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65|回复: 5

读胡应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8 18: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谣风格的都市“枪手”<BR>——胡应鹏的诗、歌与人<BR>●白鹤林</P>
<>1<BR>民谣,是胡应鹏的夜晚与内心;枪手,是胡应鹏的白天与外衣。<BR>民谣的静谧与辽远,是胡应鹏的朝向;枪手般的冷静与精准,是胡应鹏的行动。<BR>当民谣木吉他歌手与当下城市中一种特殊职业“枪手”合而为一,就是我们在2004年之后面对的胡应鹏。</P>
<>2<BR>小海说:诗歌为我们带来朋友。<BR>2001年以前,我一直在努力思考写作对于一个大众的个体写作者(非大师和职业作家)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小海的这句话让我从这无休止的、噩梦般的追问中一觉醒来。诗歌,或许什么都不能带给我们。除了朋友,除了对人性和命运的关照。<BR>如果不是因为诗歌,我又怎么会有这样一个被我老婆称为我与他一度有点“同性恋”的朋友。他,喝酒、讲笑话、写诗、搞音乐,样样出色,又好酒而不烂、好色而不淫、好音乐与诗歌不相上下。他,近乎是我们虚幻与现实生活中推崇的理想男人“原型”。</P>
<>3<BR>2004年,胡应鹏辞去了大凉山某县运管所职员的工作,背负着内心的一把木吉他,只身奔赴绵阳,经过大半年的折腾,最后步入了“枪手”行列——成为一名媒体写手。<BR>虽然绵阳对他并不陌生,虽然他并不是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柔弱文人,但是我认为,从大凉山深处纯正蔚蓝天空下的土地,走到相对开放、城市化的绵阳,对他的内心仍然造成了碰撞与震动。毕竟,生存境地的改变带来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多少让他始料未及;毕竟,诗人与自然之间的疏远,让一些呼应、冲动和旷达之情,在丢失或锐减。<BR>不知道是好是坏,这之前的胡应鹏,给我更加单一和清晰的定位。因为《终点》第二卷编辑了“大凉山诗歌小辑”,其中那首《对一只狼的心理剖析》更成为他的“标志性建筑”(房地产常用语),让不少朋友把他定位于地域性写作的个体“代表”。而现在的胡应鹏,就像一个住进纽约城的西部牛仔,正在刮去他迷人的胡须。</P>
<>4<BR>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读到胡应鹏的诗,缘于《五人诗选》的出版。他诗歌中无处不在、血液般的音乐元素,以及从一个中国当代底层生存者角度反映出的生活之庞杂与浑噩、质疑与突争、懦弱与真实,让我激动和羡慕。<BR>激动,因为16年前我就生活在那样的地方,却更多地将之遗忘或者回避;羡慕,因为他有无可复制的大凉山,有原生态的流浪歌手经历,有一颗已经很珍贵的时时对世俗万千保持爱、怜悯和忧患之情的心。</P>
<>5<BR>鹰:我只顾飞翔<BR>不想拥有更多的言语<BR>……<BR>奥康娜:我盼望一个乐手在某天<BR>        突然来到<BR>        打开琴盒,里面全装着诗句<BR>        ……<BR>        他就是猛禽<BR>诗剧《猛禽》是胡应鹏理想主义的成长写照,他后来将之打碎,仅留下“骨髓”,让之后的作品不缺“钙”。</P>
<>6<BR>当代诗歌几乎已经“进化”完成从“诗歌”到“诗”,只有极少数诗人的作品中尚能发现“歌”之和声。胡应鹏将“诗”与“歌”结合得如此天生般和谐,无疑得益于他对音乐毫不逊色于诗歌的热爱。无论在蓬溪县城某个夜晚的街巷、绵阳沈家坝的烧烤摊旁,还是短途旅行的汽车上,音乐都会自然而然地跳出来,以歌声的形式,以评论的片段,让同行的我们为之享受。<BR>在路上,胡应鹏用他内心的那把民谣木吉他弹奏着生活之感伤与丰富。</P>
