘洗

一只白猫,暗夜里爬出的精灵,蹭上黑黑的檩木
磨蹭着拆去瓦皮的破椽子上长出的木耳
有谁吁了半声,这精灵停下脚爪
而把头向着我,一直瞄到日色从高楼顶上
渐、、渐、渐渐褪尽
……


---------------
天涯诗抄 七月:安德烈的祖父
http://book.zgyspp.com/files/article/html/12/12784/74356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22: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改版:八零后诗人暗夜诗歌赏析


绿皮屋顶

在绿皮屋顶,你可以做一个安稳的梦了
明月悬着窗子,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一个人的寂寥情怀如此广阔、辽远
置身其中,历史滑向虚空,似马非马
大风吹着落日,故国的晚秋
发酵着陈年旧事,云来云往
一个人活在时代里,山川,风物
一点点,浸没心中小小的热爱

虔谦:这是一首“情怀诗”。我并不清楚这“绿皮屋顶”是什么样的屋顶,是一艘船的蓬顶吗?是火车的上方吗?抑或是诗人旅途中旅舍的屋顶?
不管怎么说,诗人在这绿皮屋顶上经历着一种几近孤寂的安稳。“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声像俱下,颇有古风,视野逼真使人如亲临其境。“明月悬着窗子”,这一句让我想起兰若的诗句:

窗户在画着格子
手心在拍着月亮

它们都是一种角度置换的描写。本来是窗外悬挂着明月,诗人倒过来写,变成是窗子悬挂在明月上。这种角度的变换使人读了感觉一新。

接下来的两句是悠扬的抒情:

一个人的寂寥情怀如此广阔、辽远
置身其中,历史滑向虚空,似马非马

在那广阔、辽远的寂寥情怀里,厚实的、灿烂的历史也变得空灵和模棱两可。

大风吹着落日,故国的晚秋
发酵着陈年旧事,云来云往

这两句继续了前两句的思绪,以故国晚秋的黄昏里大风吹落日的动态意境,描写诗人的思绪随着那悠远寥廓的晚秋意境而连绵不断地回味着经久的往事;那往事,有如江潮般滚过的云彩。这两句和达文那首《在尘埃的篱笆间》一样,实现了很好的情景交融。

一个人活在时代里,山川,风物
一点点,浸没心中小小的热爱

人,是活在时空里的,受着时空的局限。读了最后一句,我不禁问道:为什么山川和风物会一点点地浸没心中俨然是微小了的热爱呢?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的词句: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山川、风物,在毛泽东的时代,它激发了人的精神,加深了人心中的那份热爱。然而,斗转星移,时空转换,人和人的心境,也跟着变迁。

一首意境悠扬变换,情思独特,情景交汇,寓意幽深的好诗。


小镇

庭台是旧的,河流是旧的
时光只停留在大别山西麓某个小镇
四散的候鸟也已归巢
草木的气息渐渐被美钞覆盖
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东西了
在小镇,生活停滞在一张褪色的年画里
老去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光阴

过往的风呼啸而来
没有人看见一个
醉在街头的人
失魂落魄

虔谦:这首《小镇》,几乎就是一部小说;小说背景,是一个美钞好过一切,貌似与时俱进,实则停滞不前、没有了灵魂的小镇;小说的主人公,就是那位在呼啸的风和过往行人中被遗忘了的、醉倒街头的、失魂落魄的人。


◎在南方

在南方,一枝芦笛便是一支歌
却是谁人与你奏响
一些雪花,落下来便成了雨水
我的残生就隐藏在这些雨水里

在南方,天空是星星围成的小城堡
黑夜中,两个人就叫做童话
梧桐,凉月,风信子
都不足以描述这月华如水的夜晚

在南方,潮湿的雾气掩饰着飞鸟的痕迹
只有我,终生生活在四处弥散的潮湿中

虔谦:在“一枝芦笛便是一支歌”的南方,诗人却经历着曲声无和的孤独,这是一种如弥漫的潮湿般窒息和沉重的孤独。心灵在孤独和无奈中过早地苍老。

“在南方,天空是星星围成的小城堡
黑夜中,两个人就叫做童话
梧桐,凉月,风信子
都不足以描述这月华如水的夜晚”

有谁这么描写过夜空呢?“两个人就叫做童话”,这是正面的陈述还是负面的感慨? 爱情美如童话,还是真爱渺如夜谭?记住诗人这句涵义丰满的名言吧!


