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85|回复: 0

李成恩:《 诗歌回故乡:诗歌是故乡之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2 17: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nbsp;诗歌回故乡:诗歌是故乡之子<br/>                李成恩</p><p>  中国诗歌总在摇摆中前行,从诗经中来,从唐代来,但我们能到哪里去呢?<br/>  新诗,从我故乡的先人胡适的蝴蝶飞舞中来,但如今又向何处去?<br/>&nbsp;&nbsp;&nbsp; 当我去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汴河,汴河》后,今天又写下《故乡》《外公的墓园》《真俊》,我在想,诗歌该回故乡了。<br/>  我们流浪的太久,我们的灵魂找不到安稳的居所,异乡喧哗,文明异化,今天的中国诗歌有史以后,从没有遇到过如此大面积的污染,面对中国诗坛,我有时极为沮丧,不敢正视如今的诗歌环境与众诗人写作。<br/>  我认为传统在受到排斥的同时,现代性却并没有给中国诗歌带来任何启示。<br/>  少数有思考能力的中年诗人似乎意识到了我以上的问题,但并不能给出答案。我想,作为一个80后出生的诗人,我有责任去探究,为什么中国新诗9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令人汗颜?<br/>  原因主要在于对传统的抛弃。传统,传统又是什么呢?传统在我的理解就是我们的故乡。<br/>  当下,全球经济大衰退,这只是一个经济学上的现象。我认为全球化时代,文学,尤其是诗歌的衰退才是最令人沮丧的。我的故乡在皖北,是中国人文的宝地,那里有通灵宝玉与不怕鬼的钟馗,但在全球化的侵袭之下,如今也变得面目全非。我小时候,可以在汴河岸边看到的人类大自然的美景,如今荡然无存了。文明,已经被折磨得咽咽一息了。<br/>  更让人沮丧的是,中国的众中年诗人,他们的创作大部分失去了方向。我惊诧于他们为何如此快就失去了改造自我的能力,写得差不要紧但不能固步自封,更让人惊诧的是,最近我发现某位获得过鲁奖的中年诗人,居然发出一些荒唐至极的言论,对80后文学群体进行无知的指责,实在可笑。他的无知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此类伪诗人,不管他以何等特别的手段获得过何等奖励,但我敢肯定中国至少有90%以上的诗人会认为他一辈子不可能写出真正的诗歌,因为他本来就没有方向,如果非得说有方向,他的方向就是向体制拍马屁,他的方向是地震诗歌中那个“做鬼也风流”的王副主席的方向,我相信以这类诗人的高明手段可以做到作协正主席,但他到死也写不出一首真正的诗。<br/>  这就是中国诗歌中上窜下跳的那10%的败类。败坏中国诗歌名誉的中年诗人。<br/>  其实,我本没有责任与义务对如此不入流的中年诗人进行免费教育,但如此中年诗人的表现实在是惨不忍睹,污染我等80后诗人的视线。<br/>对不起,我的读者朋友,不得不一吐为快,插入一段对当下恶劣的诗歌环境的描述。<br/>  只是我顺便要告诫年轻的80后,或更年轻的后来者,不要丧失中国诗歌的传统,不要被那类鼻孔朝天,在中国文坛溜须拍马的所谓诗人唬住了,他不过只是披着绿皮的纸老虎。<br/>  纵观中国新诗9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诗歌中这类大混混小混混数不胜数,他们一辈子沾沾自喜的又长又臭的长诗,浪费了国家多少资源与奖励,中国诗歌在这一支上偏离得更令我等80后诗人心痛。我愿意向国家进言:清醒清醒吧我的祖国的文化主管领导们,想一想我们唐诗宋词,想一想我们的李白与杜甫,历史证明了他们才是最值得祖国奖励的诗人。祖国不需要大而空的诗歌,更不需要向体制溜须拍马的诗人,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了,如果还习惯那类诗人舔着脸唱类似于“文革”的颂歌,那就太可悲了。