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trong>荔江消弭</strong></p><p><strong>——给汤松波</strong></p><p>带着芋头,身穿斗篷,<br/>你携小女子在荔江打渔,绝口不谈国事,<br/>俨然明朝的隐士。<br/>你是冒辟疆,也是董小宛。<br/>一日三餐,清清淡淡。<br/>我说桂林就是你的水绘园,<br/>就是我和妻女7月的旅行。</p><p>兼达天下,你从南宁一路南下,<br/>就像令尊大人挺进成都。<br/>你用刘三姐的音韵,<br/>用原生态的鼓点,<br/>表达一份知识分子的儒家。<br/>我说,你的音乐让我认识到了<br/>我们前世的冤家。</p><p>荔浦,那山延绵,像极了海底公园。<br/>这里适合读书、听雨、操持家务,<br/>以及经营老庄和蝴蝶。<br/>我,一个外来的书生,<br/>你,一个本地的大丈夫,<br/>你也给我讲一些普通话里的故事,<br/>他们端坐在明朝的云里,逐渐消弭。</p><p>2008.10.21</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4 8:50:1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