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美术

中德建交45周年中德艺术家论坛在京举行(2)

2017-08-04 09:10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阅读

  喻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知道,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受德国总统、总理邀请,习近平主席刚刚对德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了G20汉堡峰会。徐里先生刚刚从德国回来,请您谈谈您的德国见闻?您如何理解文化、特别是艺术对于共建美好世界的作用?

  徐里:我刚从德国回来,在G20汉堡峰会上,看到德国很多的艺术家。在柏林的时候,受到了德国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和亲切接待。这让我感受到,德国对中国的感情可以说已经达到一个很好的时期,德国对中国代表团的热情和重视达到了历史新高,历史上从来都没有的、中德之间的互信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包括说贸易往来的互信。在世界范围内,中德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喻棣:中国和德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言,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您如何理解不同文化、特别是不通过文化背景中的艺术交流,比如中德艺术交流?

  中德在对世界和平、世界共同体、对世界的贡献等问题上有很多的共识。中德在世界的观念和立场也较为一致。因为德国在欧洲的也是佼佼者,德国在欧洲的地位非常不一样,拥有得天独厚的分量,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德国的技术和生产力是其他欧洲国家无法抗衡的。他们的实力在欧洲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现在欧洲的局势也不太安定。德国内部一些不安定的因素也时有爆发。双方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不安定因素、对于世界和平的思考也存在共识。所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对世界和平的贡献所持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德国对于中国的文化也希望有进一步的了解。因为欧洲对于中国的真正了解并不是很多,他们没有太多的途径,并没有真正的了解中国的文化,很多消息都不是真实的。中国的发展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如果他们有机会亲自接触到中国、到北京、上海、厦门等地,就会发现这里与他们想想象的不一样,不管是安定还是经济的发展。

  德国对古代文化很熟悉,很尊重,但对于近现代的文学艺术还不太了解。对于中国的前卫画家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中国整体艺术并不是很了解,其中固然有信息量的误差,我们自身如何把我们自己好的作品推出去,其中也存在问题。我们的话语权、我们文化软实力如何提升上去,如何把我们的优秀作品拿出去,拿出具有中国元素、中国精神、中国审美的优秀作品,在绘画的艺术表现力上,还要有当代的特征。这需要大家的努力。这次拿出去的主题是“最美中国人”。表现手法、各个时期的画都有。但处于展览的定位,我们没有拿前卫艺术。

  喻棣:谢谢徐里先生,您说得非常好。

  不管是中国还是德国,我们的目标是共同的,这就是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文化的影响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文化交流是世界工程、未来工程。中德两国建交45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文化交流不断取得新进展。

  徐里:从整个美术来看,我们确实是保罗万象,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的,颜料的、还是实验。我们在艺术方面很包容、很开放。总书记去年提出的文化自信对我们的启发很大,其中涉及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文化进行重新梳理和重新认识的问题。我们知道,过去我们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大。冲击很大,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说他们之所以诞生这样的艺术理论与作品有自己的历史语境和原因。包括德国表现主义与新表现主义。过去一百年来,我们更多的学习西方的理论、艺术,包括评价体系。5000年的历史中,最起码有100年我们是领先世界的。今天的中国是提升我们、展示我们的机会。这需要一段时间来梳理、来认识、来调整、来重新创造。我们拿出东西很重要,但我们受外来的影响太大。从美术教育体系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改变、没有发展、就什么也实现不了。美术教育体系很重要,中央美术学院是以徐悲鸿的影响较大,后来受苏式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主要受到西方的影响较大,对中国自己的文化,对自己教育体系的建立有缺失。这样就需要靠国家、靠全民、靠从事艺术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能够代表中国精神、中国境界的艺术,能够认清别人、认清自己。

  喻棣:今天,慧和天语艺术空间紧紧抓住中德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机遇,携手德国艺术家,举办的这场中德艺术家作品展,旨在通过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走向世界。

  喻棣:今年是建交45周年,大家对此都有美好的祝愿。德国人在中国的形象相较于世界来说,是最好的。德国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中,很多是免检的,值得信任的。德国是守信用、认真做事的民族。德国的艺术家在中国也十分受欢迎。到海外去,一定要突出中国元素。再传统、再前卫,都要有中国精神、中国气质、中国元素。

  喻棣:接下来,我想请教杨起先生。您两位是这个展览的重要发起人,请问您为什么要组织这样一场展览,基于什么样的文化背景、艺术理念?