<br/>  以上,也是我要指出的中国新诗90年来,鲜有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br/>诗人是故乡之子,这是的观点,这好像是布罗茨基“诗人是文明之子”意义的缩小。当然我更愿意说出:诗人是传统之子。<br/>  惟有故乡才是一切的源头,不管现代性如何启蒙我们的诗歌,但终极目的是要解决我们心灵与精神的难题,社会环境不管多么变化,股票如此糟糕,房地产如何像我以上提到的那类中年诗人那样见风使舵、惟利是图,人终究是要回到故乡的,除非你是传统的逆子,除非你是文明的叛徒。<br/>  谨以此文献给我80后的同龄诗人们,老人家早就说过未来是属于我们这些20岁的青年的,海子、雪莱、王勃这些天才诗人都是在20岁左右留下一生的名作,让忌恨我们的某些中年伪诗人继续眼红吧!也以此回敬他对我们的无知指责。<br/>  回到故乡,做诗歌的传统之子。<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08.11.22</p><p>附李成恩的诗:</p><p> <br/>《故乡》</p><p>15岁离家求学时故乡的荒凉在身后<br/>22岁回家省亲时故乡的荒凉在心里</p><p>我的成长是以故乡不变的容颜为代价<br/>山峦固守故乡的本性,河流性情越来越温和</p><p>秋天的白头翁贴着汴河飞行<br/>咦它们扮演故乡的老小孩,那么大年纪<br/>还在故乡忙碌,看得出它们自得其乐</p><p>冬天的喜鹊略显沉默,但也恰到好处<br/>我回家前她们向我的故乡报喜<br/>说我喜泣而泪,带回了刻骨铭心的感激</p><p></p><p>《外公的墓园》</p><p>汴河静静围绕外公的墓园<br/>像故乡生生不息的子民,那么懂得死者<br/>对生者的依恋</p><p>我回故乡看望外公<br/>每次都要在汴河擦洗流泪的脸<br/>我不能忍受衰老夺走亲人<br/>要以一个女孩子喜悦的脸迎向故乡</p><p>外公啊我埋在心里的悲伤<br/>十年后,如今我才能在你的墓园<br/>失声恸哭,汴河跟着我呜咽<br/>脸上的泪也无须清洗</p><p>十月的墓园还没有安静<br/>芦花飞扬,树叶在风中闪烁<br/>像是我逝去的乡亲记忆里模糊的脸</p><p>我抚摸外公的墓碑<br/>哦墓碑是温热的,与人的体温一样<br/>与人世的秋阳一样</p><p>我离开墓园时天色微暗<br/>汴河在夕阳下叙述,芦苇弯腰</p><p>我听到外公熟悉的咳嗽在身后响起<br/>我转身扑向墓园寻找亲人不死的爱</p><p><br/>《真俊》</p><p>小时候,我坐在清晨的鸟鸣声里<br/>妈妈对着我自言自语:你真俊</p><p>我的面容在汴河里浮现时<br/>我一惊,真俊原来是这样的</p><p>小动物在汴河里嘻戏,溅起水花<br/>芦花在汴河两岸飞舞,真俊</p><p>我的脸在故乡明媚的阳光里穿梭<br/>小女孩的喜乐无限延长了皖北的傍晚</p><p>灯火点点,汴河慢慢静下来<br/>我在故乡兴奋的脸明暗闪烁,真俊</p><p></p><p>《皖地即景》<br/>&nbsp;<br/>八月的皖地还是绿树的盛宴<br/>高低起伏的山岗,皖地的麻雀<br/>突然撞死在一棵槐树上<br/>羽毛四处乱飞,它的身体还留着安徽的体温<br/>石桥上的青苔也带着安徽的体温<br/>我忍不住俯身抚摸<br/>哦我大叫:“麻雀复活,石桥还魂。”<br/>我遇见迷途的家禽,它们眼睛近视<br/>脚步乱晃,好像找不到安徽的亲人<br/>它们尾随我身后喃喃自语<br/>我听见公鸡的嗓音里夹着苏北的口音<br/>而牛马的喘气是多么亲切<br/>就像我兄弟的喘息<br/>天要黑了,灯光照映皖地的道路<br/>赶夜路的家禽碰见喘息的兄弟<br/>兄弟啊我是你的家禽<br/>你抚摸我光滑的羽毛,你听我沙哑的嗓音<br/>我不是苏北人,我是地道的皖地家禽<br/>青色瓦屋下的中年夫妇阅读古书<br/>敲门的家禽双眼含泪,就像安徽的书童</p><p></p><p></p>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8 06:38 , Processed in 0.0484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