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收获》主编程永新:发三篇就能成真正作家

2012-12-05 11:17 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阿云 阅读
《收获》主编程永新:发三篇就能成真正作家 
  
  一本纯文学杂志的寿命有多长,《收获》的答案是55年和更多。
  
  这本巴金先生创办的杂志,在其女儿李小平女士的主持下一直坚守“纯文学”的标准,在文学圈内有着极高的声誉——在《收获》上发表3部小说,就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
  
  过去55年里,这里首发莫言、贾平凹等成名作家的新作,也是余华、苏童、王安忆、马原等人从名不经传到声名鹊起之处。如今,即便已经成名的年轻作家,如郭敬明、安妮宝贝、七堇年、颜歌等,也纷纷将作品投给《收获》。因为在商业上的成功和大众读者的认可之外,他们需要借助《收获》让自己真正为严肃文学圈接受。
  
  这本自负盈亏的文学杂志,凭借其高水准的内容在半个多世纪里维持了稳定的10万发行量。但时代在变化。网络文学的冲击已经被讨论多年,青春文学正在迅速俘获年轻读者,新技术带来的新型阅读方式也给《收获》带来挑战。这本已经“知天命”之年的杂志如何面对这一切?腾讯文化对话《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在55周年之际探讨《收获》和文学的过去与未来。
  
  对话实录:
  
  腾讯文化:从50周年到55周年,过去五年里面在杂志上的文章有哪些您印象比较深的?
  
  答:应该说这五年里有比较重要的作品,比如说有莫言先生的《蛙》,在《收获》上发表了也得了“矛盾文学奖”,其实这个作品也很快翻译到国外去。还有莫言其他一些作品。包括王安忆长篇小说《天香》也是非常重要的作品。我想苏童的《河岸》应该也是这五年里面的作品。
  
  整个文学的状况进入新世纪以来是有一点变化的,因为确实中国作家经过了二三十年的文学实践,进入新世纪以后,碰到了一定的困难,比如说网络媒体的兴起,一些网络小说的出现,类型小说也发展得很迅猛,比如说《盗墓笔记》这样的小说。
  
  这种发展对纯文学的影响有没有呢?一点没有,那是不可能的,肯定会有。那到底是怎样一种影响?这个可能要学者来研究类型小学和纯文学之间的关系。还有网络的兴起、多媒体的兴起对纯文学的影响可能也是会有的。包括我们的文学肯定在发展过程中会有高潮,也可能会有一点低潮,可能会有停顿,也会有一定的调整,这也是很自然、很正常的。
  
  这两天我比较欣喜地看到苏童的《河岸》得了布克奖。苏童在这部长篇之前,上一部长篇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它又拿出这个作品,这是让大家比较高兴的。所以这个势头又有一点开始往上走了。
  
  腾讯文化:现在出版社考虑到销量,并不是特别愿意作家先在杂志发表文章,但像王安忆老师的《天香》去年在《收获》上发表的,这些知名作家还是倾向于先在《收获》发表,这是为什么?《收获》是怎么做到让这些作家对《收获》这么信任、这么看重的?
  
  程永新:因为这些作家他明白一个道理,在《收获》上发表,首先是一些专业人士、研究文学的大学学者、批评家、教授,还有真正喜爱文学的一大批忠实粉丝会看,他赢得了这些人的口碑以后,为他以后图书的销售,其实是正面的影响。
  
  因为图书市场和书刊市场其实是两个渠道。也许会有我在杂志上看过这个书,我可能不会去买书这种情况。但还有另外一个情况,因为一本杂志重复阅读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我看完这次的杂志,我会借给另外一个人看。另外一个人看了以后,他还会借给别人看。所以我们的发行量有10万份,但是我们的读者可能是几十万甚至更多,它是重复阅读的特点。但是有些人是没有读完,他就会去买这个书。所以它对图书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举个例子,像安妮宝贝的《莲花》,这部作品写得很好,但是也跟她以往的作品有一些区别,为什么?她讲故事的这个节奏是比较慢的。所以出版这个书的路金波他非常聪明,他就鼓励安妮宝贝把这部小说拿到我们杂志社来,我们编辑看了以后觉得这确实是一部有份量的作品,所以我们就把它在长篇专号里发表了。路金波是等我们发表了两三个月之后,他才出版这个书,为什么?它在《收获》的长篇专号上发表了之后,很多人、特别是那些大学的教授就很喜欢她写作品,就写文章推荐,这个文章就传播了。传播以后,从文学圈内向普通的读者波及,形成了这么一种态势之后,出版商才出版她的图书,正好迎合了大家对阅读的需求。所以她的《莲花》是卖了几十万册。当然安妮宝贝本身她的销量就比较高。这本书因为选择了在《收获》首先刊登,把文化圈的影响造足,然后这本图书最后的销量比她以往的作品还要高,不仅没有掉下来,还要高。
  