◎月夜

往事,于岁月何处开始泛黄
整个夜晚,星光黯黯
只剩月光如雪,只剩微风轻拂
一扇窗便是一片辽远的海
何处,是可供停歇的岸?

这些年来,如同飞鸟逃避尘世
我们选择躲避,飘荡
从一棵树,向另一颗树
不断奔袭在途中,未肯止歇

秋虫寂寂,月色照缁衣
却是哪一片月华如水
洞悉心中隐逸的心事
多年之后,我竟无法说出疼痛

虔谦: “一扇窗便是一片辽远的海何处,是可供停歇的岸?”读着这两句,我看到了一位抚窗而立,目光迢迢的漂泊的人;他像孤鸟飞离尘世,躲避喧哗。在那“不断奔袭”的旅途中,如水的月华洞悉着他隐逸的心事 ……久而久之,心,竟趋麻木 ......


◎人生二十

喏,人生二十
不可学李白,酗酒成性
不可学杜甫,只爱祖国
不爱自己,愁白头发

喏,人生二十
不做那穴居人,闭目塞听
不学那诗人得夜盲之症
在深夜梦呓
去找暗恋之人吧
去耗尽青春,尽情欢爱

喏,人生二十
学着和蚂蚁做邻居,与麻雀为伍
去坐井观天,面对天空
裸露出心中最柔软的内核


虔谦:我明白了诗人为什么起“暗夜”这个笔名了。漆黑子夜,是二十岁的人一天里的黄金时段。在这个时分里,年轻的诗人正可以尽情尽性,正可以亲近那神秘的又是亲切的天空,对着它裸露柔软的初衷。

暗夜的诗,所有的才华都包裹在自然的情怀中;独特的思维插上真诚质朴的翅膀翩翩飞翔。二十岁的心,已经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虚荣,或者说,是还未被那俗世虚荣所沾染。他不断地在躲避着每天迎面扑来的现实,然而前方和远处,对他来说却不是十分的明媚和清晰。失落中又加孤独的雨雪,在这种情形下,激情悄然散落,年轻的心似乎过早地昏灰和沉潜,有如他的笔名一般。

暗夜的诗,不似想象,胜似想象:在那些简洁的、富于内韵和想象的诗句里,处处有他心灵的图像。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2: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钱久钢:憧憬是一种罪名

注:我是通过诗人取火的介绍评论才知道钱久钢这两首诗的,这次略去了取火的原来评论 (原文可在我的读书连载里读到:http://book.zgyspp.com/files/article/html/12/12784/793965.html

《茉莉花》

我们不配
对未来寄予希望

希望的根基
不在别人的生命里

我们都是一些
胆小如鼠的人

虔谦有感:一首洁白的茉莉诗,好有气魄。这气魄不在吓唬人,不在炫耀、张扬自己;这气魄在于直面自己人性的弱处;这气魄更在于通过认识到“希望的根基不在别人的生命里”,诗人镶嵌于这字里行间的自我建设,自我承当和自我超越的勇气。         


《憧憬是一种罪名》

憧憬是一种罪名
嵌在我的灵魂深处
只有藏在心里的人
才能看清罪恶
譬如说
我对父母描绘的虚构
我对妻儿承诺的未来

在憧憬中失眠
身体突然一阵痉挛
我因疼痛发出的哀叹声
放佛是一轮轮宣判

我供认不讳
憧憬是我这辈子
洗脱不掉的罪行            

虔谦有感:这首诗,倒似乎是有了些灰色,有了些失落和惧怕。因了了梦的无法成真,梦成了错误;因了承诺的无法兑现,承诺成了罪恶;因了,憧憬的无法实现,美丽的憧憬,是否变为丑陋?这是一首隐藏着相当深度的诗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3 06:04 , Processed in 0.04111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