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29|回复: 6

当下中国新诗的几大传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4 12: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肖英杰 于 2011-12-22 14:39 编辑

当下中国新诗创作看似纷繁芜杂,然细细探究,可以发现几大主要的诗歌传统。

一、从诗歌功用性能的宏观性来看,当下中国新诗有主流意识诗歌和非非诗歌两大传统

主流意识诗歌,即意识形态鲜明的诗歌,也称官方诗歌、体制内诗歌。该传统的诗人、诗刊为官方直接或节间供养,诗歌直接或者间接为政治或主流意识形态服务,比如曾经诗歌要“为工农兵服务”等。从艺术本质看,诗歌一旦为谁服务就会走向极端和死胡同。正因如此,主流意识诗歌占据版面是官方诗刊没落的根本原因。该传统在一段时间内为当代诗歌之独尊,强盛到让人误以为只有这样的诗歌才是真正的诗歌,只是至时下已是强弩之末,因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故虽奄奄一息却还不至于穷途末路。

主流意识诗歌的没落助推了当下诗歌的边缘化。其结果让中国新诗从负重累累政治功用性中解脱,从光芒万丈主流意识神坛跌落走向了行人依稀的艺术小径,远离昔日之喧哗和闹剧,走进纯诗歌之大门。当下诗歌边缘化的本质即是主流意识诗歌传统的完败,同时也是纯诗歌的伟大胜利。如果把这一胜利肤浅地当成是当下诗歌边缘化和没落,这不啻于是对诗歌本质的莫大讽刺,足以反映当下诗人政治功利性及投机性依旧浓厚,也说明当下诗歌仅仅只是解放了自己,而解放和提升普遍落后的诗歌审美观还任重道远。

非非诗歌,即广义的“非非”,不只是周伦佑“非文化、非崇高、非修辞”的“非非”,而是一切体制之外持自由写作立场所写的诗歌之统称。非非诗歌传统强调自我、内心、纯诗学和终极意义的探寻和追求。很长时间里该传统被主流意识传统排斥和打压,被视为小资情调,反主流意识形态的阶级敌人,不得不被迫隐入地下和民间。朦胧诗冲破非非诗歌突围的决口,此后就犹似洪水泛滥般覆盖神州大地,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全新辉煌。

非非诗歌传统因话语立场不同,又分化为“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两大传统。这是非非诗歌从主流意识诗歌传统牢狱成功突围后,因确立新的诗歌标准而争夺诗歌话语权的一次内乱。“知识分子写作”传统也称学院派传统,代表人物多为执教的高校诗人及评论家;“民间写作”诗歌传统,故名思议,代表诗人大都持民间身份和民间立场。“知识分子写作”传统强调诗歌要典雅、纯正、理性、有高难度修辞和脱俗的精神境界;“民间写作”传统则重视日常用语、口语、日常经验、民间精神的尝试与表达。从纯美学层面看,两者似乎是对诗歌 “文”与“质”的倚重不同而分道扬镳。

二、从诗学源头宏观着眼,当下中国新诗有中国传统、西方传统和中西融合传统三大诗歌传统

中国传统,是泛指受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熏陶浸染所形成的中国新诗传统。此传统早期代表人物有卞之琳等,当下代表人有陈先发、柏桦等。该传统的诗歌文本所展现出来的中国传统诗学气息尤为鲜明,其无论是诗歌意象、诗歌气质与精神,甚至是诗歌的整体意境,都洋溢着浓郁的中华古典诗学精粹之美以及传统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故可以看成是中国古典诗学在当下的时代化。

西方传统,是自中国新诗诞生起并直至当下,诗人学习、吸收西方(也泛指一切非中国和非东方的)诗学所形成的中国新歌美学传统之泛称。此传统代表人物早期有李金发等人,他们把西方诗歌流派整体性地引入中国新诗,初步建立起中国新诗的西方传统。当下代表人物有西川、王家新、臧棣等,他们把该传统诗歌发挥到一个堪称精深的美学高度。

中西融合传统,自然是指在新诗写作过程中,诗人努力吸收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之精华,杂合交融后创造出来的一种中国化的新诗传统。该传统的诗人大都贯通中西诗学,从他们的诗歌里能读到一种融合中西诗学精华而自成一系的独特诗歌美学。冯至可看成该传统早期代表人物,而多多、张枣等,则可视为该传统当下的代表人物。

中国传统、西方传统和中西融合传统之三大诗歌传统,仅仅是以诗歌文本所表现出来美学侧重点之偏向程度而划分,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和精准的评判标准,其关系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依靠,不可独存。中国新诗是受西方诗歌影响而诞生,这一独特起源决定了这三大诗歌传统不会绝对分离,也根本不可能做到绝对分离。

三、从诗学源头具体划分,当下中国新诗有诗骚传统、王维传统、宫体传统、海子传统、于坚传统、西方传统等几大主要诗歌传统

诗骚传统,“诗”即指《诗经》,“骚”当指《离骚》。该传统可谓中国古典诗歌主流美学传统,是千百年来一致认可的一种诗歌美学传统。该传统的理论精华是“诗无邪”、“诗言志”、“诗缘情”、“诗歌合为事而作”等,即诗歌用来抒情表志,针砭时弊,揭露黑暗,美化社会风气,表达诗人高洁品质与理想……诗歌语言干净纯正,修辞精当得体,气质端庄精致,或给读者美好的诗意享受,或传递慷慨、激愤、鞭挞等正义情绪……该传统是当下诗歌创作的主流,也是当下新诗接受美学的主流。主流意识诗歌,朦胧诗、民间左派诗歌、打工诗歌、乃至大部分的“知识分子写作”诗歌,都大抵不出该传统之范畴。

