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07|回复: 26

彭一田:一首诗是如何成为败笔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5 18:50: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彭一田:一首诗是如何成为败笔的


截断叙事,是我下面这首诗:《行到止观处》的一个特点。题目中的一个“行”字,表明了“我”是在旅行中。对于现实生活的细节而言,诗歌因不是通讯文字或报告文学,故诗行不但只能是“点到为止”,甚至更多的还可以用“挂一漏万”的方式闪现。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以“一丝不挂”去应对现实情景也是可以的。或者,乃至,甚至是必须的。

现在来说是去年的事了。时值四月中旬,北纬22度以南的气候已乍现热风。当我着单衣到达九龙山,站在雷琼世界公园里的那些火山遗迹柱状石前,历经沧海桑田的火山石头内部那种苍劲的短促纹理,令我想起日常生活场景里许多一闪而过的愕然表情。包括昨天下午突然刮来的一阵龙卷风,转瞬就能将许多碗口粗的树木拦腰折断。这些古老的火山石纹理和当下的龙卷风并列的那种决绝劲儿,反而让我又一次想到了“草蛇灰线”这个词语,后者正是诗歌要关注,和试图置身其中的一个维度。

原有过一气写成《行到止观处》这首诗的情绪,其间不要分段,以便匹配旅途的心境。但一旦落笔,却写成了现在“中规中距”的三行一段。而且还颇不节制地一口气写了十个段落(诗须俭,不节制是诗之大忌)。什么原因呢?现在想想,有为诗之“慢”和生存之“快”的反差在先;以三行一段的诗行递进,企图作为对现实时空的一种节制,但一落笔就被“现实”的情绪带偏了。于是该种段落样式成为带喘息的气促,而不是平稳的呼吸状态。

这里当然也有本人的气质原因:说白了,是因为要内敛和隐逸,才去写诗的。但于此际构成了一种集中性的矛盾:自设角斗场却无力自拔。一首诗展开在矛与盾中,又在多重矛盾中结束,一首因气息未定而落笔到最后变成了“败笔”的诗。这使得写诗在我原本是作为用来自己消火的初衷,变成了揽内外矛盾交织而未能达成化境的一个败笔的展示过程。易言之,这首诗是消火不成,反被旅途中的“兵荒马乱”带偏,变得有点消化不良了。

主观上来说,诗行还是一再截断“叙事”的,就是说,这首诗以“截断叙事”作为一个重要特征。这也顽强表明诗写者对现实的一种疏离要求。诗歌与现实的疏离是必须的,问题是诗做到了何种程度上的疏离?我原本想在内心与外在的差距中展开诗的情绪,通过情节和内心的反差来显现喻象,进而折射到意象层面。显然,就文本看不够成功。我说的是诗行中出现的各种喻象最终未达化境层面。化境方得出意味。

时下流行的叙事诗当然不会这样写的,我不随大流。我不仅长期要求自己以个性化方式写诗,而且向来厌恶以谄媚、骄奢的心态面对和参与诗歌意识形态、诗歌文化生态。我以为,凡“拱火”的和“救火”的诗都当不得一个“好”字,而一些旨在“灭火”的诗从根本上说,也是值得商榷的。在我看来,这个年代以诗“消火”可能是正道,所以,具体到一首诗,化境是当然的,和必须的。

对诗歌来说,对现实情景的“挂一漏万”也是必要的,但能否对世相“点到为止”首先是对自己情绪和心性的考验。社会性的现实生活场景之“快”肯定影响和干扰着企图写下这首诗的那时的我的内心波动。事实上,正是因“快”引发了“慢”,触发了去写这首诗的契机。换句话也可以说:正是那种社会化的生存之“快”触发了我内心所以“慢”的疏离态度,所以,才有我写诗的岁月。因而“慢”是属于自己面对生活世界的一种抵抗方式:抵抗物质,抵抗时间,抵抗虚荣。当看到那些眼花缭乱的“快”是人家为了争抢生存空间,找寻自个儿生活的紧急方式和非常手段,就加重了自己的悲悯心。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败笔更多不是指诗本文而言的。诗从本质上说是没有败笔的。因为诗非但不是功利的文本体裁,而且诗本身就是作为超越人世成败范畴的一个独立世界存在着的。所以只有把诗作为自己修为方式的人,才会知道能够到达“止观”处的仅有少数。甚至是个别。

