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评论

马永波:大众媒介时代的文学与真实

2012-09-29 00:24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马永波 阅读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介的迅速扩张开始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划时代革命,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和书籍之外,为人们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但同时也打开了一个难以预测究竟的潘多拉之盒。借助于电子信息技术,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话语生产和精神生产,而以语言为媒介、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的文学生产也受到了巨大影响。大众媒介的平面化、虚拟化使得话语生产消费化、幻象化,文学也概莫能外,变得娱乐化和市场化。在这样的时代,充斥人们耳目的是大众文化所制造的超级“仿象”,艺术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彻底瓦解了,再现与现实之间的区别业已崩溃,要从大众媒介的巨量信息中分辨出真实,已经是难上加难。

    鲍德里亚曾经分析过再现符号如何如近亲交配地互相滋养而不指涉任何现实或意义——符号从对一个基本现实的反映,变成了对现实的蒙蔽和扭曲。接着,符号开始标志着现实的“缺席”,最后与任何所指都没有关系,成为自己纯粹的模拟虚像。[1]而这种虚像,无疑是对现实的又一轮涂抹,鲜活的生命成了被建构出来的无限退远的模糊影像。在对电子媒介文化的分析中,阿多诺这一类的知识分子对大众媒介采取拒斥、否定的态度,在他看来,电子媒介导致个性的泯灭并可能促成民主的消失。而对机械复制怀着乐观态度的本雅明,最终也没有想到,艺术作品的“脱去灵韵”带来的非但不是艺术的民主,而是艺术的无深度化和神圣的解体。大众文化暗中控制了大众,使其沉迷在媒介所制造的幻觉中,丧失了触及贬心之痛的耐心和能力。因为在后现代社会,人和对象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体越来越失去了对对象的控制和驾驭力量,对象越来越趋于自律的发展,在主体的制约力量之外不断增值扩张。也就是说,非现实的符号取代了现实,导致了人们认识和判断现实的逻辑的混乱,人们对现实的理解更多地是通过各种非现实的符号来进行的。[2]应该说,文学的娱乐化畸形发展使得文学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不再能够行使再现真实、承担苦难、教化人灵的使命。公众话语渐渐以娱乐的方式,无声无息地完成了对文化精神的置换与阉割,“文化”成了并不指涉现实的影像的无限生产和增殖,人类则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超量的无意义信息泛滥充塞在表现的空间,结果使得大众丧失了建基在主体性的判断力。

    大众媒介的普遍使用,表面上使文学的传播变得容易和轻率,写作本身的门槛也在日益降低。尤其是博客的出现,更使得写作成了一种近乎卡拉OK的自娱自乐。缺少了传统媒体的“编辑”这一环节,表面上看,大众获得了某种民主和自由,实际上却失去了对文学来说非常重要的“他者”这一约束性存在,技术工具理性全面主宰了主体,主体性非但没有勃兴,反而日渐萎缩。如果对当代文学进行一下总体的历史把握,就不难发现,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而出现的表面的繁荣背后,隐藏的是萎顿与荒凉。出版物数量的增多并不能代表文学精神的复兴,反倒是一种浅薄浮躁、近乎自说自话的“表达欲”的泛滥。我们看不到多少能振聋发聩的力作,对于当代生活剧变噬心主题的触及也鲜有跳出以往藩篱的范例。文学社会功能的衰微已经成为作家的难言之隐,文学不但在处理“重大主题”时显得苍白无力,在面对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时也陷入了一个怪圈,成了欲望符号的能指游戏。一方面,作家们在涉及重大题材时往往被潜意识中渗透的意识形态恐惧所左右,不自觉地将思想批判的锋芒磨钝,甚至自觉不自觉地蜕化为“主题先行”式的写作,成为国家美学的附庸。另一方面,有些作家有意识地避开了“配合宣传”式的写作,却陷入了个人写作化的泥淖,以玩味一己之私为乐,在一地鸡毛中搜寻些鸡零狗碎的断片,他们从以往文学惯性的表现虚假的集体性“大我”,一下子滑向了表现同样虚假的私秘性“小我”,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从对“宏大叙事”的规避转向了自我迷恋和自慰。而与“宏大叙事”相对的表现个人欲望、情感、精神状态等等的“微小叙事”,究其实质,依然是对现实的回避。因为对一种意识形态的反动的结果,往往是另一种意识形态。从以“重大主题”为规范的题材决定论,到以日常生活为尊崇的小市民意识形态,当代文学几乎毫不费力地就完成了角色转换,这其中丧失的势必是文学的担承见证与精神平衡功用。因此,在大众媒介时代,对于当代汉语文学来说,现实再次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通俗文学作品对阅读的覆盖,就成为横亘在真实与主体之间的又一重障碍。文学生产的“麦当劳化”使文学作品成了一次性消费的无深度、无意义的非审美活动,从而影响到文学意象的深度理解和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是否有机会和有能力实现自身的突围,而重新向时代境遇和人类命运敞开自身,使语言和事物相互打量?作为语言艺术,文学内部对技艺标准的坚守,不但反映了绵延至今的文学自律化的诉求,也同样和文学对真实的抵达密切相关。因为技艺并不仅仅是技艺,它是作者的道德旨归、美学立场的出发点,也是两者得以圆满呈现的不可或缺的保证。

