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评论

范勃:广东当代艺术会厚积薄发

2015-01-13 09:00 来源:羊城晚报 阅读

范勃

范勃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2014年11月,位于员村的“广东当代艺术中心”揭幕。首场展览“8+1”实验艺术方案邀请了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王庆松等当代艺术名家参展。

  据记者了解,“广东当代艺术中心”从创办到开幕,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范勃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范勃致力于推动广东当代艺术发展。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他说:“从美术学院教师的身份出发,也希望爱护自己的学生,看到他们有更多得到推广的机会。”

  岭南曾领一时风气,也曾是艺术革新的前沿地域,而在当代艺术领域却显得相对薄弱。作为区域美术馆的广东美术馆,在推动全国当代艺术发展中曾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2002年,广东美术馆策划主办“首届广州三年展”。藉此,很多来自北方一线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都因前来参展,留在了二沙岛,当中就包括部分本次“8+1”展上的参展艺术家。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广东的当代艺术仍缺乏一条结构合理的生态链。范勃在受访时表示,今天广东当代艺术发展最需要从平台建设上着手。

  A

  把艺术和当代文化问题联系起来

  羊城晚报:以您的理解,当代艺术中的当代性是什么?

  范勃:每个人对艺术的当代性都会有自己的定义和解读,往往都呈现出针对当下的问题意识和文化当下性。而我个人更侧重于强调今人在当下的文化立场和创造性。

  跨学科及运用相关方法论是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特点。在过去,我们只要求艺术家在艺术语言上进行拓展,而不是作为探讨问题的一种方法。如今我们不难看到,在西方当代艺术作品中,已经越来越多地涉及交叉学科的领域,在中国,那些走向国际的当代艺术家都有他独特的表达方式。关键是如何转化,把艺术和当代的文化问题联系起来。

  羊城晚报:您个人的创作实践里,当代性是如何体现的呢?

  范勃:在我个人的创作中,与过去最根本的区别,是叙事方式的探索。我希望把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空间转换为一个具有多重时空关系、多重叙事结构的虚拟空间,使画面充满一种冒险精神,挑战其它现实主义作品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场景之间线性的逻辑关系。

  羊城晚报:您在广东致力推广当代艺术。在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之间,您更认同哪个身份?

  范勃:我更认同自己是艺术家,而这些相关的社会活动,则源自作为艺术家的责任感。

  有不少人认为,广东的当代艺术界藏龙卧虎。但为什么今天的现状看上去却是被遮蔽了?仅仅是距离北京远吗?这个问题值得从事艺术创作,或对于地域性艺术发展有某种责任和期待的人去思考。

  在我看来,问题是多样的,但广东艺术生态的确还不够健全,是最重要的。我们都可以看到,像广东这样经济发达的地区,当代艺术的发展却不如经济没那么发达的中国西南地区。

  广东需要一个当代艺术的大平台

  羊城晚报:西南当代艺术群体的“抱团”现象,常常被广东批评家提到。

  范勃:是的,任何一个成功的案例都无法复制,而他们经验却可以借鉴。为什么不少广东的批评家常常提及西南艺术团体的“抱团”?因为地处西南内陆,所以西南的艺术家们知道,得到更多传播的渠道,更需要团结协作,共同发展。要营造好广东艺术生态,我认为这也是比较关键的。

  再具体一点说,广东需要像广东当代艺术中心这样的平台,既有呈现年轻艺术家的创

  作空间,又展示知名优秀艺术家的作品,是海内外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在广州活动及学术交流的阵地。可以说,这样的机构越多,艺术生态才有可能会越好。尤其是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才有有效渠道进行传播,被更多的人看到。

  当然,更重要的是艺术机构、策展人、媒体、画廊、美术馆及艺术赞助人共同努力,才能构成完整有效的艺术生态链。

  羊城晚报:广东油画界过去曾产生“四大金刚”,在全国非常引人注目。

  范勃:“文革”期间,广东产生了“四大金刚”有着特殊的历史成因。首先,在他们的作品当中,让人看到了人性与生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稀释了红光亮中的某种说教情绪,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让观者温暖和感动的普世价值,在那个历史时期是非常珍贵的,夸张一点说,在广东是一次小小的文艺复兴。

  其次,过去的创作都是由各地宣传部门集中进行。改革开放后,对经济价值的追求成为一种新潮流,相对于后“文革”期间,大家的心态不在这里了,都投入到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去了。

  羊城晚报:今天广东油画似乎没有过去突出了,情况是怎样的呢?

  范勃:从全国的范围来看,广东油画是中国油画界的重镇。在官方体制内的展览中,如果以各年全国美展入选和获奖率统计来看,广东一直位居三甲。但这只是油画这个画种,并非意义更广的当代艺术。在广东,仍然缺乏一个大的平台,让更多的策展人、批评家及艺术爱好者看到广东的当代艺术。

  今天经济发展了,接下来必然是文化品位的提升,对此,我是非常有信心的。可能广东的艺术生态建设比其他的地区慢了一拍,但回过头来看,可能也是好的契机。我们坚信广东的当代艺术会厚积薄发。

  C

  当代艺术的传播渠道待拓宽

  羊城晚报:当代艺术和普通民众比较遥远?

  范勃:当代艺术对于很多专门人士也遥远。事实上,对于一般民众而言,当代艺术传播的渠道的确非常少。普通百姓最接受的,有可能只是行画里的大牡丹和锦鲤。但是当代艺术也同样早就融入了民众的生活之中,体现在各种建筑、家具或其它产品的设计中。

  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地、尽量地往前看。在西方,传统的东西归入博物馆艺术,而中国的文化艺术脉络有过断层,所以我们一直都在跟着学习,处于往回看的状态。我个人也收藏宋瓷,对传统艺术充满敬畏和尊重。但这只是个人趣味,对艺术领域而言,从艺术教学、机构展示到个人收藏,更要往前看,看到当下艺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它内在涵盖的各种新观念。现在的人即便画得和八大山人或者齐白石一模一样,还有什么意义呢?

  羊城晚报:广东当代艺术中心的揭幕展虽然大牌云集,但依然有不同的声音。您如何回应?

  范勃:一个展览做起来后,有多方面的看法很正常,任何一个大型学术活动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声音,我们非常欢迎有不同的观点和建议,尤其是业内人士的。但是,我认为,大家在讨论问题的同时,也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出一些相关的事情,以期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来探讨广东当代艺术的发展策略和推动模式;那样的话,对广东当代艺术生态的发展会更有建设性。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