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43|回复: 0

穗穗解读——玫瑰之冢作品《今夜》之一《记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5 18: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玫瑰之冢作品

多余的前言:

我在诗歌报里搜索了玫瑰之冢的全部诗歌,共计58贴。应该说,从注册时间上来算,玫瑰之冢,比我更早来到诗歌报论坛。我当时在另外一个人气非常旺的交友中心网站,做诗歌版的首席版主和评论员,直到那个网站被卖后,取缔了文轩,我们一大帮的文友,才不得不离开那里,我是2006年6月的某日,才来到了诗歌报论坛的。而玫瑰之冢,他是2005年6月份,就在这里驻扎下来的诗人。而他的诗歌帖子,比起其他的许多诗人,并不多的,换一句话说,他是一个谨慎、节俭创作的诗写者。

早在几年前,我在红颜诗国分版,担任首席评论版主时,就曾多次地阅读过他的好诗好作。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交流并不多,只是我每读到他的诗歌,总有意外的惊喜隐藏心间。我是一个读到好诗,会拍案而起,大叫一声好的诗人!这是一种发自本能和本性的欢喜。就像很多诗友曾经劝慰我的话,他们说我太愚痴和拼命了,不该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诗歌回帖和评论上,而忘记了正常的生活和作息时间。有时候更是超负荷的工作,一天十六、七个小时的沉迷。许多人并不知道,我们这些诗歌报的版主,都是因为,痴爱诗歌,而无偿义务地为大家服务的。而我呢,更是一个诗痴,我自己无论读诗、回帖和评论,多年的编辑工作,我养成了习惯性的谨慎和认真,而我看诗回帖,更是发自性情的率真、坦白,从来只针对文本。将心比心,因为我知道每一首诗歌,都是每一个作者的心血和真情。我还记得诗歌报的老版主水牛曾说过:“谁认真地阅读我的诗歌,谁,就是我的亲人”。这句话并非虚言,每个人,都渴望能有人来欣赏自己,无论是批评或赞美,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倾吐,大家都是明眼人,谁都能感受了回帖里蕴含的真情。

跟帖也是心和心的对话,贴近心灵的一路同行。我读诗,尤如李显在一个帖子上的回话:“一片冰心在玉壶”。抿心自问,我并不是一个苛刻、蛮横、无礼且骄傲自满的人,我自己平常为人,更是低调、沉默、谨言慎行,和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始终保持一致。这些年来,除了自己读书沉潜和病退后的消沉那两年光阴,我在诗歌报论坛,几乎是付出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热血。我的付出,曾有蓝色手枪的一句戏言作证:山本五十六,也就是一天帖子的最高记录是356贴。我想不用我来说明,大家也知道这个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吧。这其中付出的时间和心血,是无法用语言来计量的……

说这些,尤如诗歌中的打岔和转身,我或许真就是天下最愚痴的性情诗人。自己心性的透明,如同自己先生怜爱之语:“你让我放手,让你更自由地翱翔和游历。可是你知道吗?你整个就是一个透明的人儿,即便别人猜忌你、嫉妒你,把你偷偷地出卖了,你或许,还在夸赞别人,帮别人数钱呢。所以今生今世,我永远都不会放手的……”

之所以,在解读玫瑰之冢诗歌之前,自己絮絮叨叨地写下这些,并非矫情和炫耀什么,是因为昨天论坛上,有会员名叫:“对岸是依人”,因为我劝慰他,在别人的帖子上,要端正态度,谨慎回帖,尊重楼主和作品。他或许是因为我曾客观地批评过他诗歌几句,而心存芥蒂,就用各种嘲讽、不着边际的语言和语气,来羞辱和诋毁我。当时有两位诗友,都发来短信,安慰我。其实我并不生气,也不会和这样的人计较。想自己这些年来,心里坦坦荡荡的,特别是面对诗歌,面对自己心爱的诗歌,我就像一只两头燃烧的蜡烛,执著无悔地燃烧着。

别人写诗评诗,或贪图发表、名分,或出于学术需要。而我写诗、读诗、评诗,全凭一腔热血的嗜好和欢喜。所以我读诗和评诗,不喜欢高高在上的姿态,我喜欢跟着作者浓抹淡彩的笔墨,在诗歌的进程里,享受全程跟读的心灵之旅。我读到特别喜欢的诗歌,反而会沉默不语,有时两眼潮湿,有时痛心不已,有时拍案叫绝,有时直接存档。

