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27|回复: 1

英作家眼中的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8 23: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吉卜林的&lt;百忧门&gt;对本网对"英作家对印度文化中国文化的认识"的一些想法</P>

<>显然轻视印度文化的吉卜林在试图轻视中国文化的时候还是留有了余地,他敬畏了黄种人的神秘<BR>---并不是因为中国国教的博大精深,而是因为遍查了他的生平,发现他从来没到过中国的土地上.<BR><BR>但是很可惜的,事实是,轻视印度文化的吉卜林被印度文化所俘虏,而真的轻视了中国文化.<BR>---并不是因为中国国教的一脉宗旨,而是因为遍查了他的生平,发现他从来没到过中国的土地上.<BR><BR>另外,我不以为如某些学者说的以鸦片(这种被定义为联系中印英殖民关系的最大武器)作为描写的器具是转移读者注意力的,这样的说法,在吉的这篇小文下的确是使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吸食鸦片.这只是酌情历史的一种很坦然的描写手段,攻击性一很无力,二也很无心.受了民族主义英雄观熏陶的中国学者提出的看法恰巧也很讽刺的证明了以上两点.<BR><BR>没有人会怀疑吉对于印度文化利用远远比中国文化来的得心应手.但是就是"大概的,皮毛的"以及文人的敏感和只是嗅觉观察,是不是我们可以做大胆的推测,这样的观点来的更客观和不经修饰呢?<BR>我想到卡夫卡的短篇&lt;中国长城&gt;,他在篇幅里写到了中国的牧师---中国当然没有牧师也不兴祈祷祷告,人们求神拜佛用的是穷凶极恶但无比虔诚的态度,这又和西方人所追崇的"无意识"的祈求有多少差别?<BR>除了牧师这叫人可以笑一笑的翻译解释以外,&lt;中国长城&gt;其余的地方都是可以让中国人汗颜确是长城这根脊梁骨被人戳着疼的.<BR><BR>写到这,上面的轻视这一词,就不成贬文了.<BR></P>
发表于 2007-8-23 12: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哈。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18:47 , Processed in 0.0404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