    面对噬骨的生存艰辛及时代焦虑,仍能在保留感受原生性的同时,不失其优美的对语言的“迷恋”,这一点,是区分只是表达一己之私的“业余写作”与“专业写作”的关键。这里所提倡的“专业写作”,最根本的是认识到,文学不再是自我表达的工具,而是有本体意义的存在。而写作态度则从主动的操纵过度为被动的倾听,倾听语言自身的言说与运动,克服自我中心造成的遮蔽,不是表现自我,而是发现存在。在具有专业精神的作家那里,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之间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在表达个人的同时减轻一个时代的痛苦。如果过于偏重集体经验,势必又再次退回到国家美学的老路,而过于偏重个人经验,也会中了小市民意识形态的圈套。在文学的美学要求和道德要求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迫切的张力。爱尔兰诗人希尼在评论曼德尔施塔姆时,称这位俄罗斯诗人“以服务于语言的方式服务于人民”,他如此巧妙地回答了美学释放和道德关注的关系。真正的作家对现实的担承只能是内在的、语言层面的,跨越了这个界限,文本就会变得可疑。在对技艺的专注中,对个人想象力和自由的释放,与对时代的外在要求,将合而为一。

 因而,是否尊重技艺,或者说对文学自身规律是否有清醒的自觉意识,是区分“业余写作”与“专业写作”的关键。“业余写作”指向个人生存经验本身,但也仅仅停留在此一层面,难有超越的能力。而“专业写作”则注重对原始经验的转化,不再将情感停留在万物之中,而是奔向了无渚无涯的存在本身。在“专业”作家那里,对生存经验的尊重与对语言自身的热爱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既避免了对生存信息进行处理时的乏力,又没有在个人语境向普遍理解转换时失去其珍贵的个性化品质,而是以强劲主体性来整顿现实的秩序。在一切都成为专业的精细分工和知识辨析的时代,人文艺术的根本力量就在于价值的确立。在混沌无形的现实之上,是艺术为其投上明光,以彰显现实存在的本质。如果艺术没有能力为现实赋予形式,如果艺术家没有勇气在魔鬼的面前弹奏七弦琴,如果批评家没有力量树立起标准和典范,现实只能再次被符码化,当然不是被艺术的本质力量所符码化,而是被各种意识形态所塑造,并以甜蜜的毒药渗透进我们的血液。

    在大众文化推崇的平民视角的观照下,文学已经真伪难辨,边疆不复存在。但是这种不复存在仅仅是大众(奥尔加特所谓的“平均的人”,亦即只有平均一律千人一面的共同属性的模糊群体)这一边的单向指认,而在文学的内部,本质的力量一直或隐或显地存在,文学自身所建立的伟大传统,绝非任何个人或时代的消极力量所能涂抹。后现代文学利用通俗材料,仅仅是对其解构嘲弄性地“利用”,其目的依然隐含着高级与低级、真与伪的分别,而并不是将自身等同于大众文化。但是,对大众文化的利用却忽视了大众文化普遍具有的“扯后腿”的特点,它把一切和它有染的高级形式都拉到视线之下。低级形式利用对高级形式中低级因素模仿的顺便来狡猾地对高级形式本身实现了解构。如此一来,高级形式与低级形式均变得面目模糊,无分高低。最终,后现代文学的胜利是低级形式的胜利。后现代文学在无意中实现了对自身的消解,这应该是始料未及的。易模仿性使文学丧失了尊严,同时也使模仿者穿上了皇帝的新装。哪种形式被模仿得越多越快,它就越是丧失现代文艺的“否定的力量”,而同化于大众随波逐流麻木沉沦的异化状态。在这样的时候,严肃的作家势必惟有“独善其身”——退出大众文化的包围圈,回到自己孤寂而安宁的工作室,重新使他的存在和创造符码化,来保持精神的纯粹和高度。

    另一方面,乐观地来看,大众媒介有利于文学意象的扩大再生产,为文学自我更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再造空间,它对文学有着既限制又解放的作用。虽然当代文学要如何提高介入现实的能力,还只有在写作的具体展开中才能找到相对有效的方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写作已经基本失效,现实主义是一种背叛了小说美学原则和想象力的创作手法,叙述和语言本来是小说用来探索和揭示真实的,而不是掩饰或改变真实,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却与此相反,它们利用叙述和语言隐藏了真实,结果对现实残酷真相的揭示演变成了对苦难温情脉脉的抚摸。因此,作家要对语言既呈现又置障的双重性保有清醒的警觉,词语并不是物本身,词语转化成物的可能性永远是一个值得怀疑的事情。从传统现实主义对语言再现能力的确信,过渡到努力取消语言对行为冲动的弱化和致幻作用,颠覆艺术与生活的分野,暴露本文的符号性质、任意性和历史性,这种后现代主义的“元文学”努力也许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Richard Appignanesi.后现代主义.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53.

 [2]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5.

  作者简介:马永波(1964-),男,黑龙江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博士,主要从事现代诗学、比较文学、西方文论研究。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