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美术

访谈 | 陈丹青:我又回到当知青时画画的状态

2019-11-11 09:32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阅读

【编者按】因这次“退步 1968 - 2019”陈丹青个展的时机,才第一次和陈丹青有了交集。见面后,分明是位耿直、诚恳、智慧的师长。似乎开始对他从画家,进入公共话语视野的不断发声,多了“公知”的身份,有了些许真切的感受。通过这次对他50年艺术历程“进退”的展览,也更明晰之前多位策展人、艺术家对他这些年的文字、言论、绘画的判断:“共同构成他的一种艺术方式”。

上学的时候,最爱看的也是古今中外艺术家的谈话录,因为最贴近艺术家本人的真实想法和感性的温度。陈丹青也讲“我是个感性的人”。

下面我们也把这次对话如实呈现出来,作为大家了解艺术家陈丹青艺术的文字片段。

陈丹青 《刚过60岁》,布面油画,138 x 92.5 cm,2014

陈丹青 《刚过60岁》,布面油画,138 x 92.5 cm,2014

对话

对话人物:艺术家 陈丹青

编者:雅昌艺术网 裴刚

我的画本身成为现实

雅昌艺术网:您这些年,一直在坚持画画。

陈丹青:干嘛坚持呀,凡事一说坚持,就勉强了。我只是喜欢画画,我愿意说这是惯性、惰性,不愿说“坚持”。

雅昌艺术网:绘画更贴近身体感受的直觉,有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部分,尤其是从80年代以后,欧洲也在“绘画复活”这样的概念下,赋予了绘画更多的观念。今天我们在看您的作品的时候,似乎也要用这样一种方式去看,您的这些作品整体看好像是一个历史的呈现,50年来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绘画和现实是有关系的。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陈丹青:你问了好几个问题。

绘画跟现实有关系,但绘画本身也是一个现实。当绘画本身是现实,有可能不必和现实发生对应关系。

比方说,我有一组画跟现实的关系就很奇怪,一个是“画册”,“画册”跟现实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1998年在壁画系你听我说的时候,是国内同行第一次知道我在画画册。他们非常失望,当面跟我说:画得太差了。我同意他们的观点。我太久没回国了,大家记忆中还是《西藏组画》,那组画跟所谓现实有关系,但画册系列跟现实毫无关系。我的问题是:画册难道不是现实吗?每个画家房间里都有画册。

只要是现实,画册也有被画的理由,这是一个现实的关系。

还有一个是另一种关系:你对现实的反映,比方说“时装模特”。直到现在我自己看这些画,也觉得有点奇怪,观众更奇怪。这个家伙以前是画农民、画藏民的,怎么现在画时尚模特?背后的意思是:西藏和农民是现实,时尚模特儿不是现实,但模特跟藏民其实一模一样,也是现实,只是那个年代没有时装模特,现在有了,当我画一个时尚模特和一个藏民,根本是一回事。

最后,到了画布上,我的画本身成为现实。

陈丹青《巴洛克群像之二》,布面油彩,101×152 cm,2014年

陈丹青《巴洛克群像之二》,布面油彩,101×152 cm,2014年

我画画册与画民工是一样的

雅昌艺术网:画“画册”是回顾历史或者关照历史的?

陈丹青:不是,你可以解读我画的画册带来了很多历史,比方董其昌、王羲之、委拉士贵支、卡拉瓦乔,他们当然意味着历史,问题是,我不是为了历史去画画册,但画册自己附带了历史,但画册本身不是历史,它们的历史只有很短的时间,比如说电子扫描排版技术大概只有二三十年历史,可是画册上的画主,譬如中世纪画家,可能有一千年历史,但他被二十年前出现的电子技术,做成这本画册。

我其他一些画册是五六十年代老版本,作为技术和物质,也只有半个多世纪历史。所以谈起历史,很复杂。我没有说:啊,今天我来画点儿历史,然后把画册拿出来画,不是的。我把它看成印刷品,复制品,当我再现它,历史本身出现了。

陈丹青 《唐人画廊的四川民工》(为此展现场写生)  布面油画 200×220cm 2019 展览现场

陈丹青 《唐人画廊的四川民工》(为此展现场写生)  布面油画 200×220cm 2019 展览现场

画民工也一样,他站在那儿,我从绘画的整体去看,这位民工的T恤图案很好,可是我一点没注意图案那行字“TIME IS MONEY”,等到我画到了,开始写字母了,哎哟,太有意思了,这句话是他的衣服带给我的,不是我要这样画。

为什么要画这个呢?就是策展人专门为我历年画的“工农”,设置了一个小展厅,我同意了,上一个展览结束后,烟尘抖乱,民工开始拆墙、建墙。我一看,他(她)们就是从前我下乡村里的农民嘛,我就说,我早先是画农民,现在画了这么多时髦姑娘和小伙子,发现农民还是很好看,能不能我也画一幅农民,他们说好啊,结果就在开展前画了这幅画。