  这个事情说明什么道理?她在杂志上发表一下,先形成一个口碑,对图书的营销只有好处,没有好处。现在这些成名的作家,优秀的作家他们知道《收获》上发表的作品对图书市场是有非常长期的利好的、正面的影响。所以作家们意识到了这件事。他们愿意拿一部力作分享给《收获》。贾平凹先生也写了一部新的长篇,在《古炉》之后,我开玩笑说是献给他60岁的一个礼物。这是一部集中反映中国现实、各种矛盾的长篇小说,我们编辑部的评价都非常高。
  
  腾讯文化:现在阅读严肃文学的人越来越少,像莫言这次获得诺贝尔奖,对严肃文学在大众中的传播能不能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程永新:这个作用会通过很长一段时间慢慢显示出来。现在也已经可以看到,在生活中一些不懂小说的人、平时对文学不怎么关心的人,现在也开始慢慢来关心文学,因为莫言得诺奖这个事刺激了我们整个生活。
  
  比如说我的邻居以前都不怎么知道莫言的名字,他们完全不是这个行当的,他们是经济领域、科技领域的,他会问你要莫言的书,因为我们登过莫言的长篇《蛙》,我们也通过一些媒体宣传,他知道你们发表过很多莫言的作品,他就来问我要。
  
  他的得奖也会刺激中国作家写作的积极性和提高中国作家的自信。实际上也会刺激我们的出版和文学的发展。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完全估计它的意义,可能要通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
  
  腾讯文化:您刚刚也说到现在有新的小说,像类型小说、网络小说出现,我注意到《收获》最近几年也会刊登一些很年轻的、大家认为不是严肃文学作家的作品,比如说今年第五期刊登了颜歌的长篇小说《段逸兴的一家》,这期还有七堇年的小说,之前也刊登过郭敬明的长篇,《收获》选择这些大众认为是流行作家的文章的标准是什么?
  
  程永新:确实《收获》刊登文学作品的时候一定有它自己的一种判断和标准。我们这个刊物的传统就是非常关注年轻作家。我们知道文学是需要通过不断地出新人,出新的作品,来推动文学的发展,这是我们形成的基本的共识。当年像余华、苏童、马原,他们都是新人。所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在1986、1987、1988年连续三年每一次第五、第六期都会推出年轻作家的专号。这也是巴金先生讲的“出人、出作品”,就是你推新人文学,事业才可能不断地往前发展,有一种传承在里面。
  
  这些年来我们发表的作品除了你说的这些,还有很多。包括这次我们搞活动,李锐先生也来了,我们就谈到他的女儿笛安在法国读书的时候就给了我们一篇小说,李锐先生很低调,他把他女儿的小说推荐给我们的编辑,我们的编辑觉得好就拿来给我,我们就把它安排在头条,一个中篇小说,这是一个从来不知道的新人发的头条,我都不知道她是李锐的女儿。这之后,她还有《告别天堂》,还有长篇小说,最后她的粉丝也非常多,她也是郭敬明旗下一本刊物的主编,她现在的长篇一出来就是几十万份的印数,已经变成这么一个比较红的女作家了。但是当初第一篇小说的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这说明我们这些年格外注意对新人的挖掘,各种写作风格、各种各样的文学上的新的风格在出现,我们非常关注。因为我们如果没有对新人的挖掘,文学是不可能有传承性的。
  
  从杂志来说,阅读《收获》的人,如果都是一些老年人,你以后怎么发展?它这块要不断有新的作家加入,新的读者加入,这个刊物才会兴旺发达。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