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25|回复: 0

穗穗解读——玫瑰之冢《今夜》组诗,后三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5 18: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二 幻梦

我会蜕去厚茧,如同一颗冬季北方的星子
会这就跟随爱人回到碉楼的火塘边
或者,如随便哪一尾格斯扎河中的金枪鱼
洄游在杜撰中的泪或一团火里。在臃肿的
形容词中放弃挣扎,爱上一只家猫
与它说话,对它微笑,把寂寞的最后理由
都丢入梦里去。我会蜷起身子,回到童年
聆听并崇拜父亲及一切干净的沙子,让
泪可以顺利些,砸在坚强的镜子中,由它
碎成漫天的星子。我必须承认自己
是个懦弱的人。是即废的回字楼里
最后一个失眠者


穗穗解读:诗题《幻梦》,人生本就是大梦一场,只是我们这些沉迷其中的人,不愿意醒,不能够醒,也不可以醒来。醒来,也意味着结束——人世之旅的终结。而那些清醒时分的“幻梦”,是我们思想的朵朵浪花和生命的相册,霎那的花火,灵魂的投影,瞬间的定格。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沉默平俗和庸碌繁忙的。许多的智者或思家者,都会自觉自悟地选择大寂寞和大孤独。躲进书斋,沉潜自珍,或独自成蛹,勤于文字。而独自成蛹后的人生,总有褪去厚茧时分,化蝶成仙、得道成圣的那刻辉煌和绚烂。我们看看作者,玫瑰之冢,是如何在自己的“幻梦”里,完成自己灵魂意义上的一次蜕变和羽化。他说:“我会蜕去厚茧,如同一颗冬季北方的星子/会这就跟随爱人回到碉楼的火塘边/或者,如随便哪一尾格斯扎河中的金枪鱼/洄游在杜撰中的泪或一团火里。在臃肿的/形容词中放弃挣扎,爱上一只家猫/与它说话,对它微笑,把寂寞的最后理由/都丢入梦里去。我会蜷起身子,回到童年/聆听并崇拜父亲及一切干净的沙子,让/泪可以顺利些,砸在坚强的镜子中,由它/碎成漫天的星子。我必须承认自己/是个懦弱的人。是即废的回字楼里/最后一个失眠者”。

这个今夜无眠,借酒浇愁的诗人,渴望通过心灵的嘴巴,文字的窗口,看到自己夜色洗礼下清透的灵魂独舞。他,蜕去层层包裹的厚茧,卸下人世面具,直接上升为“冬季北方的星子”,他要跟随爱人的美丽身形,回到故土碉楼的火塘边,他还想接着化身,做一尾“格斯扎河中的金枪鱼”,洄游在作者“杜撰中的泪”里,或“一团火”里。我跟读的眼睛,尤如一叶夜游的扁舟,停在此刻,停在一首诗歌的水中央,我的身体,在他如诗如画的语言里,慢慢地消融,只剩下一具无形透明的魂魄,飘荡、萦绕、回旋在作者的诗句里。恍惚中惊鸿飘落,又如“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诗经*秦风小调里,道阻且长、白露迷离的画面里在水一方的白衣女子。恍惚中,仿佛怀璧有罪,忘记用薄雾的轻纱,遮掩自己明若朗月,眼若秋水的前世面容,沈醉不知归路。

这样的文字,其中有火,有泪,有星,有月,人间该有一切都有了。我固执地一字一词地吟读,并驻留在“幻梦”的水中央,朱唇微启。仿佛要将那千年之前的一泓温婉倒影,在千年之后的今生今夜今时,红唇白齿的扣合间,流连忘返。我听到作者,每一个字词落地时的嗟吁和轻响,一声叹息,一地萧瑟。

那些臃肿的形容词的挣扎,已不重要了,他已爱上了家猫,爱上人间的微笑,于是他把积攒了多年的寂寞,统统丢进梦里。他要放下并放弃成人的伪装和做作,回归童年。他仿佛在自己编织的幻梦里,看见自己童年的偶像,父亲呵护的眼神和高大的背影,和湖海、滩头里,童年玩耍时指间洁净的沙子……这么多的画面,作者并没有动用挥霍太多的笔墨,倒是我,在诗歌里沉浸,像多米诺骨牌倒地的效应一般,一连串地展开了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幻梦之旅。

