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评论

《福柯的界线》的三个后记

2018-08-27 09:07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汪民安 阅读

Michel Foucault

Michel Foucault


福柯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也是目前学术界最热门的人物、国内译介了不少福柯的著作,但研究性的专著尚不多。汪民安著的《福柯的界线》对福柯的理论作了全面论述,尤其对福柯的权力理论、主体思想和生活美学作了清晰的梳理和精辟的述译,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是一部难得的研究福柯的力作。全书语言流畅、富于激情,适合对福柯感兴趣的学生、学者,亦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2018年7月由河南大学出版社 | 上河卓远文化出版了汪民安的《福柯的界线》,这是这本书的第三个版本(前两个版本分别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和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里发出来的是这本书三个不同版本的三个后记。


第一版后记

这本书是我的博士论文,它在许多方面得益于我的老师罗钢教授。这几年,罗老师几乎没有原则地在所有的方面都给了我关键性的帮助。尤其是在今天,在各种各样的吵闹声音中,他清楚地知道,而且坚信不疑,他和他的学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以及在这条道路上应该承受的孤寂和沉默。这条道路就是理论,这不是几十年来我们在大学课堂里灌输的而且现在仍在乏味地灌输的理论,这是在改变我们的目光、思考,而且促使我们进行别样的观察和思考的理论,这是为趣味而不是为权势所主宰的理论,是为好奇心而不是为真理意志所主宰的理论,这是作为世界观——起码是作为我的世界观——的理论,这同样也是作为工具箱的理论。我深深地得益于这一点。我的这本书,正是这样的一种选择结果。如果说,这本书里面对权力进行了大量讨论的话,这些讨论不是为了澄清权力的隐秘真相,而是为了让权力进一步地迷失在某种书写的游戏中。是的,权力无处不在,但是,不要对它说真话,而是让它显得粗俗而无趣,要让趣味和好奇心的强烈驱动来吞噬这种暴躁的权力,要用生理学来统治哲学。如果说这本书里面有一些生理学,而且,它表现为武断和激情的反复交织的话,那么,这种武断源于我的粗糙和固执,而激情则来自于我的迷恋——对福柯的迷恋、对理论的迷恋、对我最后的学生生涯的迷恋。这种激情也是学生向老师表示的谢意——没有罗老师的帮助,就没有这本书——既没有这本书的最初起源,也没有这本书最后这样的结果。我也感谢我的硕士导师、远在南方的刘安海教授,他已退休在家,我知道,不论这本书如何幼稚,他都会由衷地高兴。

许许多多的老师、朋友和同事,这么多年来,他们各种形式的理解和帮助促成了我的工作,我不会忘记因为这些理解、合作和帮助而建立起来的友谊。我向他们表示谢意,这种谢意发自内心,因此,我不说出他们的名字,我想让这种友谊以默契的方式存在。当他们拿到这本书时,他们肯定知道,他们的帮助、我的感谢、我们之间的友谊,都藏在书的哪些字里行间。这本书大都是在2001年的深夜写成的。只有在被漆黑一团的夜晚包围的时候,我才能面对福柯那些既凶险阴郁又熠熠生辉的文字,这是一个魔鬼发出的天启。我被完全征服了。如果有人抱怨这本书没有对福柯进行适当的批评的话,那么,我的回答就是,我是作为一个信徒来写这本书的,不仅仅是福柯的信徒,而且是拼命地嘲笑绝对真理论的尼采的信徒。夜晚不适于批判,只适于个人沉默的倾听。我不能肯定我听懂了全部,也不能肯定这本书中哪些是属于福柯的,哪些是属于我的,我只知道,在那些似乎是没有尽头的夜晚,在一栋昏暗高楼的透出白炽灯光的窗户里面,到处布满了一个伏案身影的艰辛、执著和激情。

我知道,这样的一本书,不会有多少读者,但是,在它出版之前,我的家人已经读过了,而且表示了肯定,这对于充满愧疚和忐忑不安的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慰藉。

