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06|回复: 3

先锋诗人今何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3 10: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align=center>先锋诗人今何在<o:p></o:p></P>
<  align=center>凸 凹/文<o:p></o:p></P>
<  align=left><o:p> </o:p></P>
<  align=left><o:p> </o:p></P>
<  align=left>前几天,《四川日报》副刊编辑曾鸣打来电话,约我写一篇《先锋诗人今何在》的稿,纵是宋渠宋炜的杂志等着付梓的两篇长稿尚未启笔,我依然一口应诺下来。从1986年由当初的诗歌策划家如今的房地产策划家徐敬亚发起、《深圳青年报》《诗歌报》联办“现代诗群体大展”迄今,一晃二十年了。那群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用非凡的才气、胆识、思想、嗓门、身体乃至极端到顶的举动,在那个年代制造的斑斓而奇瑰的碎光,激动了几多人的心跳、眼光和梦想!因此,那些被谓之先锋诗人的“异人群”,在这个怀旧的年代,至今仍被一些人牢牢惦念或不经意谈及,当有着它的合理性和存在渊薮。环顾四野,现在,他们在哪儿呢?<o:p></o:p></P>
<  align=left>宋渠在离我家约<st1:chmetcnv w:st="on" UnitName="公里" SourceValue="5"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5公里</st1:chmetcnv>、同属龙泉驿地盘的一幢别墅里住着。1992年,“整体主义”主将宋渠宋炜从沐川县来到成都后,北京、重庆、成都的书市上常能瞥见兄弟俩作为书商的身影。今天,他们几兄弟正全力以赴经营一本名《中国美食地理》的画刊型杂志。<o:p></o:p></P>
<  align=left>1984年中国开始实施城市经济改革,第三代人诗歌运动同时在各地迅速蔓延。1992年中国进入“搞活意味着一切”的年代,第三代诗人们面临着生活的遽变,很多人纷纷跳入“海”中。我是1993年春天把《大师出没的地方》等册子扔在大巴山后到成都折腾公司的,直到五年后才复又写起分行文字。<o:p></o:p></P>
<  align=left>第一次与宋渠见面是1999年初秋,是在《中原石油报》丛小桦拍摄诗人肖像巡游到成都的一次聚会上。宛如圆桌会议,落座的诗人有:仍在四川艺术学校任教的杨远宏,与好些艺术家一起住在北京郊区一个村子里从事诗歌创作与评论职业写作的孙文波,在京城做着药材等生意挣钱养家的孙文波妻程小蓓,1993年出邛崃纸厂到成都做书写书买房、现如今是《成都晚报》副刊编辑的<st1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席永">席永</st1ersonName>君——1985年初编印的首次以“第三代”命名的期刊《第三代人》就是这位哥们炮制的杰作。<o:p></o:p></P>
< >本文所指的“先锋诗人”,是指以崛起在80年代、朦胧后的第三代诗人为主体的诗人群体,包括四川的新传统主义、整体主义、非非主义、莽汉主义,南京的他们文学社,上海的海上诗群等——海上的王寅现在正干着《南方周末》上海站记者的活儿,宋琳在法国。<o:p></o:p></P>
<  align=left>我是1999年初夏在山东聊城那届“青春诗会”上认识主编有《他们十年诗选》的小海的。作为“他们”的老成员,温文尔雅的小海一边写诗一边升迁至了苏州市人民政府的“处领导”。“他们”掌门人韩东依然是诗歌、小说、编务、活动等几不误,他主编的“年代诗丛”收纳了于小韦、丁当、鲁羊、朱文等干将的作品集。对于韩东来说,仅仅当“他们”掌门人是不够的,他还是“民间立场”的领袖。同为“民间立场”领袖的于坚,至今仍傲踞在云贵高原上,并以外省人的身份持五卷本《于坚集》俯视着紫禁城。<o:p></o:p></P>
<P  align=left>“青春诗会”上还认识了至今仍在北京市园林单位修剪《词与物》并迷上相机的莫非,认识了当时是外企白领、“盘峰论战”后提出“第三条道路”概念、目前是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副研究员的树才。<o:p></o:p></P>
<P  align=left>此前,我是从王家新那篇长达万言的个评中认识莫非的。1957年生于湖北的王家新,如今在中国人民大学教《创造性写作》课程。倡导“知识分子写作”的他,在“盘峰论战”中成为焦点和始作俑者后,更加“坚持把写作当做个人的事情”,远离“可疑的整体”。1987年与他一起编《中国当代实验诗选》的搭挡唐晓渡,此刻应当是坐在作家出版社看稿子。唐晓渡至今记得1986年《星星》诗刊主办“十佳青年诗人”评选颁奖时的火爆场面:叶文福被冲上台来的诗迷们抬着往天上抛,顾城躺在地上高呼“反对个人崇拜”,有个小伙子几天中一直跟着他们,最后掏出一把匕首猛地戳进自己的手背说:“我要用我的血,让你们看到我对你们、对诗的热爱!” <o:p></o:p></P>
