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89|回复: 1

[原创]给"架上70后狂潮"的操纵者们一些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3 18: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给"架上70后狂潮"的操纵者们一些建议<BR><BR>  不小心在桌面上看到一本新近的新书,&lt;HI艺术&gt;.典型的杂志,还是当代艺术"杂志",而且是很多"杂质",没找准是谁干的这份杂志,但是肯定和商业操纵直接挂钩.<BR>  因为对70后的疯狂炒作,对商业画廊的无耻吹捧,甚至是由画廊经理人直接撰稿的推介文字,这种文字在798里面当作垃圾广告也就是算了,千万别认真.尤其是那些做收藏的(注意,不是短线收藏的那种),你们有陷入"迷魂阵"的危险,铺天盖地地讲述70后并不见得是好事.至于做短线的收藏的,短时间内可以狂轰烂砸,但是也别过了这个"瞬间",小心"破产".我在这里不是要批评70后的什么什么不好,70后如今出现的势头,多有一种假繁荣的表征.这一点,相信那些介入其中的70后艺术青年们,你们比大家更清楚,别昧着良心疯狂呐喊"70后从我开始","70后战出来",就靠几米的亚麻布和那些低智能的所谓"思想"就把自己标榜这个时代?这是一种愚蠢.时代可以成"你",也一样可以"灭"你,不是因为谁谁谁把你捧起来,你就真的把自己标榜一个时代形象.记住,那只是被"吹捧"起来的.至于"吹捧",我想,介入其中的你们比谁都清楚,何况那些"谁谁谁"混迹于这个圈子的他们,谁有资格来定性"你们",艺术传媒多数也是一些没有主见的主,相互之间的炒作合作,就把自己硬性定位成一个"时代",甚至像"美术同盟"这样的网络根本就是属于自己的,不容许任何有不同意见的所谓自由空间,我看,倒是可以建议他们都去开画廊算了,还做什么艺术网络,"披着羊皮的狼".<BR>  70后80后是那些批评家,艺术青年,和画廊老板之间那种关系的相对过分,而出现那种画价短时间内飚升的假象,这假象用来糊弄那些初步入收藏的傻B是可以的,在当代艺术内部,我看是没有必要的了.尤其要点出的是那种"做婊子立牌坊"的家伙们,注意尺度了,最合理的一种展览呈现方式是"五五开",要有原则,学术商业各半,超出这个底线的展览活动的操纵很容易让人看出破绽的,这种破绽是关于批评家本身的道德底线问题.当然,策划人批评家也要生存,但是没有必要"杀鸡取卵",废了自己,也废了他们,甚至把整个空间搞得乌烟瘴气.<BR>  这里要批评的是那些给70后80后随便定性的家伙们,你们是在一个没有规矩的场子里进行伪装作秀,作为批评家的客观公正已然不在了,作为文化研究的知识精英形象消失了,作为先锋文化引导的旗帜断裂了.所有的高大全,都没了,而趋附于市场,趋附于商业,然后又要标榜学术的你们,是不是要"进宫"了?如果不是,那么多的对70后80后展览的吹捧又意味着什么?你们以为这就是文化么?这就是时代么?艺术商业的无规律性,混乱性,让你们完全的屈服于"铜臭"的味道,俨然把自己定位成70后80后的教父,你们错位地理解了他们.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属于什么,而你们又何以定性.<BR>  一个生活在平淡的年代里的群体,在青春的冲动下所做的一些相对个人的另类事情,被当成那些批评家的由头进行炒作,并在商业盲目介入的疯狂时期,让价格飚升的点位已经严重超过画家本身所具备的能力与高度,并在其后沿着这样的炒作进行厚颜无耻地包装,推广,让架上二维空间的不充足能源的讲述在这样的泡沫流行年代,被草草定性为"70"或则"80"的经典,这种假象在艺术中心聚落的形成和包庇下形成一种势头,越演越烈,甚至让操控"70""80"的那些家伙开始窃笑.我想这是没有必要脑袋发热地进行赶风潮.