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17|回复: 0

穗穗解读——风雨如磐作品《谵语》(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1 11: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风雨如磐作品

谵语(一)

文/风雨如磐

题记:我们无法也不该苛责他人,我们只能苛责自己。


你不必诅咒眼前这片夺目的黑暗
你只需在天空和地面融为一体的时刻停止想象
你还可以在此刻打开那个尘封的死角,在那里探知
有无光亮

歌唱已经退化为远古的一座死湖
干涸的湖底陈列枯萎的时光。穿越空气流动的只有幽暗
而这幽暗即将消隐,为了衍生更多
更浓郁的黑暗和绝望

你可以同黑暗一起舞蹈,你因此将获得来自黑暗深处的幽香
你还可以在黑暗中孤立或漠然,成为黑暗中决绝的意象
但你不必诅咒眼前这片夺目的黑暗,最终
它将死亡


穗穗解读:诗题《谵语》,其本意是: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语无伦次,声高气粗的表现。这里也指向一个人内心淤积的愤懑和绝望,由此用胡言乱语作为兵器和面具,抵挡“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的无常的人世风暴。而这里,我想这首诗歌真实的内涵,更指向一种怨愤之后的思考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之气。

风雨如磐的诗歌,我也读得非常之多,我的手边,有风雨兄,送给我的一本诗集《呓语》,这是作者的第一本诗集,也是他2004年回归诗坛的第一次结集出版。我想说作者的心胸是坦荡、无私且豁达的,不然他的诗歌语言,不会如此的蓬勃有力、生机盎然。意象更是璀璨缤纷、大气磅礴。

我把作者的这首《谵语》,归为刀锋犀利的愤懑之作。这些发自于内心的颓废言辞,如半遮面诗友的第一阅读感受一般,被她感应翻译出的电波译文,于是她说:首尾相呼应指向谵语,外在的形式处理了内心最为隐秘的感受,这种感受在黑暗里滋长,(我怎么读到了驳论关系)一种愤青的差谬,是胡言论语吗?不是!很有逻辑性的来表达人类深渊的隐痛,也有自嘲的感觉。同时又有一种博大胸怀的心境…可以说半半的内在意识十分敏锐,她看透了表层的愤懑,实质是内心的“谵语”,相互用力、左右对博、灵感乍现的思想亮片。

而我当时阅读时,就觉得这首诗歌,该是一首长篇或一个系列的诗作。而作者,也用题目《谵语》(一),来表达这是起篇的第一首。未来,我十分期待风雨能将这气势磅礴的诗作,完整地写出。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作,我看好其中隐没的内在张力和气度。他有扫荡一切晦涩和阴暗的勇气,敢于自嘲并嘲笑“苛责”的一切言论和行为之后,隐藏的真实能指。

其题记:我们无法也不该苛责他人,我们只能苛责自己。这两句棒喝般醍醐灌顶的句子,就像醒世的箴言,像他内心涌动的血性,而不由自主扇出的两记清脆的人间耳光,我们听到了其中电闪雷鸣的愤慨,抑郁淤积的呐喊。

开篇,风雨,直接用“黑暗”统领全部的情绪和愤懑、怨忿。他说:“你不必诅咒眼前这片夺目的黑暗/你只需在天空和地面融为一体的时刻停止想象/你还可以在此刻打开那个尘封的死角,在那里探知/有无光亮”。我们可在阅读的间隙,想象一下,“黑暗”本是伸手不见五指、密不透风的压抑空间。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形容词“夺目的”,来加强黑暗的亮度和厚度,这让我们更加感受到黑暗之光,拉链一般地封住了一切逃亡的梦呓和软弱的反驳。但是作者,面对这样乌云遮日、四面楚歌的绝境,并没有屈服,所以他说,你不必诅咒,而是要停下来,在天地融合之时,或者说真正的宇内混沌之初,进入思考的冥想状态。用意识凝练于内的安静,对抗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由此,他才能突破死角,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找回自己自性的光芒和灵魂的火炬。

这样的诗句,你若不先牺牲掉自己喜好和偏颇,是无法将自己的灵魂和意识投入其中,去燃烧,去释放,去真正感受凤凰以身以心焚火后,再生的涅槃之旅。

诗篇的第二节,作者继续用抑郁的心语,将我们带向一座远古的“死湖”。他将自己的心语,暗哑的歌唱,退化。以退为进,阐述心中死寂的活火山,表层弥漫的黑暗和绝望。其实他颓废、灰色的语言背后,藏匿的是不能、不可,还未到时机的一场爆发。那火热、焦灼的岩浆,在我们没有看见的心灵深层,沉默流淌。“干涸的湖底陈列枯萎的时光”,这些幽暗、干涸和枯萎,都仅仅是没有爆发之前的表象,一切的“黑暗和绝望”,都是遮蔽和覆盖,意味着“明亮的新生”之前的,复活前奏的必经之途。

于是,他才会说:“你可以同黑暗一起舞蹈,你因此将获得来自黑暗深处的幽香/你还可以在黑暗中孤立或漠然,成为黑暗中决绝的意象/但你不必诅咒眼前这片夺目的黑暗,最终/它将死亡”。这样的诗句,尤如黑暗的浪花,层层叠叠,一浪覆盖着一浪。让你在不能喘息的海难里,将自己,连同这些语言和诗句一起,壮烈地殉葬。结尾的“死亡”,其中就暗喻着新生。因为黑暗之死,必然旁生光芒和光明。黑暗之死,就是光明诞生之时。这时的作者,已经不再是黑暗中决绝的意象,也不仅仅是黑暗深处的幽香,他在自戕的情绪里,找到了黑暗的出口,完成了他自我灵魂的超度和涅槃之舞。他迷乱的呓语,流离的身影,终会获得神佛的青睐,立地成莲。

风雨的诗歌,有着自己浑然一体的大气,虽然一些语言和意象,甚至表述方式,结构安置,诗意布局,都传统一些、单调一些。但是他有自己的语言向度和凝练于内的意蕴张力和弹性。这点我一直都非常的欣赏和由衷地赞叹。


2011年12月19日上午9点50分作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01:56 , Processed in 0.0256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