<P  align=left>“有人知道德令哈,是因为读了海子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有人知道哈尔盖,是因为我写了《在哈尔盖仰望星空》。”一贯自信的西川在充当着一些重要奖项判官角色的同时,升任为了中央美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他还是诗界的信息中心——在《朦胧诗人今何在》一文中他发布说:北岛现居美国加利福尼亚,经常往来于大西洋两岸,他办的《今天》杂志被住在英国伦敦的杨炼戏称为海外《人民文学》;多多居荷兰莱顿(已回国到海南大学执教),江河居美国纽约;居住国内的《今天》“二把手”芒克在电影《飞呀,飞》中出演主角。<o:p></o:p></P>
<P  align=left>藏棣依然执教于北大。打开今天的电邮,从他寥寥、节俭的信中得知他目前正在东京,他通知我他编选的年度选本收了我的诗,届时会把书寄我的。“一些国家非常重视保护诗人、作家的声音资料。所以,我们现在仍然能够听到托尔斯泰、庞德的声音。”出于对先锋诗人声音的迷恋,西渡、郭骅编了本有声读物《先锋诗歌档案》(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o:p></o:p></P>
<P  align=left>我们至今记得当年大江南北一片“Pass北岛”的声音。记得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二毛等莽汉诗人们豪猪般的声音。认识身为《后朦胧诗全集》主编、新美人整形美容网和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靠《黑镜头》丛书一夜暴富的万夏在5年前夏天的成都人民南路一酒吧里,坐在霓虹灯映衬的高脚杯旁的还有<st1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席永">席永</st1ersonName>君、邛崃市人大现任副主任杨然和仗着一本《我的川菜生活》一夜窜红成著名美食家、以嗜好菜刀和弄厨为人生快事的整体主义掌门人石光华。万夏1993年进入文化产业,经营范围涉及电脑制作、多媒体、广告、图书等众多领域,仅图书年产量就达100多本。<o:p></o:p></P>
<P  align=left>原上海“城市”诗人、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波是这样言说在京做书发了大财、必须坐在钱箱上才能写出诗的李亚伟的:“进入2005年下半年的李亚伟似乎比以往从容淡定了许多。他去云南香格里拉盘下一处据说面积颇大的旅馆,准备装修迎客。他说‘人一生没有什么是正事。鱼有正事么?蛇有正事么?它们一辈子就那么游手好闲。’多么牛×的理由啊,如此牵强又如此大气磅薄。我要尽快让生意结束,去南方找你。刚刚摘取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05年度诗人奖”的李亚伟说:“去年夏天我和赵野、默默夫妇开着一辆借来的皮卡在丽江、大理、香格里拉一带巡逻,一下子被迪庆的神奇景象迷住,都不想走了,突然彻底厌倦了大城市的平胸娘们和肥厚帐单,发现那是些变旧的人生中的空欢喜日子。”此外,“莽汉”诗人中的胡冬在国外,马松在成都做书,二毛将他的“川东私房菜”成功登陆到了首都。<o:p></o:p></P>
<P  align=left>乐于以魏晋文人式交往的“四川五君子”相喻的泸州人欧阳江河算得上是“老北京”了。住在由著名设计师设计的房子里,每天看两部电影、听几段西方古典音乐、写几笔书法读读书,周末陪陪小女儿、邀三五好友到家中玩玩扑克。靠演出策划获得的收入使他接到稿费单也懒得去取——这个 “欧阳锋”已然过上了一年只需工作两个月的幸福生活。不仅他,其他四君子柏桦、张枣、翟永明、钟鸣的日子也是滋润、甜实的。<o:p></o:p></P>
<P  align=left>“五君子”中跟我最熟的是现执教于西南交大的柏桦。2000年的一个夜晚,我和他陪树才去成都玉林小区翟永明的白夜酒吧聚会,人多且杂,但他浑身上下透出的月光般的君子剑客之气让现场酒精的刺激终于不致爆发出来。<o:p></o:p></P>
<P  align=left>十多年前,钟鸣就在他那套三部头《旁观者》的某一页中隐秘地写道:“深夜的时候,我常常站在城市街头,对着浩瀚的星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如此优秀?”如今坐落在川西平原上的“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藏有他从广袤乡野收集来的价值上亿的千余件古石刻艺术精品,另一个有关西藏艺术的主题博物馆“唐卡博物馆”也正在筹建中。2005年初,旅居德国的张枣应邀去了河南大学任教(来到这所大学的还有吟出了“他观察月亮直到双目失明”的另一位旅德诗人肖开愚)。<o:p></o:p></P>