  杨起:中德建交40周年时,我曾代表德国在上海喜马拉雅领事馆举办了展览。在柏林中国大使馆,我曾受邀讲述德国的表现主义与新表现主义艺术,我非常激动。这里的人们受德国的影响很大,也有很多共同的体验。年,我跟很多当代德国新表现主义一起以后举办了最大一个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展览,这一展览后来在上海的中华艺术宫作了展览。这个展结束后,德国认为,我即是一个中国人,又是德国表现主义介绍的原因在于,之前,我是唯一一个在德国被视为新表现主义者。关于中国艺术在国际上的符号与元素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一个展览。我想了很久。跟唐商量好,我就开始在德国积极沟通。中德文化继续交流的以北京与杜塞尔多夫为桥梁把两地嫁接起来。

  我的作品中有很多中国书法的元素,这是德国人所感兴趣的地方。迄今为止,我在德国已经30年了,我觉得我没有白费。我即把中国的元素带到了西方,也能够被德国所承认。

  我与德国的学生之间的沟通没有障碍,这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艺术的沟通的优势。所以,这次我也把德国的艺术家带来了,用艺术这一世界共通的语言。他们反映了德国艺术的一个社会基础。但如果没有唐的加入,这次交流是无法实现的。我们的合作不仅反映在本土上,也反映在与唐的合作上。

  喻棣:唐承华先生,刚刚扬起先生说,没有您的理解和支持,就没有这次展览的落地,您和扬起先生基于什么样的理解才联合举办的这场艺术展?

  唐承华:我们两个十几年的交情了。我们两个的相遇相知在西安美术学院。当时我们就讨论了如何促进艺术交流的问题。我长期在日本学习和工作,也去过德国,认识了很多人。但却没有把两方之间艺术家与艺术教之间的交流来借助一个公共的平台来呈现,没有实现两国艺术的大的交流,想要讨论出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艺术。也让艺术家们走出自己的画室。我们在前年就开始做艺术交流的活动。

  我十分感谢这次受邀而来的艺术家,他们对我来说都是长辈、兄长因为我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组织者。我们还是希望通过这次交流,把中国的文化自信,我们的本土的文化元素,在世界艺术之巅上,如何发出我们的声音,有碰撞、有自己的特点当我们的文化有自己的使命感时,它才有更多的可以发声的力量,这次展览尽管很小,但我觉得他们的艺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性。创作的特点,创作的艺术状态,这些与西方艺术家、西方社会产生交流,能够融和起来。非常感谢郭女士、为这次活动给予的支持,感谢徐里老师,刚刚为我们提出的新的思路。这都是在共同探讨走向世界的新的模式。

  喻棣:谢谢杨起先生、唐承华先生。这个问题我想问在座的Jens Kilian(严思·克利安)先生,我们知道,德国新表现主义产生于德国二战之后。准确地说,德国的早期新表现主义都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战争背景、革命精神,但是,现在的新表现主义已经渐渐变成了一种学院艺术,特别是前辈艺术家的巨大成功,也成为今天艺术家的巨大挑战,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严思·克利安:德国的新表现主义诞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刚才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巴塞利兹。巴塞利兹的绘画特点就是上下倒置绘画,他说,表现主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用心去画,用自己的感情去画,而不是用技巧。

  喻棣:谢谢Jens Kilian(严思·克利安)。

  李庚先生是中国山水国画大师李可染的公子。李可染先生非常重视中国山水的变革,他甚至镌刻了两方印章,一方是“可贵者胆”,一方是“所要者魂”。李庚先生为了学习绘画,遍游世界,十四岁时就代表国家参加波兰世界青年艺术节,改革开放之初选择留学日本,执教京都。您如何理解艺术的继承和变革之间的关系?

  李庚: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直谈到天亮。艺术家需要有一种对历史事件回顾的能力,综述而言是对自己的过去、对自己生活的体验、对于民族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的能力,这是一个艺术家的技巧,也是他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和平衡。这种课题不是说大学毕业以后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一生的时间。同时作为一个艺术家、作为一个普通人,对他所看到的当代这种感悟,迫使他一定要有创造和创新、有无限创造的可能性。我们今天中国所面临的一个是有很大的生活空间,这使我们有了无限创造的可能性,但同时我们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需要有更深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艺术作品上,那我相信,这样的作品是有内容的、有力量、鲜活的。

  喻棣:您走过的国家很多,见到的艺术样式很多,您一定更有感触。

  李庚:是的。比如,简单的说,我很喜欢唐承华先生,在文化交流时,有一种能力,他在点和点的能力连接上,对很多的文化、如日本文化,包容性之中中寻找自己的自我,这点杨起先生和唐承华先生做得很好。还有刚才很荣幸听到徐里先生分析他到德国的见闻。中国人对德国人简单来看有两种认识,一种就是我们今天所谈的表现主义,这种表现能力、文化传统对欧洲对世界、对很多国家都产生影响。还有一种德国就是他的哲学思想、艺术思想的要素,影响了很多的民族,也就是地理位置上的德国和他的一些精神文化就像云彩一样,在世界各地飘着,这种德国精神其实很早就对中国有很深的影响,从清朝开始,在工业革命上、在铁路上等都有很深的影响。同时,中国的文化精神、文化要素,对美洲,通过华人对美国、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也想云一样,这个概念应该更加清晰,不是固体的,这些东西都会融合在在座各位的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里,这些是我们今天所应该关注的问题。