世间辛劳,我忧伤。这就是一路行旅下来,行到“止观”处的情绪,和思絮。边走边感触,其中有不少本就属于诗情范畴的,被现实的诸多情节逐一或叠加阻挡,遂产生了一种强烈反弹。当然,说“范畴”是一种人为的拆分了,但这并不是什么“分别心”作祟。我知道自己也是同一条河流中的一滴水,而河水终将汇入大海。再加上内心与外在的对比,自己不喜凑人群世相热闹的那份心性,大抵就是这首诗落笔的动因,和最后把这首诗写成现在这样的结果吧。

我并不满意自己这首诗。我之所以没有销毁它的原因是,我经历过的那样的心境而久久不想释怀(要知道,之前因为大疫,我差不多被禁足了三年)。就这首诗本身所涉的意旨而言,我只是还没有找到重写的表达与呈现方式罢了。也许嗬嗬嗬,心中事了又未了,何妨不了了之哦。

“止观”原是佛教天台宗的核心理论,现已扩展为禅定和智慧的并称,乃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佛教汉传以来,佛寺这种文化建构规制,历经了经寺、讲寺、禅寺数种阶段性形变,与并存,在现代尤以禅、净发达。这些是题外话,因涉及这首诗的题目,故唠叨两句。我这里想说的是,“莫向外求”本来是每个修行人应明白和遵守的戒律。

写下《行到止观处》这样一首诗,肯定是意犹未尽,所以对我而言,诗总是写不完的。我估计写诗这件事会和我的生命一样长,正所谓:生命不止,写诗不息。

其时,四川的邓翔教授在微信上说他买到了布罗茨基的散文《水印》,他寄给了我。我原本对布大彪一直心有戚戚,便加写了一首题为《水》的诗行(附后)。写完自己看两遍,发现还是“意犹未尽”。本来嘛,布罗茨基在我这里就是一个持续了多少年都未谈(思考)完的话题。

2024.4月下旬草,2025.2.5定稿

行到止观处

四月未尽
气温陡然升高,这一次是真的
太阳转身也不例外。

苍穹下,人头攒动
加速度的离合,听到草树在尖叫
路口的往来倒映朝霞。

到处车轮滚滚
无数道电光历尽千帆
匆忙的人儿争相将自己花出去。

鸟儿飞回到前年
热浪刮开的火山遗迹
由里而外洗涤人类的骨骼、血肉、表情。

红土热浪
催促山河生一场开花大病
子非花,但可入药。

而暴雨快过人类
风沙夺水而逃,或滞留泽国
趁潮汐,能否赶紧回到这边的潮落港?

临港的人蒙尘
不过海去新寮岛看落日了
抢夺时间的热浪要快过落日很多。

徒步者生出睡莲
木格窗内,踱步在人群外的先知
要独自把他自己花掉。

落花之春
成就了一条河流
而有些草树是站着花完这个世界的。

止观处也马啸啸
争朝夕的溪流刻满现世伤痕
天又打雷了,雨中出家的人在梳理命相。

2024.4.26


附:



河流的源头
飞瀑当空。邓翔在微信上说
买到了《水印》
那位“试图在水边寻找自己”*的异乡人
如愿确立了
生坟。威尼斯水城
在快与慢,和小于一之间
与未来达成了
默契。看来,布罗茨基的本性
是亲水的
而不是人们因其经历
认为他属火。
骄傲的、高傲的、孤傲的彪哥布罗茨基
把来生交还给
不绝的水,以平复嶙峋的
此生:诗人。流亡者。二十世纪。

2024.4.26
   *系布罗茨基长篇散文《水印》中的字句。
50fce431795d910a214560e6db4be6360fcb39c0344e7339c74ae4046a550744.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2-9 08:4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抽空整理了一篇创作谈。
不,是检讨行文得失的那种批评:一旦写下诗意就漏掉了,像撒下的渔网,捞出来更多的是渣渣[呲牙]
 楼主| 发表于 2025-2-9 08:4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是,创作谈至少可分为以下三类:创作心得、创作阐释、创作批评。
 楼主| 发表于 2025-2-9 08:4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散户之于股市,在股指大涨中,只赚了点皮毛。
发表于 2025-2-9 11:3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试图在水边寻找自己”
发表于 2025-2-9 11:3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准备买一本水印
发表于 2025-2-9 13:2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190.jpeg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03:15 , Processed in 0.0589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