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87|回复: 2

[原创]看,那流氓式的天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1 02: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那流氓式的天才<BR>文/杨明通<BR>我是“流氓无产者的吟游诗人”。----亨利&#8226;米勒<BR><BR>亨利&#8226;米勒使我增加了对写小说写作的极大恐惧。最初阅读他的书,我要把亨利&#8226;米勒看成流氓,才能开始痛快地接受他那疯狂的思想打击。这个过程中就像骨子一节一节的受到重度摧残,我才意识到身体里面那些骨架原来是这样的空荡荡。读了亨利&#8226;米勒的书,我很难再装作一本正经的去读那些所谓的世界名著,老实说,我是一本也没读过。<BR><BR>超现实主义里有一种革命赤裸裸的解释:“最简单的超现实主义就是拿着手枪走上街头,漫无目的地朝着人群开枪,能干多久就干多久。”我几乎不怀疑亨利&#8226;米勒就是这样干的,尽管干的不是同一回事,他在他的生活和小说里就是这样疯狂地“革命”,而且更加野蛮和败坏道德伦理。他描写性欲大胆直露几乎要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BR><BR>“一开始就应该说明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这就像置身于一个疯人院里,得到允许可以从此手淫一辈子。”在生活中,他忍受缺乏父母的爱的日子,并忍受第二任妻子是舞女又是同性恋的事实,她带男人回家,又带女人回家,并且容忍她极度残忍怪对待自己。她会不容反驳地对亨利说,“我的工作是挣钱,你的工作是写作。” 在他五个妻子中,她是对亨利写作最有影响的人。接下来的生活使他开始反思,自己总是逃不开女人,原来是出于性的引诱。出生社会底层的他,干过洗碗,挖墓坑,讨债,敲钟,垃圾清运,统计,教会秘书等等几乎所有日常性工作之后,终于获得了他那个著名的结论:我对生活的全部要求不外乎几本书、几场梦和几个女人。<BR><BR>有一种说法: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不过是吃人的历史。在他的书里,变态的,荒谬的,非逻辑的,非道德的词语与想象力的开始了属于它们狂欢,也是亨利&#8226;米勒本人的狂欢。他热情对寻找意淫的对象;很正经地查看一个女性的下身并作出超越道德的评价;他会伸手去讨一块面包并记住这事情给他带来的耻辱。有自虐待性的表现,更加饱含报复性的抒写,尖刻地对人性进行攻击,对传统文化粗暴的瓦解,那些有代表性的都市成了他打击的对象。他的书就像他本人一样属于一种变态的抒情。在这些书的描述过程中,他会随便或者喋喋不休地讨论一下自己勃起的厉不厉害,那个女人的下身怎么样,怎样撒的尿,那个套子什么形状等等。当然,也只有像他这样弃学的人才会想得出在英语课堂上讲:大象怎样做爱。总之,你在此不用顾虑,他让你感受到一个精力无穷无尽且无处挥发的男人在你耳朵唠唠叨叨。不过,这可是有思想深度的唠唠叨叨,除了像大话西游里面唐僧的极度无聊还有惊人的精神产物。感谢一下,是盟军在1944年以后来到巴黎提前“挖掘”了他这些后来变得臭名远播的著作。<BR><BR><BR>一. 对书的定义<BR><BR>“那么这一本呢?这一本不算是书,它是对人格的污蔑、诽谤、中伤。就“书”的一般意义来讲,这不是一本书。不,这是无休止的亵读。是啐在艺术脸上的一口唾沫。是向上帝、人类、命运、时间、爱情、美等一切事物的裤裆里喘上的一脚。我将为你歌唱,纵使走调我也要唱。我要在你哀号时歌唱,我要在你肮脏的尸体上跳舞……若要歌唱你必须先张开嘴,你必须有一对肺叶和一点儿乐理知识。有没有手风琴或吉他均无所谓,要紧的是有想要歌唱的愿望。那么,这儿便是一首歌,我正在歌唱。”1934年,在《北回归线》第一章里,亨利&#8226;米勒给自己的书下了这样一个另类的定义。这样的定义使他获得了空前的精神自由,以至对性尤其是性器官的描写特别惊人,甚至是污秽的。但你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其中对传统文化积累发出的叛逆性的宣言,“ 是啐在艺术脸上的一口唾沫。是向上帝、人类、命运、时间、爱情、美等一切事物的裤裆里喘上的一脚。”