  喻棣:接下来一个问题是想请教克劳迪娅·施密特女士,我知道您师从约瑟夫•博伊斯,我个人非常喜欢约瑟夫•博伊斯,也特别崇拜约瑟夫•博伊斯,约瑟夫•博伊斯曾经说过,艺术要生存下去,要向上和人、和天使,向下和动物、和土地连接一起时才有出路。您如何理解这句话?如何理解他反对以暴力争取和平,试图以艺术重建一种信仰,复兴一个寄托了他全部艺术理想的乌托邦

  克劳迪娅·施密特:我并不直接是博伊斯的学生,当时是在博伊斯的课堂上旁听过两年,当时博伊斯对我的影响很大,他的身上有一种气质,他从来不让我们学他的技法,而是间接地却又直接地影响着我们。他打开了我的眼界,比方说,当时博伊斯让我们看架子上放着的小盒子、箱子,怎样通过普通的眼睛把它看做艺术品。(杨起注:这是德国艺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博伊斯是继杜尚后,把生活上的用具直接搬到艺术馆当作艺术品,这样一种视觉转换的形式。)博伊斯还改变了家长会的开放式的形式,他取代了讲话的形式,他把一只兔子抱在手里,在这样的场景下在观众的面前,大家的精神和境界全部转移,在开幕式的时候进入了另外一种气氛和状态。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画面,这个画面已经几乎解释了全部这种画面那个时候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艺术方面博伊斯是开明的、开放的、就是一个旗帜。博伊斯对我后来绘画的影响,他让我画我感觉到的东西,画的表达从抽象到感性到理性。总结来说,博伊斯给我的就是勇气和自由。

  喻棣:下一个问题想问王少军先生。我们知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出现了许多激进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这些激进的艺术形态一度引发了艺术终结的大讨论,同时似乎也表明绘画和雕塑这样的传统艺术媒介已经无法满足艺术家们的创作需求。当时“抽象”这种概念已经成为了一种正统。您觉得德国新表现主义所引领的传统媒介的回归还有具象的回归是否是必要的?

  王少军:这个问题非常专业,这是当下大家都非常关注的核心问题。我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个时间点开始说起。我59年出生,刚刚60年代,生命的历程决定了我在青年时期不知道世界的另一面发生的事情如60年代美国抽象艺术的诞生、对艺术的反叛,在成年后才有所认知与思考。而你的第二个问题,我想谈谈对德国表现主义与新表现注主义的个人认识,我个人对德国的表现主义到后来的新表现主义是不陌生的,因为最早在青年时期就收到它们的影响。比如说侨派,还有很多的版画、油画艺术家,但是我觉得很新鲜、能够接受,这种接受是指能够与其近距离地产生共鸣。我认为作为艺术家,安身立命或者说他从事的职业最本质的东西不是艺术本身,而是艺术家背后的生活,一个真实的生命历程,我从德国表现主义和新表现主义中感受到的更多是对生活的回归。

  我到目前为止的艺术创作一直本能的或者更自觉地去把我所学的从西方或者中国近代近百年的学院艺术教育体系一直受西方的或者后来受苏联的影响,总的来讲他是外来的。尽管如此,当前存在的这么多的艺术争议,都在说中西方的不同或者对立,我倒觉得,无论是我多么陌生的一种艺术形式,我更多的还是绕过它去,看它背后的那个人,更像通过这个人去了解他的社会、他所生活的环境。今天的艺术家特别是青年人,在我能够关注到的地方,我会告诉他,你不要从作品的形式或者作品的外在形态入手,而应多了解这个艺术背后,它所包含的社会和“人”的内容、逻辑,他之所以在那,我们对这个的了解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是合理的协调。

  关于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出现许多新表现主义的艺术作品,似乎存在一种声音,觉得这是在西方已经过时了的一种艺术形式、一门艺术,或者说这门艺术是古老的艺术。但我发现,在中国,因为这种艺术跟中国人有关联,它跟今天中国的生活有关系。所以它并没有过时,人们接纳他并不是因为它古老不古老,我觉得核心的理由是,我关心我们现在的生活,所以我觉得我们从西方学来的系统的技术和艺术,中国的传统这一块,我们刚才大家都谈到,特别是徐里书记刚才谈到的,我特别赞成,其实中国的艺术,在有一个时期里,过多地打开了窗户面向世界。所以它有一点搁置了自己本原的,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特征。

