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29|回复: 6

[原创]广场之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0 11: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场上散发着一些若无其事的广告<BR>你也假装若无其事混迹在其中<BR> <BR>天空中飘荡着一只断线的红色的气球<BR>你的眼睛想努力的跟随它攀升的速度<BR> <BR>这是一只离太阳越近离地面越远的红色的气球<BR> <BR>广告在流动着煽情<BR>他想最终把自己也变成生活中的财富<BR>在他若无其事的外表上<BR>我读到了这个世界全部的欲望<BR> <BR>广场上的太阳渐渐的暗淡了下来<BR>广场上的灯光就慢慢的亮了起来<BR> <BR>在还没有将太阳的光完全读懂的时候<BR>我不得不放弃这段迷人的光荫<BR>转而开始研读灯光的意义<BR> <BR>若无其事的人流<BR>对太阳光和灯光的转换没有特别的探究<BR>他更关心脚底下地面的平坦<BR> <BR>再也看不清红色的气球飘荡在哪个方向<BR>眼睛所借阅的光它的照度其实有近也有远<BR>
发表于 2006-11-20 13: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这首诗是对场景的描述,显得不清晰;如果说是透过广场这个意象来展现什么,也有些过于模糊。</P>
<>若无其事的人流<br>对太阳光和灯光的转换没有特别的探究<br>他更关心脚底下地面的平坦</P>
<>这一节里尤其是最后一句不错的。</P>
<>汽球、太阳、广告、灯光及我自己,整首诗围绕这几个词,假若精练地表述,会不会更好?<br></P>
<>个人看法:)</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0 13:56:1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0 14: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凉夜</P>
<>这应该是对自己写作的一个扭转,表达得是否清晰阅读者才有最终的发言权。</P>
<>这是我对当代人精神状态的一种描述。</P>
<>那些散发在广场上的广告其实也就是人。</P>
<>太阳和灯光应该是两种既近似但又有根本区别的能给人带来光明的东西吧。</P>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再用一些貌似深刻的词来唬人了。</P>
<>希望真诚的交流。</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0 14:12:41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1-20 14: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几个:</P>
<>作者:晚(疑此名为马甲,真实网络名字尚未查获)</P>
<>[尤物]<BR>找一个晴好的日子,我要回去<BR>去你生活的古代,提着灯笼等在你要路过的桥上<BR>半遮花容。以丝绢手帕,或者小团扇<BR>我在柳树下面轻唱小调,手执温酒<BR>或者摇舟湖上,跌入你的水里<BR>我甚至愿意站在长城上<BR>为你点燃烽火,戏一百次诸侯<BR>但是啊但是,我已经举了一千次空樽<BR>你都未能轻启朱唇<BR>我只能<BR>为你倾心。我已经无国可倾</P>
<>2006-11-11</P>
<>[此身]<BR>在你的背面<BR>我反复回头。反复又反复</P>
<>你反复回头。反复又反复<BR>我在你的背面</P>
<>2006-11-11</P>
<>[虚弱]<BR>整个下午的时间<BR>我努力在找那头凶猛的狮子<BR>她尖利的爪子,巨大的牙齿<BR>但是我没有,我找不到<BR>我把衣服翻过来找,我把口袋翻过来找<BR>我就看到了我的心脏<BR>我越来越虚弱,她越来越强大<BR>在我的胸口剧烈地跳动<BR>没有人知道那里藏着什么<BR>虽然我知道,但是我不能说出来<BR>因为我的心<BR>很疼</P>
<>11/12/2006 5:30 AM</P>
<>[如此]<BR>听,你听见了吗?听见了吗?<BR>那不是风,是我们的怀念<BR>那不是解药,是我们的病,是秋天的呼吸<BR>如果我不是太沉迷幻觉带来的神秘<BR>我会对你们说<BR>看吧,临水楼外,江上的水涨了<BR>而我将沉下去。如果你是水<BR>我就要一直沉入你的河床,做你的忧伤和回忆<BR>如此,死亡也是无比美好的事了<BR>你的怀抱,我的墓床</P>
<P>2006-11-15</P>
<P>[秋天]<BR>我们一起来推,推,用劲的推<BR>让这堵墙倒下去,让风吹进来<BR>然后照着镜子,化一个最前沿的妆</P>
<P>金黄色的,板栗色的<BR>那么,你在么?我们都来了么<BR>带来了你们的伤感,和喜悦?</P>
<P>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大胆一点呢<BR>做一只苹果,露水和早晨,爱人和晚灯<BR>在这么好的秋天,为什么不呢?</P>
<P>2006-11-15</P>

<P>这样的诗歌语言很平凡,但是情感却异常饱满。它们并不生涩,多么动人哦~</P>
<P>目前,我觉得诗歌单纯用意象来说话似乎已经不够有力,我在《一条死去多年的老牛》帖里也回“如何让情与质互相渗透,紧密结合?”。</P>
<P>一首诗每个读者读后的感觉绝对不一样。而我们自己使用意象的时候,想透过它表示什么是我们自己的事,读者并不一定会跟我们想的一样。</P>
<P>你这首诗我只是觉得有些复杂,几个关键的词反复出现。这当然也许是一种风格和手段,但是如果用“诗歌语言是精练的”这个观点作为一种标准的话,就显得繁杂了些。</P>
发表于 2006-11-20 19: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忌解释,剑客对于阅读的期望值过高,但作品并没有体现相应的深度。凉夜推荐的作品不错,但得警惕其中的陷阱,比如第一首的“士大夫”情结,这种写法不是在继承传统。个人意见!
匿名  发表于 2006-11-20 23:20:08
<>这个东西语言上肯定有值得斟酌的地方。</P>
<>现代诗歌在情感的表达上己呈现了千差万别的方式,如何用诗歌表达一些宏大的东西其实这是一个课题。</P>
<>古人需要表达的东西其实很窄,所以他们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去琢磨语言及形式。</P>
<>现代诗人在考虑形式的时候,其实更应该关注自己应表达的主题及与之相应的形式及语言。这个问题也就是当代诗坛为什么会出现闹剧喜剧的根本原因。</P>
<>诗歌本来是不需要解释的,但是因为地域、年龄、经历、学养的不同而出现时一首作品的理解千差万别。所以大家形成圈子,圈子的认同就是一种标准,就是一套解读的密码,不在圈中就没人愿意深读你的东西。这是中国诗坛的现状。</P>
<>我不排斥一些所谓好的东西,它们诗歌要素中优秀的侧面,它们是我欣赏的但绝对不是我要模仿的。</P>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2 20: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是我的发言,那天不知怎么没登录。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7 12:41 , Processed in 0.0442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