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突破线性的、知识化的新诗史叙述,在特定问题意识和现实关联中开放新诗研究的空间,正是“学案”的意图所在。在这个意义上,以该学案作为整卷的收束,似乎有了某种“卒章显志”的意味。...
颜炼军,现为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本硕博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浙江大学博士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曾任教于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这些诗仿佛一部微型的心灵史诗,记录了一个现代灵魂在碎片化的世界之中的自我觉察、自我精神疗愈,它们保持了足够克制的抒情,意象虽然跳跃但并不浪漫主义,十分现代却不陷入现代主义的枯涩。...
《像一粒盐》由德国Paramom出版社出版,共翻译了依乌90余首诗歌作品。译者是德籍华人学者、诗人、翻译家芮虎,诗集的插图古朴、神秘而神圣,藏着古老的记忆与灵魂,由被称为鬼才的彝族漫画师、漆画家骆奕完成。彼此相得益彰,使依乌的诗歌能够在更广阔的画意和语境中被阅读和理解。...
诗性的批判能力,是诗人之所以能成为诗人的基本能力之一。它是一个诗人的人道立场、伦理操守、人性良知和审美态度的体现,是诗人主体对社会症象和事态的辨识能力、思索能力、审断能力、抗衡能力和反击能力的试金石。...
在《羽蛇》中,徐小斌把她小说叙事的幻想性、诗意和神秘化的特质倾情灌注到女主羽身上,企图以赋予她的神性跳出凡界,来对抗格格不入的现实世界。然而羽有的只是羽毛,而非翅膀,终究逃不脱美的毁灭性宿命。...
刘川诗作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现代性也包括他将诗歌主题锚定在“日常”中。而日常是发展的、无限的,从而必然保证了诗人的写作指向永恒,也保证了诗歌写作的个人性和创新性。...
一个没有故乡的人,不会拥有城市,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也不会拥有世界。太阿和他的《补天记》,正因为难以挽回的伟大的遗憾,始终如一的世界意识,还有他的远征,他的民族与城市的通灵秘史,这个诗人和这部作品,可能在未来留下闪光的痕迹。...
作为一种旗帜鲜明的诗歌立场,此在主义是以反对本世纪初叶流行于诗坛的各式各样的“口水”诗歌、陈词滥调诗歌,反对诗歌中的装饰性意象手法、平面化结构诗歌文本,反对伪人道主义、虚幻的理想主义为出发点的。...
余怒的诗令人不解,事因他把沉默还给了读者。什么事儿,读者都得自己来。读者得到了尊重,干起活来,也格外卖力气。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最后的驾轻就熟,快活到停顿,读者才发现:作者止步不前的地方,正是诗写的命门所在。...
太阿的脸照锐化之后有点像奥登,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他日常的诗,偶尔有点像奥登;他固执地认为,理想的批评就是赞美。他有没来由的完美情结,姿态狂热。...
就文本而言,它没有真正形成一种整体性的象征,每一卷的结构也是设计的而非生成的。但是不得不说,它显示了太阿作为一个诗人的才华、对诗歌的痴迷和信仰,这在我们这个有用性统治一切的时代,是弥足珍贵的。...
在我看来,《补天记》不仅仅是一部长诗,它更是一种姿态,一种以诗笔为镐、以语言为五色石的“补天 ”姿态。这里的“补天”,其核心意义绝不仅仅凝结为一个静态的名词,而是被太阿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升华成了一个“永恒的动词”。...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幽默的人。甚至相反,我这个人刻板无趣。对于诗歌而言,可能大家读到我诗中所谓的“笑点”恰恰是我太认真、太较劲的结果。...
在我看来,这是诗人刘川这些年来对自我生存境遇的真实写照。在放弃了对流行的诗歌美学的追逐之后,他拥有了达观从容的生活和写作姿态,但在宁静的表象之下,紧张感却从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