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陈亚平:中国后当代先锋诗歌流派思想史纲(下)

2012-09-28 11:42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陈亚平 阅读

  中国后当代先锋诗歌流派思想史纲(下)
  
  陈亚平
  
  中国20世纪80年代“类后现代主义”诗歌、90年代至21世纪开端10年“极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后现代文化因素与现象,并不只是呈现在思辩层面上,而是中国社会文化对应世界总历史进程的产物,是自在的中心的国际后现代文化思想与自为的本土的中国后现代文化思维土壤相融结的有机链,而80年代后中国多极化和国际化机遇资本、信息、市场、生产力、方式、消费和文化结构的后现代状况是其社会经济基础。因此,作为文化阐释代码的物质与精神后现代性以一种 “过去”和“未在 ”的思想构造进程,使文学、艺术思潮现象以国际化视野而归属于“泛后现代阶段”,并导向了这种后现代话语在现象界的实现性,决定了中国后当代各种先锋诗歌观念、思潮、与流派团体运动在加速交替、形式超越和悖论情境化。
  
  中国后当代先锋诗歌思想史就是形式解体与建构史,就是以新的“元”本体取代旧的“元” 本体的生成史,人类的精神史就是结构与解构的统一之历史。
  
  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后当代诗歌流派的先锋性是在一个全球性思想语境走向下,从心本主义、人本主义、到物本主义,实现了一种历时态一维性的迭变,也实现了自身历史境遇和文化可能性。中国后当代诗歌流派的先锋本质上是:在解构中再建构无限可能性的构造过程,这个过程是自我颠覆而不是重复地指向未来与未在,但又与过去历史保持着否定的联系或重叠成分的连续性。
  
  “新传统主义”的哲学维向
  
  新传统主义文学于1984诞生于中国“后朦胧状况”之特征的转折时期,因后现代思考引发的国际性后现代话语视野,正在被“第三代诗”激进形式的逆叛运动扩大,从而,后现代思考进程中的新历史主义认识论观念,为“新传统主义”文学奠定了超越朦胧诗的基础,致使新传统主义从文学本体上摈弃现代主义特征的线性时代逻辑。
  
  新传统主义与同时期的地域思潮——整体主义共同承接了“朦胧诗”史诗认识论的源头,但新传统主义用解构主义因素,构成了对传统历史主义的否定,尤其是在文学形式的本质方面,体现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一种新的认识,具体是对朦胧诗现代史诗萌芽的深化开拓,致力于在历史的文化积层中发掘现代精神之新源泉。新传统主义在后现代国际化语境的宏观趋势下,促进了自身原构的思想因子的本土化形态,构成了“第三代诗”融会的本土话语体系之一。
  
  (一)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是新传统主义诗歌后现代观念的前源与背景的融会。
  
  新传统主义文学奠基人廖亦武与欧阳江河对“现代史诗”的认识论发展所作的开掘,成了对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观点的补充与延展,他们从朦胧诗“史诗”观的根基部位认识到了历史的文化本体论的危机,以及对“历史意识”的反思,强调:对传统文化之渊源的重新梳理与开掘,可以成为改变现实精神迷茫的推动力量,这正与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观保持着话语思考上的本文导向,即新传统主义倾向的“象征物资”的诗。
  
  新传统主义所“寻根”的“神话”是一种对历史单元的非连续性的发掘来建构历史的“创造性”价值,这种历史的创造性,更体现在廖亦武与欧阳江河所融会、修正的“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之间的非平衡状态的思考中。从而,新传统主义的“现代史诗论”同源于怀特新历史主义的历史事件若要成为思辨的对象,就必须用某种自然或技术语言里以叙述这一论观:“这种叙述是语言凝聚、替换、象征化”。从而,新传统主义的文学形式方法论是后现代主义的原则,而“史诗思辨”的本体论又倾向于现代主义观念。本质上,在80年代中期,中国先锋文学在解构着本体论中心的思潮中,新传统主义却以“现代史诗”论呈现出建构本体论的倾向,使人们思考:人是历史的存在这一哲学思想。新传统主义“史诗”对朦胧诗“史诗”的承续,也正好顺应了1984年”文学寻根“之思想潮流的”历史转向趋势。
  