王维传统,即中国古典禅意诗歌传统,用王维命名是鉴于他的诗歌地位和影响。王维是禅意诗歌传统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该传统淡化诗歌社会功能,而注重诗歌的空灵、通透以及天人合一的唯美本质。王维之后,司空图的“韵味说”、严羽的“趣味说”、王士祯的“神韵说”、李贽的“童心说”、袁枚的“性灵说”等都是该传统的延续和深化。纯澈、空灵、顿悟、简洁、意境化、禅意化是该传统诗歌的特点。当下的禅意诗,意象诗都属其类。要提醒的是,不能把该传统仅仅拘泥与禅意化的诗歌。比如,倡导“草根诗学”的李少君的不少诗歌,虽然无关禅意,但可看成是该传统的代表性作品。

宫体传统,也可称为“郑声淫”传统。它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支叛逆传统,一直游离于诗骚及禅意传统之外,甚至被主流传统称为“淫词滥调”。命名以宫体,是因为南朝时有宫体诗的名称,《玉台新咏》是该传统之大成初唐诗歌、香奁体、花间派,以及前期的婉约派宋词、艳体诗等均属于该传统。开放、叛逆、出格、香艳、色情等可谓其特点。当下作品,如杨炼的艳诗可为其代表作品。至于“下半身”体、垃圾派诗歌以及其它的色情诗歌均可看作该传统叛逆精神的延续,只是在语言上远远失去了原本的典雅与精美,沦于粗鄙甚至是下流不堪,故从语言看又落入了“日常用语”传统的末流。

海子传统,也可称为乡土神性诗歌传统、史诗化传统。海子是天才,其诗歌美学可以说是独立中国传统美学之外,开创了另外一个前所未有、别有洞天的诗歌空间。独特的诗歌意象、广阔的地域空间、绚烂的联想想象、别致的神性体验,高贵空洞的诗歌气质、形而上的诗歌美学、掷地有声的宏大史诗性叙事与抒情……无一不体现出一种诗歌先知的天才与宿命。此处之神性和宏大,不仅体现在诗歌语言上,同时更是体现于诗歌境界乃至诗人精神、气质和理想之上。可以说,当下新诗的神性诗歌写作与宏大史诗写作,都可归属于该传统。

于坚传统,也称“诗言体”传统、“日常用语”或“口语诗”传统。于坚是大师。这是由他诗歌文本的独特性决定的。其诗论《拒绝隐喻》和《诗言体》必定会成为中国诗论之经典。他身体力行的“民间”立场和“日常用语”写作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诗歌潮流。于坚传统不仅包括他本人的“日常用语”诗歌,也涵盖了口语诗歌和废话诗歌。该传统代表人物有韩东、于坚、伊沙、杨黎等,以“于坚”命名完全因为他的诗歌地位。韩东虽参与传统的开创但还谈不上是大师。伊沙的“口语诗”和杨黎的“废话诗”至今非议仍旧很大,历史地位尚待定论。同时,两人的诗歌可谓“日常用语”诗歌的彻底与深化。至于所谓“梨花体”、“羊羔体”等,只是算作该传统被大众娱乐化了的支派。

西方传统,来源既广且杂,范围既大且深,故以“西方”统称。其形成是过去进行时,也是现在进行时,也是将来进行时。中国新诗一直密切关注和吸收西诗精华,以此为养料开垦属于自己的新田地。该传统受启于苏联诗歌,如叶塞宁、马雅可夫斯基、阿赫玛托娃;学习过象征主义诗歌,如兰波、波德莱尔、叶芝、艾略特;消化过意象派美学,如庞德;有来自乡土及自然田园流派养分,如惠特曼、弗罗斯特、雅姆;受益过智性诗,如里尔克、博尔赫斯;借鉴过意象隐喻之精美,如特朗斯特罗姆……西方诗歌的任何流派与任何巨匠,无一不对中国当下诗歌的西方传统形成和成长产生过巨大影响。该传统的当下诗歌写作有两个主流:一是智性写作;二是意象隐喻写作。不得不提的是,智性写作的高度我们绝对赶不上里尔克,意象隐喻写作也必定超越不了特朗斯特罗姆。好在我们的西方传统是一种中国化的传统,而绝不是对西方诗学的亦步亦趋。

四、每种诗歌传统都只是一枚指向诗歌幻影的手指

以上所谓“传统”,仅仅只能作为一种统称与泛指,挂一漏万,不能过分较真。正所谓,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那么,有一百个真正的诗人就会有一种诗歌传统。上述的“传统”也许只是一种倾向,表象,甚至假象,决不能当成固定的标签来看待。在《金刚经》里,佛陀一直在谈破“相”,即在告诫大家——绝不能执著于虚幻的“相”。上述所谓之“传统”不是“相”,而只是一枚枚试图指向诗歌幻影的手指。
                                                                                                   2011/12/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2: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观点,请多指教。
发表于 2011-12-4 13: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先收藏了,再细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0: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并谢谢
发表于 2025-3-14 15: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先收藏了,再细读。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03:34 , Processed in 0.0281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