更有对社会人性实施大无畏攻击的勇气。无论什么时候,叛逆者都是受某种精神所欢迎。他涌动的精神姿态暗合了这一时代潮流。也只有这样的叛逆者能站在时间之外对社会现实进行更开阔的批判,而浮上历史的水面被受关注。<BR><BR><BR>二. 文明的变异<BR><BR>“文明是毒品、酒精、战争发动机、卖淫、机器以及机器的奴隶、低工资、腐败的食物、低级趣味、监牢、感化院、疯人院、离婚、性变态、野蛮的运动、自杀、杀害婴儿、电影、骗术、煽动、罢工、停产、革命、暴动、殖民化、电椅、断头台、破坏、洪水、饥荒、疾病土匪、大亨、赛马、时装表演、狮子狗、中国狗、逼罗猫、避孕套、子宫托、花柳病梅毒、神经失常、神经病,等等,等等。”文明的影像在亨利&#8226;米勒的眼睛里尽情地变异,就像未知的化学反应一样一个接一个快速地发生各种各样怪现象,还要喷着泡沫。这些看起来风马不及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好像很难说得清楚这里面的意义。然而,我们借一个视角就明白了,亨利&#8226;米勒的眼睛可不只看到“性变态”、“花柳病梅毒”、“神经失常”这样的东西,他以叛逆者的眼光紧盯着的是底下这座城市,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对人进行的束缚,表现的又是那些“挣扎的症状”,或者是无挣扎的症状。这些受毒害的人其实还是统一在一种浑然一体的社会存在环境中,他们身上都系着传统文化有毒部分的脐带。“底层历史是碎片化的、不连续的、不完整的,底层意识的内部是分裂的,它是由来自支配和从属阶级双方经验的元素建构起来的。”我想亨利&#8226;米勒未必意识到这点,但他已经这样干了。<BR><BR><BR><BR><BR><BR>三. 惊人而博大的想象力<BR><BR>“莫娜每逢性欲亢奋时常常对我说,“你是一个伟大的人。”藏在我灵魂深处的这话常会跳出来照亮我下面的阴影,尽管她把我扔在这儿听任我死掉,尽管她在我脚下留下了一个空空的大坑。”从性爱中的说话进入灵魂的深处,在他看来是那么轻易,而且方便。他直接对喻体进入解剖,性伴侣的赞美是一个象征体,是一句可以深入灵魂的说话,他获得了极大而短暂的满足,并表现出愿意为这样短暂的快感不计后果。整体上直接批判了价值观遭遇破坏和不被信任后,人的迷失与逃避。对亨利&#8226;米勒来说,也许性就是短暂可以借居的灵魂归宿。<BR><BR>“鲍里斯刚刚总结了他的看法。他是一个天气预报专家。他说,天气会继续坏下去,会有更多的灾难、更多的死人、更多的绝望。无论哪儿都没有一点儿要发生变化的迹象。时光之癌症正在吞噬我们,我们的英雄或者已经自杀,或者正在自杀。如此说来,这个英雄不是时间,却是永恒。我们必须步调一致、前仆后继地朝着死亡的监牢奔去。没法逃脱,天气也不会变。”简单平常的天气预报竟然可以获得对时间的思考,对英雄般存在的探讨,尽管这些都是偏执的悲观的。“我们彼此间有这么多共同点,看别人便犹如在一面裂了缝的镜子里看自己。”,用他的观点,我们几乎看到了整个时代的悲哀。“裂了缝的镜子”是一个很好的观摩现实的法宝,在这里,博大的想象力正在你的脑袋里消失,意义却像猪八戒的铁耙一样钉在你的脑神经上,没有什么可笑,只有绝望和悲哀。仿佛此刻,我们就得了这个社会的癌症,面临无药可救的境地。这种想象的用法是亨利&#8226;米勒常常用到。我们往往来不及赞叹他知识之广,无可救药的想象力,绝望已经来袭。<BR><BR><BR>四. 对都市和国家的说法<BR><BR>这个立足欧洲,后来又自称成为美国流氓的人是怎样评价那些欧美的大城市的:<BR><BR>“巴黎像个婊子,在远处看她非常迷人,叫你迫不及待地想把她搂到怀里。可是过了五分钟后你便觉得空虚,你厌恶自己,觉得自己受骗了。”,“巴黎,一座永恒的城市!它比罗马更久远,比尼尼微更壮观,它是世界的肚脐,人像一只漂到大洋中死一般寂静的软木塞,独自漂浮在这儿,在海洋的渣滓和船只残骸之中,无精打彩、毫无希望,连路过的哥伦布也不去注意他,文明的摇篮也就是扔全世界的腐肉的污水坑,就是尸体存放所,发臭的子宫把骨肉的血污包裹放在里面。”<BR><BR>“唉,菲尔莫也得受到惩罚,其方式是当时我们谁也没有料到的。最好还是让美国就这样,总在不可触及的地方,这有点儿像在身体虚弱时看一张绘有图画的明信片。那样你会想象它一直在等待你,没有变化,没有遭到破坏,一大片爱国者的广阔土地,那儿有牛、有羊,有情欲难禁的男人看见什么都奸,奸男人,奸女人,也奸牲口。