我一直想,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那么玫瑰,为什么会在自己编织的幻梦,一再地提到了“泪”呢?难道说,今夜是什么特殊缅怀的日子吗?难道是失眠、宿醉的他,内心里隐藏着太多解不开的心结吗?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文字里,有泪,有泪光升凝的漫天星子,有一个男儿不轻弹的眼泪,在文字里安静无声地流淌和闪烁。而这些泪,不仅仅是由内向外的倾泻,有时也如倒灌的洪流。所以作者才会在结尾处,感概:让这些泪,可以流淌的更顺利些,砸在“坚强的镜子中”,并让这些泪珠,碎成“漫天星子”。由此验证自己是一个正常的男人,某个时分也和常人一般的脆弱、忧伤和决绝。这最后的失眠者,是漫天泪珠笼罩的星光下,荒废的回字楼里独自神伤的梦游者。

我哪里是在解读诗作,我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跟读这些文字的最终目的,只知道“期冀和惋叹”,想穿越多维平行的时空轨道,驻留在他的诗篇里,和他一起重温那夜的满天星光。我想在他忧伤徘徊、独自买醉的时刻,递去一块薄如蝉翼的月光手帕,洗去他异乡的悲苦和凄惶。在盈盈一水的距离里,各自芬芳,开怀一笑,且放下吧,忘怀吧……

诗题《幻梦》,内容果真如幻如梦,玫瑰的语言,尤如江南六月的荷塘莲香,清丽淡雅的花瓣上,映射着粉色的露珠和夕晖的余光。这样的诗句,我不忍批驳,只想沉醉。我还是那句发自内心的欢喜感叹:读到好诗,我就会沉醉。有时,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让人“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因为读懂的时刻,就是无话可说的安静。不再去想其中的好与不好,技巧和结构,只是一门心思地喜欢着,阅读着。

我们写下许多的诗作,未必想到过遥远的未来,它们的命运——不朽或流传。或,就是作者某刻内心的微茫,在情绪的黑夜,无尽的黑暗里,一闪一闪地明灭、烛照。一些眼睛看见了,一些嘴唇抚摸了,它们就成为你回忆里小小的萤火虫,也一闪一闪地提着小灯笼,照向了远方的渴,未知的疼、散漫的怜……

现在,我不想批判和挑剔,只想让大家的眼睛,能跟我一起,在品味功夫茶的同时,缓慢地步入“幻梦”,慢慢地感应作者内心泪眼朦胧处,不生不灭的微茫。



之三  废弃

城池坍塌时,我不在。那个牧人还在找寻
自以为是的最后一只羔羊。他更像活在
昨天的人,或一口不懂事理的井,独自生产
无人问津的咸水。我当然也不在一团
初冬的火中。瓦砾与荆棘,一把随性的野草
都懂得更多,更会体悟夜来的寒冷

而这关乎深夜的叙述,终将废弃。在
一瓶烈酒中徒生枝丫,盼一段终究不来的春天
做一场盛夏的梦,编造聊以为继的故事
会活下去,像个真正的废人,在一颗
被遗漏的莲子中蛰伏,等腐朽、等来年
在塘泥中,在一声破冰的脆响声里
死掉


穗穗解读:从心底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文字和诗句,就像没有经过世俗礼仪浸泡的深山幽潭里纯水,这无形中抵达了纯诗的纯粹性和神圣性。人的自性,就是佛性。就是自我开启灵光的神性。

在玫瑰之冢的语言符号里,那些字词都是中国象形字里,鲜活的本原。他给我们展现的美和力量的体验,是从唯心主义美学出发,从一幅幅鲜活的心灵构图里,截取理智的和超感性的两重方面的体验,叠加、浸染,共同呈现的。尤如“神的显现”,一种“超验”的艺术境界。他的诗歌语言,即有表层的意义所指,又有深层的能指互动。庞德曾说过:“在诗里,是理智受到了某种东西的感动。在散文里,是理智找到了它要观察的对象”。那么我看到的玫瑰之冢的语言符号体系,正是他自我理智,受到了某样东西或事件的触发,而不得不写的灵魂跃动。