<BR>  可以肯定的是"70"后"80"后,有真正属于他们的精英分子,但是绝对不是那些操控者们低级地进行划分的,甚至强奸般地定性;不是那种属于"伤痕","迷离","残酷"或则其它什么的."70后80后"时代的文化精英分子在架上呈现出来的思考与思维的传达也绝对不仅仅是那种风格化,糜烂化,完全的个人化,自由化的画面.因为是精英,他们的画面呈现必然不是那般的低俗无趣,至少是一种"思想",是"思想"必然有深度,这种深度也一样在传达一种"焦虑",一种"不确定".他们的"焦虑"和"不确定"是由于没有经历过特定的信仰时代,没有经历过活跃的理想年代,所以陷入了那种画面深处所传达出来的"不确定",也由于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其思考的"不确定"尤其有其深刻性,触动时代灵魂的那根能够引起共鸣的弦,遗憾的是,我在近年来看到的各种推介"70后80后"新人的展览中很少见到这个时代给出的"精英"形象的震惊"思考"与"焦虑".尹朝阳有过,但很快就过了,所以没有必要老生常谈;王光乐是有的,有一种"纯粹",这是时代的;还有一个,郑毅强,一个在花家地北里蜗居的家伙,一个月出不了一张画,一直是在画面寻找他的那种哲学,能看出德里达,能看出福柯,比较直观的是"弗罗伊德",当然不是刘小东技法上的"弗罗伊德",太强烈的精神分析,是这个时代的,遗憾的是,至今没有卖出一张画,甚至公开展览的机会都没有垂青过.因为他的内敛.还有谁?伍劲和他的"中国新锐绘画奖"当中也有几个没有出来的,在思考艺术的,不是在做"个人形象"的家伙,也不是一直把"风格"当作救命稻草的家伙.但是整个活动的趋势让人家以为讲究完全个人风格的时代到来了,实际上没有,只是一种商业操控的错觉,相信经典是不合他们胃口的,那么生涩,那么难懂,策展人自己都没有什么水准去弄懂(因为有的还是半路出家玩批评的,有的商业身份做文章的,有的是做历史的,有的是画行画的),那些画廊老板们也就更不愿意看懂,宁可去找"恶心""残酷""血腥"等等他们标榜的"新锐".在此很不客气的批评一下,那些多半是披着"新锐"外衣的70后实际上是垃圾文化的垫底.<BR>  批评家,策划人总是在和画廊老板在交头接耳,企图通过某种类似"阴谋"般的策划进行操控并伪装一个时代经典形象,而798则是一个不错的场子,这虽然是一个没有规矩的年代,高手还是有的,别老是拿次品来糊弄公众.有空多念点书,多看看方法论,多"下乡"走走",别坐着发出公告然后等着收邮件,然后就进行介定,尤其那些新人策划人,混迹其中没有水准是很容易露馅的,尴尬的事情在每个展览上都有可能出现,重要的,是你的玩笑别开大了.<BR>  还有那些想作好画廊形象的老板们,也别老相信那些策展人,有时,那跟街头算命一样,不准.但是,记住,别蒙着一个新人就说"经典",说"时代","70后80后"的乱嚷嚷,小心闹笑话了.最后是那些被不小心捧着的"青年画家""青年新锐"们,你们也别真把自己当成"经典"了,有没有底,是人家给的,不是你翘起二郎腿叼着小烟那样,你就是"时代",全他吗扯淡,荒唐!<BR>  该下班的下班,该休息的休息,该展览的展览,该干吗的干吗,日子一定要一样的过!<BR><BR><BR>                                                                  纪旺<BR>                                                              2006.9.23写于798<BR>
发表于 2006-9-25 17: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3 20:15 , Processed in 0.0245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