<>7<BR>经常听胡应鹏描绘在大凉山那个小县城里肆意喝酒、唱歌的日子,脸上洋溢着豪迈与眷恋。而《小县懦夫》却让我们深入到这貌似简单、肤浅,背后却承载着生命本真与沉重的核心。<BR>“太多的人飞黄腾达/包括土包子、白字大王、报复心……”<BR>“太多的人活在自尊里/包括我和我的朋友……”<BR>“诗人是真正的懦夫/他们害怕大地正一点点萎缩,他们伤心爱着的人民/在食物链的顶端消灭物种/他们在自己的雪国将骨节/挫出雷声。”<BR>真正的诗人不应是懦夫,因为他用一支看似柔弱的笔,用一些被世俗看似无用的文字,为这个时代存真了一幅《遗像》,为人性树立了一面清朗的镜子。</P>
<>8<BR>“诗歌不是伪美的美丽皮肤,而是生命的苦根和甜果。”(胡应鹏)<BR>想象得到,在那些同样伪装不了的大凉山的冬天,胡应鹏与祥子、发星等彼此握住诗歌的茶杯,从明净的心灵里倾倒出多少苦涩而清香的诗句。<BR>发星、祥子、胡应鹏……这些名字就像一串外表坚硬而汁液饱满的果实,挂在丰沃的诗歌土地——《独立》、《彝风》之上。</P>
<>9<BR>《南方》一诗,是我偏爱的一首。我认为,它如一首钢琴曲,蕴涵甚为博大,既最好地沿袭了胡应鹏诗歌的音乐性,又承载了相当宽广的人文关怀。<BR>潮湿、浓密、复杂,我与姐妹们在贫穷而快乐的阳光里长大。<BR>泪痕、叹息、传说,伟大与渺小尚难定论。<BR>城池、蚂蚁、雨水,这就是胡应鹏心中的南方。</P>
<P>10<BR>胡应鹏显然不仅是一个深情的歌手,这也是此文我原本欲用“歌手”而最后改用“枪手”的缘故。首先,“歌手”一词几乎被用滥,成为媚俗的代名词;其次,“歌手”与“枪手”相比,无法准确的涵盖胡应鹏在其诗歌中、生命中表现出的风格与其对写作意义的探求。在胡应鹏的诗歌中,有着众多同年代出生诗人没有或者缺乏的可贵品质,比如关注的容量、比如深度讽刺、比如对人之命运的直接揭示等等。无论借以底层小人物、大师、理想主义的诗人,或者大众明星,胡应鹏以笔为枪,瞄准的都是这个时代的核心与隐处。</P>
<P>2005年6月6日~8日<BR>于绵阳沈家坝</P>
<P>(注:此文系作者为诗人胡应鹏出版的诗集《飞翔的狼》所作跋之一)</P>
<P>作者简历</P>
<P>白鹤林。原名唐瑞兵,1973年生,四川蓬溪人。作品入选《2000-2002中国诗选》、《汉诗发展资料》、《70后诗人诗选》、《2001中国诗歌年鉴》、《玉垒百家诗选》、《第三条道路》等。著有诗集《四个短途旅行》、《五人诗选》(合著),与朋友编有《终点》。现居四川绵阳。</P>
<P>通联:621000四川绵阳市游仙区沈家坝景福花园7栋5单元6-1#  唐瑞兵<BR>电话:13088112806        E-mail:<a href="mailto:linhebai@163.com" target="_blank" >linhebai@163.com</A></P>
<P><BR> </P>
发表于 2006-1-19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代问候胡应鹏兄,他在绵阳吧。</P>
<>此文转批评区。</P>
发表于 2006-1-19 19: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在绵阳啊,很多啊。人杰地灵。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12: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鹏现在在绵阳,并且与我同在报社上班。</P>
<>谢谢关心!</P>
发表于 2006-1-20 15: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胡应鹏的诗歌,很不错。我记得他是大凉山的吧:那里很神秘如神鹰。
发表于 2006-2-5 07: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有劲!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2 13:15 , Processed in 0.0480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