在《废弃》一诗里,作者继续编织幻梦。他让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尤如电影幕布,不断地投影出他讲述的故事画面。一部悬念频频、不停流浪、艰难跋涉的人世电影。电影的开始,随着他语言放映机的转动,我们看见塌陷的一座古代城池,关键是镜头里,没有作者本人。只有一个牧羊人,在寻找他丢失的最后的一只羔羊。他的确是活在昨天的人,一口不懂事理的井,独自生产着无人问津的咸水。

画面放到这里时,我不得不停下来。这诗中塌陷的城池、牧人、最后的羔羊、活在昨天的人、井,和咸水,这一系列的意象的构筑,都明确地指向诗题——《废弃》的能指。我们写诗或读诗,若脱离了诗题,却幻想和组织,就等于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创作和解读。我说玫瑰之冢的诗句,带着一种男性气质的魅惑,始终具有一种形而上的深层意味。他的诗歌里,场景的设置、细节的描绘、句式的转和,和诗题始终不偏不倚,不离不弃。

我们接着往下看,看作者语言的电影画面里,又出现了哪些景象和人物。虽然玫瑰也选择主体的视角和主观的身份,参与诗歌的全程叙述,他却是一个仿佛置身于事外的冷静的旁白者。于是画面里,出现了一团初冬的火焰或火苗。接着是满目荒凉倒塌的瓦砾,荆棘丛生的荒野,所以那些随性的野草,可以疯狂地生长和蔓延。这样的画面,更是切题,用冷峻的画面和色度,烘托出“废弃”的萧瑟,和由此传递出的失眠之夜的寒冷。

《废弃》诗篇的第二段,继续深化诗意的语言文字里,浸透着深入骨髓的寒气和阴霾。一瓶烈酒里,这深夜里的连连幻梦,终将废弃。而这一瓶烈酒里还存放着,居然有一段作者盼望已久,却终究不来的春天,和一场盛夏里不肯醒来的梦。读到这里,我又忍不住,再次停下了脚步。耳边,回响起电视剧《步步心惊》里《三寸天堂》的插曲:“停在这里不敢走下去,让悲剧无法上演。下一页你亲手写上的离别,由不得我拒绝。这条路我们走得太匆忙,拥抱着并不真实的欲望,来不及、等不及回头欣赏,木兰香遮不住伤。不再看,天上太阳透过云彩的光;不再找,约定了的天堂;不再叹,你说过的人间世事无常,借不到的三寸日光……”

因为太喜欢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因为自己曾经在观看此剧的那些日子里,不停地流泪和神伤。我将全部的歌词,在敲打的指间跌落。也许这首歌,正好可以给玫瑰《废弃》的诗作,配乐演唱。人间自是有情痴!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读懂了玫瑰之冢的心曲。他编造这些故事和废弃的诸多画面里,隐隐约约地透露出一段情殇,从未对人倾诉的往事。人的一生,会遇见无数次的感情纠葛,我想说真爱或深爱的,只有一至二次,其他的不过是情爱的小插曲和点缀的花絮。我无法想象,一个真正的废人,一个靠着回忆为生,端坐在暮年时光沉迷的玫瑰,是怎么的一株黑色“花容”,他如何能熬过漫漫的余生更多风雨飘摇的时日呢?!

一个活着的废人,他就像一颗被时光忽视的遗漏的莲子,他在其中蛰伏。他的苍凉、沧桑、苦闷、绝望,都在来年的春光里,在塘泥掩埋的深处,在一声破冰的脆响声里,缓慢地枯萎、沉没,且死掉。说心里话,我很怕这样的结尾,因为我没有看到春日阳光的普照和怜悯,没有看到千年古莲遗留下的一颗黝黑的莲子,它在沉默经年后,破泥而出的翠色希翼和粉红新生。

请不要如此的忧伤和决绝。玫瑰之冢,你让我安静的心底,再次掀起死水微澜、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凉。我是一个经历了四次生死考验的人。无数次在天涯的悬崖边,在海角的大石头上,留下了自己彷徨不定的身影;13楼外悬挂的身体,24楼窗台上决堤的眼泪,许许多多说不出口的伤害、疼痛和不堪,我还是没有倒下和无情地离开。请让这颗黝黑的莲子,未来继续复活吧。玫瑰之冢,你知道吗?即便是千年之前的莲子,它的生命力依然存在,只要给它适度的气温和环境,它依然能发芽、茁壮,成为今世洁净的莲花。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06:40 , Processed in 0.0348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