2002年6月,北京望京


第二版后记

时隔多年之后,重读一本自己写的旧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自己的书架上,还躺着这本书的初版,它随意地置放在书架的角落里,布满灰尘。我很少注意到它,甚至谈不上对它有特殊的感情,好像它是另外一个作者的东西,与我无关――时间真是有一种巨大的冲淡能力,我最初瞥见到它的时候所泛起的激动,现在荡然无存了。说老实话,现在,我很少有翻阅它的兴致。如果不是再版这本书,我或许永远不会再将它完整地通读一遍。也许,要想让自己读自己写过的书,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它再版。

不过,有点奇怪的是,当它再版,换了一幅包装,以一种新校样的形式来到我的案头的时候,我居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我有一点迫不及待地阅读它(而不是原书)的冲动,好像校样里面埋伏着什么新的东西一样。难道一个新的包装形式,会让一本书发生变化?显然,新的版式,新的封面,新的纸张,新的编辑(尽管是一个老朋友了)和新的出版社,对书的内容丝毫没有影响。但是,它们或许会改变人们对于书的内容的想象――如同换上一件新衣服并不能改变人的身体,但却能改变人对于身体的幻想一样――无论这个幻想者是自己还是他人。

果然,当我安静地坐下来阅读这份校样书稿的时候(其直接目的是为了寻找校样中的错别字),出现了一些从未有过的阅读经验:悔恨和得意反复地交织。在有些地方,我悔恨不断:我那个时候竟然写得如此之糟糕;在有些地方,我却有些自鸣得意:我那个时候居然写得如此之好!在书页中的很多地方,我居然十分地陌生,就像是在读从未阅读过的东西一样。我不断地自问,这难道出自我的笔下(我是用钢笔写下的这本书)?这些句子,难道是我写下来的?我竟然持有这样的看法?我那时候竟然会读过这样的书?――阅读自己的旧书,就是这样的奇妙,它有时候好像是在阅读一本新书,一本从未读过的陌生人的书,好像自己通过这个新书获得了新知。或许,有些东西,一旦写下来,不是铭刻在心,而是从你这里永远地消失了。在这个意义上,写作,就是让自己遗忘,让自己消失。重新阅读自己的书,在这个意义上,就不是怀旧,而是重新发现自己,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重新发现自己的他者。一个作者,就是通过持续不断地写作,来达到自我遗忘。同时,借助于自我重读,来回忆自己,来发现自己,发现自己身上那种令自己感到陌生的东西。

2007年9月 北京望京


第三版后记

我大概是在2001年底完成了这篇博士论文。那几年我全力以赴地读福柯,我认真地读完了他生前出版的主要著作。因此,在这本博士论文出版之际,我想我会暂时告别福柯。但是,福柯持续十多年的法兰西学院的讲座后来慢慢地整理出版了。福柯非常认真对待他的讲座,他每次授课之前都作了细致的准备,写下了完备的讲义。这些讲义记录了福柯1970年代后每一年的思想历程。相较于那些出版之际被仔细修订的著作而言,这些未经福柯最后审定的讲义更显现出福柯思考的活的痕迹。这个系列年度讲座的出版规模庞大(每年的讲座都整理成一本书),几乎和他生前出版的著作相当。讲座著作和他生前出版的著作有些有相关和交叉之处,而有些则完全是全新的,在他的生前著作中几乎从未得到表现。这些系列讲座展示了一个更加丰富多样的福柯形象。我一直在跟踪这些新出版的讲座,因此,福柯在我这里从未中断。我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因为出于研究习惯或者某种职业伦理去持续地研读福柯,而确实是因为福柯的每一本著作都强烈地吸引着我。在福柯的著作中,我感到极大的满足——这是其他人的著作所无法带给我的满足。我相信,作为一个读者,能够找到一个令他长久迷恋的作者是人生所特有的幸运。

《福柯的界线》是我阅读福柯生前著作的一个总结。他身后出版的著作我没有谈论,因此,它存在着欠缺。我觉得我应该再写一本关于福柯的书。事实上,我已经开始写了。我希望这本尚未完成的新书,成为这本书的一个合适的增补,仿佛它是这本十五年前出版的先天不足的著作的兄弟一样。

2017年10月12日

(来源:上河卓远文化公众号)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