<P  align=left>如今已是京城某区“局座”的侯马也是聊城“青春诗会”上认识的。在牛放、曾蒙帮助下,我因主持《草地》(2001年5、6合期特大专号)“汉诗·新世纪实力方阵检阅展”,与他的同学、西安外语学院副教授伊沙有过电话联系——先锋诗人怡人的春光,该不会是警醒于伊沙“饿死诗人”的棒喝吧?庞培、伊沙、李元胜、秦巴子、谯达摩、冉云飞、岩鹰、林童、岩鹰、余怒、安琪、李德武、赵少琳、道辉、世宾、刘洁岷、韦白、鲁西西、李森、李南、刘春、谭五昌、刘泽球、尹丽川、沈浩波、黄礼孩、巫昂、朵鱼、胡子博、李轶男、艾若、牛慧祥、鲍栋、周斌、远人、阳子、邵勇、廖伟棠、唐兴玲、王敖、游太平、康城、范倍、盛兴、唐不遇等均寄稿参加了这个“检阅展”。</P>
<P  align=left>“老非非”诗人中我最早认识的是何小竹——1989年8月在“《星星》四川青年诗人江油笔会”上。最近一次碰到他在去年桃花诗村开村的三月里。他的身份很多,多家大报开有他的专栏。2000年在“成都廿年诗歌奖”颁奖活动上撞见的杨黎,几年不见如今安居京城《灿烂》着哩。尚仲敏倾心于蓉城府上苑茶坊和电缆批发生意,就像当年倾心于诗一样。黎正光一会儿书一会儿网站,前几天打电话给我说是在办影视公司。老非非最大的谜是天才理论家蓝马的突然隐身——他事实上在跟我同属的成都市文化局系统当着扛摄像机的差。<o:p></o:p></P>
<P  align=left>因与“新非非”主将、《成都晚报》兼《青年作家》编辑蒋蓝是哥们及其他一些因缘,我在以周伦佑为鳌头的他的同仁如陈亚平、雨田、陈小繁、邱正伦等中时有走动。周伦佑在“继续非非”的同时,还出任西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特聘教授。<o:p></o:p></P>
<P  align=left>当我向蒋蓝提及先锋诗人时,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除蓝马外,就是杨春光。不错,几年前在辽宁盘锦办《空房子》诗报时跟我有过电话交流的杨春光,是继海子、骆一禾、戈麦死后,又一位离去的颇有争议的先锋诗人。<o:p></o:p></P>
<P  align=left>大约是2001年,吴勇组织的《诗歌档案》的活动在成都、重庆举行时,除远在哈市的马永波外,车前子、哑石、史幼波、阿紫、蒋浩、张选虹等被邀者都到了。活动期间,我陪“老先锋”、眼下正热衷演“实验话剧”的车前子游逛了洛带古镇。<o:p></o:p></P>
<P  align=left>结束这篇文章前,还要向大伙儿透露跟我一个县城(万源)的两位乡党的下落:《诗歌报》首届探索诗大奖赛特等奖得主向以鲜,现在是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八十年代任过北大五四文学社社长、《启明星》主编的徐永,如今正坐在《重庆青年报》社长的位上。<o:p></o:p></P>
<P  align=left>诗人致富后反哺诗歌的第一人当数“2005-2006中国房地产年度领导人物”黄怒波(笔名骆英)。2006年飘雪的季节,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在北大宣布,总资产逾百亿的中坤向诗歌界捐赠3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捐赠北京大学中文系新诗研究所,1000万元捐赠中国诗歌学会,1000万元由中坤诗歌发展基金管委会直接用于诗歌交流及评奖等活动。<o:p></o:p></P>
<P  align=left>诗为何物,诗人为何物?写到这里,关于它们的去向,还是让我们在高声朗诵宋渠宋炜诗句的声音中去体味吧:<o:p></o:p></P>
<P  align=left>柴氏,请牢记这些言词和气韵<BR>请把诗歌流传后代。<BR>这伟大的技艺、辽阔的心灵<BR>将使你经由诗谶成为先知……<BR ><BR ><o:p></o:p></P>
<P  align=center>二00六年四月十九日<o:p></o:p></P>
<P  align=left><o:p> </o:p></P><BR>
发表于 2006-4-23 14: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群星璀璨。不错的文章!
发表于 2006-4-24 17: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楼主| 发表于 2006-4-24 21: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曾蒙、慧平一览!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13:34 , Processed in 0.0717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