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
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专辑
南方论坛
南方搜索
读品专访 | 育邦的世界文学地图
鲁娟 | 那么多风,那么多寒,那么多黑暗,住在我体内
姜明 | 草堂不是我的,是杜甫先生的
远人 | 读范宽《溪山行旅图》
李轻松:我要预谋之外的爱,一场被淋透的雨
今日头条
福克纳作品 · 宾夕法尼亚车站 | 李寂荡 译
在圆形大厅里,人们显得像蚂蚁一样渺小而专注,雪的味道和感觉仍然萦绕着,虽然现在已弥漫到高高的钢梁间,也在消散和减弱,充斥着这儿的是疲倦的、持续的低语声。
伊丽莎白·毕肖普 | 好的诗歌应该简单、准确、神秘
我在这里详述的毕晓普的诗歌态度──她对畸形的感觉、她超然冷漠的才能、她在人类社会中的异乡性、她对于真相自身可能消灭了某些真相的怀疑论、她作为一个无意义的附加经验观察者的自我表述。
攀枝花00后诗人余还森 | 我们走后的卧室,变成疾病
余还森,男,2001年生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从小对县城中的事物特别敏感,誓要记录下这片土地发生的一切。他或许是一个诗人,或许是一个导演,或许只是一个县城青年。
杜成 | 成都这群可敬的媒体人 让我们守望那段金子般的岁月
当一个主流媒体的社会监督功能被阉割,舆论监督职责自我蜕化,犹如壮士断臂自废武功自削锋芒,甚至沦为自媒体的配角和追随者,一个劲儿在那里吹喇叭、抬轿子,长年累月就一种不敢说、不愿说、不发声的“傻白甜”状态。
南方来信
长诗何为?太阿《补天记》引发当代中国诗坛热议
当代诗人太阿新近推出的3435行长诗《补天记》,以个人史书写本民族性格的全部情感,堪称一次具有先锋色彩的世界性写作创造实践,受到诗坛内外的广泛关注。
第二届阿买妮·甘嫫阿妞诗歌奖征稿|100行诗,奖金230000元
征稿对象不受民族、性别、年龄、国籍限制,凡用汉语写作的当代诗歌作品均可参评“阿买妮·甘嫫阿妞诗歌奖”。参评作品为没获过任何国内外诗歌奖项的原创现代汉语新诗。
罗桑娜·沃伦诗选首度登陆中国
2025年6月,美国当代诗坛重要代表人物罗桑娜·沃伦的首部中文版诗选《罗桑娜·沃伦诗选》由东方出版中心正式推出。这部诗集的出版填补了中文世界对沃伦诗歌系统性译介的空白,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窥见当代美国诗歌深邃景观的窗口。
无以复加的精彩分享 | 洛杉矶诗会
7月5日洛杉矶诗会一月一次的Zoom分享杰作多多,现场感、精神满足以及彼此交流所取得的收获与昂贵付费的剧场体验相比,绝对物超所值。
南方美术
远人 | 读范宽《溪山行旅图》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曾毫不含糊地将北宋画家范宽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称作“宋画第一”。到今天为止,从未有任何人对该评价作出过反驳,理由是它不可能被反驳。
艺术家关晶晶GUAN JINGJING (b.1983)油画作品
艺术的意义不在于作为结果来呈现,而在于作为全体的生命过程去显现,作为持续不断的变化来显现。作品只是艺术坍塌下来的痕迹,对创作者来说,坍塌下来的作品应该抛在身后,而创作者应该一去不复返。
梁冰雪 | 表现与召唤:李寂荡文学大师肖像素描系列
李寂荡文史科班出身,是目前国内著名的诗人、作家、主编和翻译家,鲜为人知,他还是一位有天赋的肖像画家。
千高原 | 艺术家王俊个展“林中”
千高原艺术空间欣然宣布即将在2025年6月7日至8月10日呈现艺术家王俊个展“林中”。期待您的光临!