好玩在哪呢?我先看中一个矮个儿老头,一个高个儿汉子,给我画,那天他们来了,胡子都剃掉了,我说就要画你那个样子,干嘛剃掉,后来我想想也对,人拍照前当然要干净一点。可是等到开始要画了,他们忽然不见了,不肯画了。我画画家伙都摊好了,颜料挤出来了,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我就混到人堆里去找,找到现在这三位,前面几个全都临阵变卦了。目前我最喜欢当中那位小大嫂,她八字腿站那儿,就是庄稼人的姿势,现在她变成工人。我小时候跟农民的关系,现在我跟农民的关系,再也不一样了。这幅画也谈不上多大意思,但在这间小展厅,它回应了我过去的身份,过去的画。

陈丹青《书帖丛林之二》,布面油彩,228×202 cm,2015年

陈丹青《书帖丛林之二》,布面油彩,228×202 cm,2015年

木心非常反对我画画册

雅昌艺术网:这个“历史”是自然地呈现?

陈丹青:不能叫自然,是“自动”。画任何一本画册,已经进入历史,是画册的技术史还是版本史?是画册内容还是哪位画家的历史?总之,它会因为画册,自动分出好几个历史的层次。

雅昌艺术网:画“画册”的时候您是在纽约。

陈丹青:当时为了满足写生的欲望,我找不到人写生,画册是个物件,很乖,所以我叫它静物,我等于在画水果、花朵。但是没想到以后这些画被人解读为“历史”,美院钟涵教授说:你这是历史和文化的乡愁。我一听,发现我完全没有想到,文化乡愁?我有什么文化?

雅昌艺术网:您在纽约也和木心有一些关于艺术史和中国文化史的一种交流。这个是不是也是引发您去面对画册的原因?

陈丹青:不,他非常反对我画画册,不喜欢这些画。他跟我一起,也从来没说要坐下来谈谈历史,没有,就是聊天。他历史知识多,随时拿出一句先秦人的话、唐朝人的话来说今天很好玩的事情,但我不觉得这是在谈历史,就是聊天。

雅昌艺术网:他为什么反对您的这种方式?

陈丹青:不知道。我看出他不喜欢,就不给他看了,我后来的大部分画他都没见过,我写了文章也不给他看。

陈丹青《佛洛伦萨群像》,布面油彩,199.4×199.6 cm,2017年

陈丹青《佛洛伦萨群像》,布面油彩,199.4×199.6 cm,2017年

我不画背景是偷懒

雅昌艺术网:从《画册写生》系列到《人物写生》系列。在我看来:您一方面以绘画的方式观看历史,另一方面在呈现今天人的状态。我们看到呈现关照历史的方式,关注今天人的状态,尤其是您经常把背景弱化,单独呈现一个人的状态,两相比较就比较出一种过去和现在的关系。

陈丹青:不是!

我后面留着布白,其实是偷懒。一部分来自我画书,因为我刚开始画书,连背景也画,放块布或别的什么,后来发现画这本书就行了,所以出现了空白。出现空白后,我发现蛮好看的,这种留白经验顺便就带到画模特的系列,为什么?画背景挺烦的,要找到一个房间,有好背景,太不容易,所以我偷懒,把人画出来就算了,但并不是说只关注人,不关注背景,每个人都在背景中,我只是偷懒。

陈丹青《旅居佛洛伦萨的安娜夫妇》,布面油彩,199.6×199.7cm,2017

陈丹青《旅居佛洛伦萨的安娜夫妇》,布面油彩,199.6×199.7cm,2017

雅昌艺术网:我们的经验里边认为您画风景画的非常好,背景画起来也不在话下。

陈丹青:懒得画啦。我画画很快,还有,模特能有半天给你就不容易了,一个带背景的人物至少要画好几天,我的体力、对方的时间,都不允许。这些画画得非常快的。

雅昌艺术网:您的那两张大的自画像是完整的。

陈丹青:对,完整,带背景。因为我不会跑啊,可以慢慢画。

那些模特群像站那儿画,暂时没画的模特,我就说快睡觉去,孩子们立刻睡着。这个画得差不多了,另一个醒了,就站过来给我画。

陈丹青《旅居佛洛伦萨的安娜夫妇》,布面油彩,199.6×199.7cm,2017

陈丹青《母与子》,纸本油彩,54×78.7 cm,1980年,27岁

我现在越来越喜欢未完成的作品

雅昌艺术网:这种和《西藏组画》(不是写生),包括过去画工农兵一些作品,比较起来,是两种方式。

陈丹青:一个是写生、一个是想象。那时候主要靠想象,部分素材来自速写和照片,部分就是瞎编,我喜欢那种方式,现在懒得弄了,人老了,就想快点把一张画画出来。

陈丹青《油画院学生》,布面油画,138.3 × 91.5 cm,2013

陈丹青《油画院学生》,布面油画,138.3 × 91.5 cm,2013

雅昌艺术网:这样一张两米的人物画和您的自画像比较起来呢?

陈丹青:两米多的大画,一个下午大概不超过5个钟头,自画像我要画一星期。模特来一个星期,会自杀的,根本受不了。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