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72|回复: 3

[原创]蜕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9 11: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P>
<>        诗人海子在一首诗里写道:给每一座山取一个幸福的名字;身居兰州的青年诗人小亮为他的每一个大学同学创作了一首诗。当他告诉我最初的构思,我以为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才华,勇气,更需要对生活的热爱既坚持到到底的果敢与毅力。诗集《就像一种抚摸》历经半年的痛苦分娩,终于有了完整的电子版。其中的一些诗歌,延续了小亮的一贯风格,另一些我从中读出另一种气象——手法渐渐开阔,语言由原先的短句变成善于捕捉生活的、气息浓郁的长句。不同的风格在这本诗集里交相辉映,先锋与传统在这里激烈撞击。它是矛盾的。正如敬文东先生所说:写作最悲惨的境况,莫过于单调乏味......诗歌写作不是表态,所以它不追求政治正确;诗歌写作不是宣传,所以它不致力于前后一致(《魔鬼的美德.序》珠海出版社)。恰恰是这种矛盾性是我看到一个诗人的不懈努力,看到一个人艰难的蜕变过程。<BR>       从中国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至今,中国文学经历了多次令人心潮澎湃的革命性运动,诸如寻根文学、伤痕文学、再到后来的先锋文学,新写实以及九八年的断裂事件......中国诗歌也经历了几次转变,最广为人知的几件事莫过于朦胧诗、所谓第三代诗人的崛起以及后来的盘峰论争。中国诗歌的多灾多难、边缘化尽人皆知。先锋与叛逆似乎成为中国诗歌的代名词,而且渐渐成为一种影响强烈的潮流。这种反叛,与青年人骨子里的叛逆、轻狂不谋而合。作为生于八十年代的诗人小亮,经过短暂的对中国诗歌史的了解,便投入了先锋诗歌的写作。给自己以民间的身份,唾弃知识分写作。在这样的写作理念指引下,小亮创作了一系列先锋口语诗歌,并自费出版了个人处女诗集《幸福的花朵次第开放》(2004,兰州)。在兰州的某个高校,小亮担任文学社团行星诗会的会长,与已经毕业的老会员、同时也是橡皮激进分子的叶青、刘春阳(笔名纯铁牙签)联系密切,共同投入先锋诗歌的写作。<BR>       但是,在这部诗集中,虽然其中存在类似非非主义的写作模式,但更多的是积极的、试图建设的努力。先锋诗歌的写作曾经给中国诗歌带来了新鲜血液、冲击力。但当当年的第三代诗人渐渐步入中年,后面的追随者的先锋身份显得模糊、可疑。在这部诗集中,小亮试图摆脱所谓的先锋,而致力于对生活的摹写与诗意瞬间捕捉。以一个人的力量建设起新的风气、标准、方向固然不太可能,但是这种以退为进、致力于建设的写作,我以为是值得提倡的。给每一位同学创作一首诗歌,本身就充满了对生活的生生不息的爱!诸多诗作中充满对生活的诗意的观察与攫取:</P>
<>走在路上,声音从厨房中<BR>传来。那是一条鱼和另一条鱼<BR>交谈的声音,又是一些菜<BR>和另一些菜拥挤的声音。<BR>陷入其中的,还有<BR>油、盐、酱、醋… …<BR>都是美妙的声音,<BR>源于一个人的天赋。<BR>——《约等于》</P>
<>        小亮在读大学的时候,与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向往远方,憧憬未来,渴望在路上的感觉;喜欢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并对其精彩、感人的结尾情有独钟。但这一次,走在路上,传来的并不是远方的声音,而是现实生活中琐碎的声音——厨房中形而下的事物,诸如鱼、菜、油、盐、酱、醋的声音占据了诗人的耳廓。我觉得这不是对远方的绝望与放弃,而是诗人的目光从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撞向脚下的厚实的土地!只有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一刻平静的热爱生活的心灵,才可以将世俗的生活写得如此细致入微,充满愉悦、轻松的力量。</P>
<>想省下这支烟<BR>不<BR>给你<BR>不然谁来节省我的身体<BR>——《一种隐喻的烟》</P>
<>       烟在这里不仅仅指我们食指与中指之间燃烧的白色、高挑的香烟,我更愿意把它看作耗费我们时间、心灵、毅力的一切事物。年轻时过渡分泌的荷尔蒙、对青春化年的挥霍,过度自我与自以为是,汹涌的间歇性的激情与叛逆......当一个人由幼稚转向成熟,叛逆与放纵开始显露出虚弱的底盘,显得浮躁、可笑。爱惜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的心灵、爱惜自己的生活与爱,当平静与丰富代替单一的叛逆与反抗,我看到两行坚实的、丰满的脚印!</P>
<>杨氏,白亮亮的梨花被阳光照耀,<BR>你走出家门,不知道豪放的女人<BR>为你准备了好酒。我无法告诉你<BR>那酒喝上一口便会醉生梦死,<BR>乌黑的头发缠在背后,你的眼睛<BR>陷于方向不明的阵。岩石不是岩石,<BR>流水不是流水,花非花。</P>
<>眼睛变成凤眼,迷惑别人;让一切<BR>无法散去。那浓浓的酒宛如一片<BR>粘稠的嘴唇,迎上去,<BR>自饮一口,开始向南。<BR>——《不知何时我们雾中看花》</P>