昨天,我因为一天忙于回帖,和系统地阅读玫瑰的诗歌,推迟了自己的解读进程。很多时候认真地阅读和写评,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苛责和严厉。但是未来,我依然愿意这般地愚痴。佛经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那么我解读别人诗歌的过程和所为,就该是自己的欢喜和执著,而不是“对岸是依人”的小肚鸡肠之语,好像我在给那些我解读的诗人,轮番发放糖果,甜嘴甜心,来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和伪善。

将自己心中郁结的话语,全部倒空后,我就放下了愤懑和忧伤,回归今天的解读心语。我曾在自己的博客,如此留言:“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要你来,总会遇见。只要遇见,总是有缘。有话请留言,如果有诗,那么再带点小酒,有诗、有酒、有朋友,此生醉也开怀,死且无憾也。愿以文结缘、以诗交心。

那么这些年,我虽然将自己全部的热血和青春,都奉献给了诗歌,而诗歌,也同样回报了我这个痴人,我在网络上流浪,在诗歌里沉醉,也收获了无数珍贵的友情和一辈子的挚友、老师、知己和知音。

只要我们还在诗歌的荆路上,无所畏惧地跋涉和坚持,总有一天,我们会遇见和交汇,某种意义上,我和玫瑰兄,也是这样的诗歌缘分。我始终无悔地相信,只要有诗歌,我们无须多余的话语和各自的介绍,因为有诗歌文本,直接替我们打开沟通的渠道和心桥。2011年11月月末,我回归诗歌报后,再次看到了玫瑰之冢的诗歌,我当时读到它的感觉,依然是满腹的欣喜和快慰。所以我在他的帖子上,留下了自己即时的心语,毫不掩饰自己的欢喜之情。

玫瑰之冢的诗歌,语言和意象层出不穷,而他思考的疆域也非常的辽阔。他是一个语言浓丽、内容庞杂、寓意深刻的诗人。他的许多诗歌,带着自己本性的善良和悲悯,这让他的诗歌语言和内容,都涂抹上一层神圣的光芒,其中宏大的场景、世俗的幻象、和神性的启迪无处不在。

昨天下午,我在他发表在诗歌报论坛,唯一的一篇诗歌赏析文字里,一遍遍地阅读、流连和沉浸。这是一个女诗人的诗作《妇科病房》,这篇女性文本,的确是含泪的经典。我自己就是一个身受各自妇科病症,折磨了半生的女子,我如何能不懂这篇诗作里,美丽的语言、精彩的叙述背后,蕴含的一个女人一生都羞于启齿的疼痛和苦楚呢。

让我感慨的是,玫瑰之冢,作为一个异性读者,居然能完全领会诗中的悲凉和疼痛。所以他才会发自内心地写下:《阅读》——文字的救赎,读沈杰《妇科病房》的解析文字。世人都说,知音最难求,而这个世界上,所有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纠葛和纠纷,总是一场场两败俱伤的战争、屈服,和各自的利益、权利之争。难得能有彼此宽容和理解的喘息。所以有时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此,它能穿透性别的狭隘之念和一己之私,让大家在文字的流淌和心情的倾泻里,互相体谅、沟通,并最终达到宽容、和解。

我当时,是带着眼泪,看完了所有的评论和诗歌的。唯有发自内心的感慨和疼痛,才会写出这样充满血泪和真情的好诗和好评。我由衷地感激玫瑰之冢,他让我看到了一个男人坚强、沉稳如山的另一面,悲悯、善良,真情、真性的本色。好儿郎正该如此。这让我在解读他诗歌《今夜》之前,更是凭添了几分好感和敬重之情。我想这世间,没有一个女子,不渴望来自于异性世界的真挚怜爱和由衷的体贴吧。

(这多余的前言,是自己12月诗评里,解读文字里最长的一篇,还请所有跟读的眼睛,见谅穗穗的这些啰嗦和唠叨吧…...)



《今夜》

文/玫瑰之冢


之一 记录

我的记录将从午后阳光开始
从一段世俗生活的片段、清茶
及循规蹈矩的河水开始
那时候,他们都清醒,有
端庄的姿态与妆容,是好丈夫
与好妻子。我们说言不由衷的废话
喝寡淡无味的烈酒,看不安分的
眼神如何相互倾诉身体的渴

后来,我知道天会重新亮起来
星星收起暧昧,安然睡去。他们
继续周武正王的开会、打屁
嬉笑着藏好房里的空镜子
或者,像我,像一个宿醉的沉默者
在梦里砸碎一段令己不齿的往事
回到本能的欢愉里