  杨起:非常赞成何种观点。我常年生活在国外,特别有这样的感受。

  王少军:这个东西并不正常,所以我们今天能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团队,有德国人有中国人,在一起做了一个小小的展览,一共才三十多件艺术作品,但我觉得这个活动有大的意义,我觉得它甚至关乎到一个我们这个民族,中国人今天怎么向世界去展示自己。尽管可能会有很多不足,但是重要的是交流,就说你的技术我们完全可以使用,我们的传统,我一定让你了解。这就是我们的一个使命。

  徐里:我在这里也想表达一下我的看法,现在外国人对我的认识主要有两条不同的路线,一个是传统中国画,这完全体现的使我们自己的文化体系,而另一块更多是是西化的这一块,可能影响的比较大。

  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对我们影响也很大,现在中国画家的作品也已经完全不拘泥于过去。但人们的理解可能有错误,认为过去都超越不了,实际上每一代大师都在完成对过去的超越。我们看可染先生就在超越、潘天寿也在超越,每一个画家实际上都超越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如果没有超越,在八大之后就不要在画了,怎么还会有齐白石?只是用什么文化、用什么样的观念来寻求契合。所以说中国画的发展在这一百年来存在断层,更多的是吸收外来,自己缺少更多的学习和认知。那这样在艺术家的内心和学养当中,学了别人的,忘了自己的,所以中国画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中国画这些年在人物画上取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过去人物画是我们的短板,并不是说我们不会画,我们古代人物画也画得很好,但反映现实、反映历史、反映当代的作品比较欠缺。但整体上中国文化的断层是肯定存在的,这个课还得补。

  杨起:我插话一下,我们今天虽然是一个很小范围的讨论,是一个非常微型的活动,但是它会发生很大的影响。因为这个活动,确实到目前为止,我把我们这个展览的信息,一个星期以前,发给德国驻中国大使馆,大使馆在第三天,已经把这个消息放在官方网页上。究竟是我们影响了他们还是他们影响了我们,最后是历史给我们这个展览做了记录。所觉得这个活动第一站能够在北京做,第二站能够在德国做,历史的意义是非常非常大的。我相信,后面的后续会更加精彩,我建议中国美协也可以在今年做一个国际论坛,邀请德国和中国有关艺术家和学者,就把这个问题再谈一谈,非常有意义。德方非常支持,总领事馆已经表示到时将会派文化参赞到杜塞尔多夫参加我们的活动。

  王少军:这个活动我觉得有一个背景,就是习近平主席刚刚出访德国,还有就是其实德国并不仅仅只有一个新表现主义,德国还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国差不多,这两个民族,很能够相近相亲。

  杨起:他们能够领导世界。

  喻棣:接下来这个问题就和现在老师们所讨论的非常相关,本来这个问题是想请张永海先生回答的,但是现在我希望大家都能畅所欲言。中国绘画注重写意精神,以形写神,不满足于再现客观,不受具象原形的束缚,而是在想象中发挥创造。这种写意精神,自古以来就贯穿在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中。曾经有人提出,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就是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也有人对这种观点提出严厉的批评。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在此我想问在座的各位老师如何看待这种争论?

  张永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也经常在思考,我经常画写意画,但我对德国的表现主义很早就有认识,从一开始打基本功的时候,就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力,同时,我又从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里找到了许多与德国表现主义相同的元素。实际上很多艺术,实在理论上不一样,但是在内心表达上,我觉得是一致的,因为艺术是情感的表达,不管用何种手段,不管用何种何种方法,这种情感是人类所共同的,是人性的诉求。我觉得这两个关系如果理顺了,我们就能够很好的理解德国的表现主义,以及我们自己的写意精神。

  比如说今天上午,我抓紧时间去故宫看了“清初四僧”书画作品展,我强烈推荐我们德方的艺术家去参观。那些八大山人的作品,我觉得代表了我们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的最高境界。但同时,刚刚徐里书记提到的,我们应如何超越这很重要。我们不能固守老祖宗的模式,而我们今天画展的这种形式就很有意思,融合和吸收外来的审美视觉因素和内在的思想观念,起很多化学反应以后,不知不觉融入我们的血液中,形成创作条件。我觉得这是潜移默化的,这是我们目前值得思考且应该不断去追问的文化命题。艺术绝对没有终极答案,艺术是不断向前推进,一代代把自己的情感诉求能够最大化的去表现,这就是人类精神能够一代代传递、超越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喻棣:谢谢张永海先生。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讨论在此暂时告一段落,其实我们今天的讨论的问题已经不止仅仅局限于中德艺术之间的交流,更有如何面对传统来进行创新。虽然只是一个小型的讨论,但这个我们讨论的问题十分有意义,这个论坛应该是我们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刻,谢谢大家今天的参与。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