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07|回复: 0

诗歌为诗人服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2 13: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肖英杰 于 2011-12-22 17:01 编辑

诗,即儒、即道,即禅,即基督,即真主……诗,为生活,为故事,为宗教,为哲思……诗,是兴观群怨,是天人合一,是拈花一笑,是因因果果,是生老病死……诗人用诗歌表达和记录了这一切。

梁简文帝萧纲著有《毛诗十五国风义》,仅存的残片中有云:“诗者,思也,辞也。发虑在心谓之诗;言,见其怀抱者也。在辞为诗,在乐为歌,其本一也。故云作好歌以讯之。”这是所读到的中国诗学最早的“诗即思”的论断。诗,是思,也可以仅仅是“辞”,即语言。也就是说,诗歌乃是诗人思维与语言的一种艺术。

诗歌无所不写,归根到底,只写诗人自己。诗歌写诗人的情绪、诗人的良知、诗人的思想、诗人的哲学、诗人的不可言说的美,以及一切与一切以外的一切。

诗人,你在纠缠什么?纠缠诗歌究竟是作为情感之表达畅意地抒情叙事,还是作为语言艺术的呈现极力挖掘韵律与词语的魔力?换言之,诗歌是该侧重社会功用性还是该强化文本的艺术性?听随自己内心吧,诗人,你当顺其自然。你既是诗人,诗歌就得首先为你服务,此外的不过都是由此衍生开去的溪流罢了。

诗人生存的地域性会影响到诗歌语言和诗歌精神的地域性,也会影响诗人气质的地域性,冥冥之间还会影响诗人的死亡方式。比如屈原,朱湘,他们投水,因为投水是南方人经典死法。海子,他如此地热爱水,写有长诗《但是水、水》,出人意料地是,他居然大老远地赶到山海关去卧轨。也许,正因为他是一个具有典型北方气质的诗人。

有诗人在按照美学有意识地创作诗歌;有诗人则静静等待启示让诗歌自然到来。前一种创作方式可称为“挖地瓜”,后一种则可称为“等天收”。两者没有高低之分,也不是鉴定是否是真正诗人的标准。对于诗人,创作出好作品才是关键。此两种创作方式诗人都需要,可以是二选一,也可以是合二为一,只要能催生出好诗歌即可。

历史需要为后人所书写,当下写就的只能算作新闻,或者日记。只有诗歌,永远没有时间的限制,无论在何时,其一落笔成行便为历史。千百年后,当下已成为历史,诗歌依旧还是新鲜的花朵。然而,作为历史,诗歌还有个更神秘莫测的名字——预言。

于是,又回到——诗人是立法者,是预言家——的老话题上。雪莱在《诗辩》中指出:诗人兼负预言家和立法者的职能。语言,是诗人的道具,也是诗歌本身。是诗人让语言成为诗歌,让诗歌变成语言。语言为诗人服务,诗歌也为诗人服务。

说诗歌为诗人服务还不够。诗歌只为诗人服务。至少,诗歌首先只为诗人服务。可以大言不惭的说,诗歌只有为诗人服务才能是称得上“诗歌”。诗歌只有为诗人服务时,诗人才能解放自己;而诗人只有首先解放自己,然后才能解放诗歌。

诗歌既然可谓历史,自然就得具备历史的美德:简洁、干净、公正、恒久。诗人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其最基本的操守就是:真实;其最朴质的美德就是:不造垃圾。否则,诗歌和诗人都会沦为垃圾。
                                                                                 2011-12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06:24 , Processed in 0.0807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