美国并不存在,美国只是你给予一个抽象观念的名称……”<BR>亨利&#8226;米勒借批判这些具有代表性城市的时候,语言非常暴力也非常巧妙地进行了哲学的拓展。想象与现实夸张且荒谬甚至恶心地结合到一起,给你惊人的视觉感受,更多的是语言暴力逼着我们去思考他的意图和跟随他的痛快,比抒写狂人日记还要疯狂百倍千倍的。批判这些城市意味着批判这些城市文化,国家文化。物质高度的社会给人带来的不是原计划的幸福,是宗教混乱,价值的混乱,意义的迷失,人性的错位,精神家园消失。由此,致使人成为了工业时代的困兽。他也成功指出了被创伤的社会精神内核,拨开了文明幻象,以他最私人的方式(流氓一般的方式)揭示了你或者无法忍受的野蛮真相。<BR><BR><BR>四.对自我的重新构建<BR><BR>“这种生活该完结了,我已忍到极限,我的背已贴到墙上,无法再后退。就历史的演变来说我已死去,倘若还有什么希望我只好再赶回来。我找上帝,但上帝也无济于事。我只是在精神上死了&#8226;肉体上仍活着,而在道德上我又是自由的。我已告别世界是一个动物园,黎明正在一个新世界里降临,一个弱强食的世界,精瘦的灵魂挥舞锋利的爪子在其中漫游。我是一头霓狗,我准是一只瘦弱,饥饿的霓狗,我这就出发去喂肥自己。”《北回归线》<BR><BR>亨利&#8226;米勒通过叙述自身历史而使“变异的自我”充分暴露出来:“我只是在精神上死了&#8226;肉体上仍活着”,上帝对此也“无济于事”,失去精神,我只是“是一头霓狗”,是一条等着出去喂饱自己的饿狗。自我的丧失,身体的压抑及着其苏醒,并发展一种向下的力量,自虐的力量,以求获得短暂的逃避。然而,借身于狗不能解决长久的问题,必须通过“自我”重新审视,和对正常状态的人格进行恢复。对付流氓一般的世界,他一直在以更加流氓的方式进行还击,这也是“自我”意图恢复的挣扎。我相信这件事情对他来说从来没停止过,他对自我的重新构建的见证在《黑色的春天》里:“今晚我愿意想一个人,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没有姓名、没有祖国的人,一个我所尊敬的人,因为他和你绝无共同之处,——这便是我自己。今晚我将考虑我是什么。”<BR><BR><BR>读到最后,我只是感觉巨大的遗憾:亨利&#8226;米勒并没有出生在中国,也许还有更有意思的事情。<BR><BR>--------------------------------------------------------------------亨利&#8226;米勒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他最初发表的自传性三部曲《北回归线》(1934)、《黑色的春天》(1936)、《南回归线》(1939)都是先在法国面世的。由于他的作品中存在着露骨的性描写,英语国家长期拒绝发表他的作品,所以他最初在英语国家默默无闻。许多人把亨利&#8226;米勒看做专写“淫秽作品”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都无法在美国公开发表。后经过长期努力,美国终于在1961年对《北回归线》解禁,允许它在国内公开发表。两年以后它又得以在英国公开发表。随着对他其余作品的解禁,亨利&#8226;米勒的名字在美国乃至世界上变得家喻户晓,他被60年代反正统文化运动的参加者们奉为自由与性解放的预言家。
发表于 2007-1-8 12: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这阵有段时间没去好好读书了.</P>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01: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阅读!学着写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南方艺术 ( 蜀ICP备06009411号-2 )

GMT+8, 2025-7-24 04:34 , Processed in 0.0326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ZGNFYS

© 2005-2025 zgnfy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