<>       我最喜欢“那浓浓的酒宛如一片/粘稠的嘴唇,迎上去,/自饮一口,开始向南”,意象的转换亲切自然,意象间的距离很大但是我们并没有感觉到丝毫的距离感。上帝从亚当的腰间抽出一根肋骨,世界上有了两性之分。每一个男人都需要一个女人,每一个中国男人的心目中都潜滋暗长着一个古典、传统的东方女人。她温柔体贴,凝聚了所有东方女人的优点:娴熟、聪慧、知书达理、恬静......女人是酒,惹得每一个多情男子辗转反复、难以入眠。小亮也不例外。“岩石不是岩石,/流水不是流水,花非花”是身陷囹圄的困惑。</P>
<>春天被丢在外面——膨胀。偶有沙尘<BR>妻妾成群不思悔改,非在路上<BR>把行人搞得一头雾水,最后才承认<BR>自己错了。破坏了谈情,破坏了说爱。<BR>八小时闭门不出,卧床不起也没人知道。</P>
<P>一只麻雀的飞翔在空中早早收场,<BR>忙完吃饭再忙爱情。温柔的咀嚼!<BR>花气沿路袭来,背后的少年满头大汗。<BR>他穿毛衣;其他人是叶子,或绿<BR>或红的部分。天黑一半就难以分辨。<BR>是时候站在马路中央,掏出言语的匕首。<BR>——《静物描写:桃花或其他》</P>
<P>        这首诗的语言稍显凌乱,但其宽阔的语境已经初见规模。从隐喻的角度,桃花与玫瑰代表爱情,春天这个词汇也被赋予暧昧的色彩。爱还是不爱?坚持还是放弃?这始终是生存的难题。房子是空的,但是空房子里,爱情在与孤独空气的斗争中显然处于下风。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叙述基调。诗人没有沉浸在失恋的痛苦之中,略显散乱的笔法恰恰刻画出失恋时的困惑、迷茫。</P>
<P>假如这是你晚年的一个夜晚,<BR>一个人是否孤单?找不出相册,<BR>也没有日记;所有的都已经丢失。<BR>不能照镜子,怕看到自己不敢去认;<BR>不能打电话,怕听到不相信自己的声音。<BR>——《假如这是你晚年的一个夜晚》</P>
<P>        世界最基本的问题是生与死的问题。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属于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年轻的时候害怕衰老,怀着对老年的巨大恐惧。老的时候什么样子?那些年轻时的记忆是不是空白?我无从得知。一个人不能阻止衰老,正如一个人不能阻止新生命的诞生。繁衍、生殖的力量不因一个人的意志而转移。小亮用想象抵达晚年的生活,从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如镜子、日记、相册入手,通过变与不变的事物的对比,写一个人的老比空洞的凌空高蹈的抒情更加切实、动人。对身边细微事物的描述与独特感受,表达对世界的薄弱而坚定的看法,这样的例子在这本诗集中并不鲜见:</P>
<P>星期一下午,无所事事。<BR>14:55分,工厂的噪音开始。<BR>驶过一辆重型汽车,像坦克,<BR>我在三楼,地板微微颤动。<BR>——《星期一的下午,我无所事事》</P>
<P>为什么到这里来,曾经熟悉?<BR>每棵树都粗得抱不过来,<BR>但那些石头还在。既然来了<BR>就不必再问许多。时间<BR>就是从你对面走来的人,不曾熟悉,<BR>但怎能保证永远都不了解。<BR>——《春》</P>
<P>        从简单的模式化的先锋,到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日常生活的摹写,表达对世界的独特看法,这种从先锋的撤退恰恰是一种进步。从这些诗中,我读出一个青年诗人面对世界时喊出的自己的声音!当然,我从来都不否认先锋的力量,也不会放弃对先锋的追求,但是当先锋沦为一种模式,那么,这种亦步亦趋、唯唯诺诺恰恰是真正的倒退!因为它只剩下一个空壳。前面说过,纵观自食指、北岛至今的诗歌史,大多数人把精力放在破坏、对抗、叛逆上面。这种内耗或者外耗无益于诗歌创作。真正的先锋,是激进的力量,一种风气,一种刚性的开拓。当先锋成为先驱,稳健、从容、建设性的创作,则可以拓展写作的深度、宽度和厚度。这本诗集中的诗虽然不太成熟,而且存在矛盾,但正如前面所说,诗歌写作最忌讳单调;矛盾不是单调,它是丰富,其中孕育着希望和珍珠。我们有理由相信诗人小亮经过蜕变之后,会创作出更成熟的、更具有建设性诗歌文本。</P>
<P>黑昼丙戌年秋末于鞍山<BR>06.10.29</P>
发表于 2006-10-29 12: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矛盾不是单调,它是丰富,
发表于 2006-10-29 22: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小亮很高兴!代问好!喜欢他的作品.
发表于 2006-11-7 17: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xuexi !!!!!!!!!!!!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13:22 , Processed in 0.0349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