南方文学
福克纳作品 · 宾夕法尼亚车站 | 李寂荡 译
在圆形大厅里,人们显得像蚂蚁一样渺小而专注,雪的味道和感觉仍然萦绕着,虽然现在已弥漫到高高的钢梁间,也在消散和减弱,充斥着这儿的是疲倦的、持续的低语声。
马克·斯特兰德:论成为一个诗人
斯特兰德被称为“深沉的异化哀悼者”:以深刻的智慧,讲述我们被遮蔽的生活故事—-—关于现代生活的孤独、被异化、焦虑及无力感等。
伊丽莎白·毕肖普 | 好的诗歌应该简单、准确、神秘
我在这里详述的毕晓普的诗歌态度──她对畸形的感觉、她超然冷漠的才能、她在人类社会中的异乡性、她对于真相自身可能消灭了某些真相的怀疑论、她作为一个无意义的附加经验观察者的自我表述。
攀枝花00后诗人余还森 | 我们走后的卧室,变成疾病
余还森,男,2001年生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从小对县城中的事物特别敏感,誓要记录下这片土地发生的一切。他或许是一个诗人,或许是一个导演,或许只是一个县城青年。
南方人物
杜成 | 成都这群可敬的媒体人 让我们守望那段金子般的岁月
当一个主流媒体的社会监督功能被阉割,舆论监督职责自我蜕化,犹如壮士断臂自废武功自削锋芒,甚至沦为自媒体的配角和追随者,一个劲儿在那里吹喇叭、抬轿子,长年累月就一种不敢说、不愿说、不发声的“傻白甜”状态。
读品专访 | 育邦的世界文学地图
育邦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读者。翻开他的书,字里行间都跃动着他对文学经典作品阅读的热忱,仿佛能触摸到他在书页间跋涉时留下的温度。
聂鲁达:巴黎评论诗歌访谈
聂鲁达常被认为是智利的民族诗人,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人们阅读与喜爱。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称其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第三代诗人专访:第N次诗歌浪潮 | 张后访谈尚仲敏
“第三代诗人”的最初提法始于1982年,出自于四川,很快这股浪潮度卷全国,各种流派纷纷揭竿而起,由此表现为南京“他们”,上海“海上诗群”,四川“莽汉主义”、“非非主义”等等诗歌派别,最终,瓜熟蒂落于1986-1988年诗歌大展“红皮书”。
南方评论
武靖东 | 此在主义:一种本元和人性的、自律的诗学尺度
诗性的批判能力,是诗人之所以能成为诗人的基本能力之一。它是一个诗人的人道立场、伦理操守、人性良知和审美态度的体现,是诗人主体对社会症象和事态的辨识能力、思索能力、审断能力、抗衡能力和反击能力的试金石。
宇秀 | 徐小斌在“别处”的多变与恪守
在《羽蛇》中,徐小斌把她小说叙事的幻想性、诗意和神秘化的特质倾情灌注到女主羽身上,企图以赋予她的神性跳出凡界,来对抗格格不入的现实世界。然而羽有的只是羽毛,而非翅膀,终究逃不脱美的毁灭性宿命。
刘川诗作读记 | 时间之水从未减少他的热爱
刘川诗作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现代性也包括他将诗歌主题锚定在“日常”中。而日常是发展的、无限的,从而必然保证了诗人的写作指向永恒,也保证了诗歌写作的个人性和创新性。
廖令鹏 | 《补天记》:世界意识,民族与城市的通灵秘史
一个没有故乡的人,不会拥有城市,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也不会拥有世界。太阿和他的《补天记》,正因为难以挽回的伟大的遗憾,始终如一的世界意识,还有他的远征,他的民族与城市的通灵秘史,这个诗人和这部作品,可能在未来留下闪光的痕迹。
南方图库
游太平镜头下的川渝诗人
游太平,重庆合川人,居四川达州。1988年开始学习写诗。2001年出版个人诗集《内心的戏剧》。2013年编辑诗歌民刊《严肃一点》。2018年与诗人张华、陈建合著诗集《他的旧女朋友是一头波色的鹤望兰》。
徐海涛书法作品选
徐海涛,四川攀枝花人,笔名二水,自号东林山人,四川省作协会员、攀枝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攀枝花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仁和》季刊主编。自幼喜好文学、书画、摄影。近年在国家、省、市级媒体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三千余件,并有书画作品参加各类书画大赛,书法作品《心经》曾被马来西亚等国际友人收藏。平素喜欢寄情于自然山水,放浪形骸,归栖心灵于田园,在阡陌田畦间静静寻求灵感,写意山水,挥毫水墨。
许春荣作品选
许春荣,1970年生,号顽石、一根筋、半罐水。毕业于四川省教育学院美术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攀枝花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攀枝花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攀枝花市书画院特聘画家,攀枝花市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家。现任仁和区书画家协会主席。
邱正伦书法作品选 | 失落的偏旁:题画诗
邱正伦,男,汉族,四川省达州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美学导师,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书法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