穗穗解读:《今夜》是怎样的时光呢,今夜,我们要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念些什么呢?或许玫瑰之冢的诗歌《记录》,会告诉我们其中的恍惚、饥渴和念想吧。

我曾在当时阅读的瞬间,如此写道:我又看到了一个熟识的老朋友的身影。虽然是好久不见,但锋芒未减。看你的这一组诗歌,我就会不由自主的,第一时间想到在诗先锋论坛,读到的不二家的那三首诗歌。虽然这首《今夜》的诗作里,自说自话的部分稍微多了些,浓丽了些。不过我还是喜欢这些极为粘稠的,又才华横溢的表述。好几年不见了,读一些诗歌,就像看见久别的老友,站在自己的对面一般欣喜和快慰。

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如此。现在我重温那一刻的欣喜和温馨,依然有文字的月华,沐浴在清晨的脸颊。一抹不易察觉的羞红,漫上安闲的手指和颈脖。能读到自己喜欢的诗歌,的确是人生的享受。某种意义上,写和读,就是两条平行的时间线索,某刻的颤动,它们就会交界,请记住那烟火盛开的瞬间灿烂吧。

诗歌的文字,不同于散文的文字,散文的写作,是有目的的散步,而诗歌的语言,却是作者灵魂的舞步,他只取悦于自己的灵魂,没有过多功利的附加,所以我读《记录》,就仿佛看到作者内心隐秘的后花园里,作者自性的舞蹈和武功拳脚的练习。作者是这样开篇的,如同暗夜里,面对自己的影子,自言自语地表述:“我的记录将从午后阳光开始/从一段世俗生活的片段、清茶/及循规蹈矩的河水开始/那时候,他们都清醒,有/端庄的姿态与妆容,是好丈夫/与好妻子。我们说言不由衷的废话/喝寡淡无味的烈酒,看不安分的/眼神如何相互倾诉身体的渴”。

这样的文字,多么的清透、明亮,你看不到世俗生活浸染的屈服。午后的阳光,是最热烈、温暖的时候,作者选择这样的开篇,也表明自己内心的敞亮。语言的叙述语调,舒缓、灵动。其中还弥散着淡淡的不易察觉的悲凉。是悲凉,而不是忧伤。作者是无比清醒的生活叙述者,他悲凉的缘故,是看到了世俗生活里,循规蹈矩的河水,言不由衷的话,和疏离的背影下,一幕幕人间画面里,人类共同的孤独和饥渴。

玫瑰处理诗歌技巧和语言、意象的截取、内容的安置,在《记录》的诗篇里,精准、凝练、无痕、娴熟。你感受不到刻意雕琢的匠心。诗篇的第二段,直接省略了一个漫长的黑夜,他说:“后来,我知道天会重新亮起来/星星收起暧昧,安然睡去。他们/继续周武正王的开会、打屁/嬉笑着藏好房里的空镜子/或者,像我,像一个宿醉的沉默者/在梦里砸碎一段令己不齿的往事/回到本能的欢愉里”。这样的跳跃,并不突兀,他在随后的诗句里,用倒叙的方式,交代了省略缺失的这一夜。我不知道作者是单身,还是一个人在外谋生、流浪。我在诗句的流淌里,感受到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清冷和悲凉。或许这只是自己的妄自揣摩的无稽之谈。可是尽管是自己的揣测之语,我在他文字的间隙里,的确感受了秋意的寒,宿醉的冷,和沉默的伤。一个在深夜里独自买醉的灵肉宿醉者,心中一定埋伏着众多无法言说的痛楚和忧伤。好在玫瑰的诗句,让我感受忧伤和无奈情绪的同时,依然有一种心醉向上的力量。天当然会重新的亮起来,生活还会照常地继续或运转,所有瞬间的悲凉和幽怨,如同“暧昧的星星”,隐匿在白天的喧嚣里。平淡的日子,重复的轨迹,藏好生活赋予的全部辛酸不堪和“令人不齿的往事”,回归本能的欢愉。

《今夜》是《记录》的开始,今夜也是宿醉者,存放悲凉和孤独的时间书柜和文本的橱窗。我在记录里中沉醉,耳边不断地响起玫瑰的私语:“我喜欢你的表述,如同我昨夜沉醉时的状态。有时“清醒”是对自己文字的严重伤害。我想,我这么说,你也是懂的。被懂得的人阅读,之于诗歌,已然幸事。继续码字儿吧,不言谢了……”是的,喜欢就是喜欢,懂得就是懂得,这里面何须一个虚无、虚伪、无用的“谢”字呢。


2011年12月23日上午11点20分作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01:56 , Processed in 0.0429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