  (二)怀特叙述主义历史哲学与弗莱历史话语写作论从国际化理论的阶段性境域,构成了新传统主义理念来源。
  
  新传统主义在解构传统历史决定论的基础上,提倡重构历史叙述论。在认识论上,新传统主义主张:在文学的诗性结构中引入“历史叙述结构”,即让文学的诗性形式与方法的境域,纳入历史的维度,即可视为“文本的历史与历史的文本”之后现代主义的表征。从解构主义思想层面,边缘化策略决定了“小历史”场景、“部族情景”、“原始神话”、“宗教神址”、“文化遗俗渊源地”历史叙述的观念。新传统主义在本体论上力图走向“历史文化”本体,即文学的民族文化精神观照与历史的现代诗性观照的互为关联,所谓的“现代”即中国本土文化历史之源的文学景观。
  
  新传统主义探索了“历史现为在”的史诗叙述方法,其中“文化”之根的重构,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对抗与修正主流文学历史意识形态的情境。在此基础上,新传统主义又将弗莱的历史话语基本思想作为“现代史诗”观念的补充,认为:对历史的叙述应包含文学性质的的全面综合,甚至是形式与结构上的神话性与近诗歌性的融合,并确认:神话情节结构与历史情景虚构成份,应在历史中明显地以现代文化思维方式而存在,即历史叙述应保持着文学性质的虚构性与诗意的介入。   “海上诗群”的观念异构
  
  海上诗群是第三代诗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后现代主义思考产生和受到解读的历史语境之产物。海上诗群诞生的1984年是国内范围内运用先锋诗概念的初始时期,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式先锋文学思潮呈现出线性连续中的断裂与走向未来的个性化特征,因而,海上诗群作为一种潮流的先锋主义的概念模式,也是这种历史语境演进的产物。
  
  海上诗群与同时期的他们文学、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的先锋思潮保持着哲学美学观念同向化的联系,进而,对中国式后现代观念的先锋文学构建了一定历史影响。
  
  (一)从存在主义与舍勒哲学人类学角度,崛起一种生存本体论哲学思考。 
  
  海上诗群创始人默默与孟浪融合了存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观念,并在经验实体与结构层面上,又扩展了与存在主义历史性有联系的“生存本体论”,他们趋同一个新的人本存在,使文学真正呈现现代人生存意识、生命意识与世界本体论对话,进而,揭示生命本能本体化与形而上基础的“人在哲学”认识论,主张:人在存在之域中思索存在的自我本身,作为人的存在之本体论所生成的自由是人之存在的显现,即“恢复人的魅力”的自为存在。海上诗群意识到:必须与个人生存的状况联系起来,从状况中解放自己,从“焦虑、绝望、无奈的反复运作”。海上诗群力图取向建构一个存在主义哲学语境中的先锋主义文学观念,致力于人与生存“不确定存在”的思考。认为:生存的不确定性决定着人所无法回避的存在状态,包括人在生存境况中,要建构存在的相对确定性的自由需求。.因而,人的本性应以存在的形式置于本体论语境中,从而实现人内在具有的、对“生存不确定”自我创造实践的形而上性,而这正是舍勒哲学人类学所揭示人与存在的“生存本体论”结构,涵盖人的生成、人的本质、人的自然界地位、人的价值四个维度的精神处境。所以,海上诗群力图确认:人作为现实存在的生存不确定性与历史发展性,构成了它生存本体性的界域 。
  
  (二)以实用主义哲学倾向为扩展的科学主义观念的变体。
  
  海上诗群观念形态中所界限的“无根”,本质上是呈现心灵状况的焦虑、孤独的“人性状况”与自然状况之间的连续性,人的个体生命不断失去与周围环境(历史时代)的平衡的“根”,又不断重新建构平衡的“根”,恢复人的生存经验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延续,是人性的“知”,也是与生存环境与状况形成一种新的关系的开始。海上诗群对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有所变异,即将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予以了科学主义角度的思考,从反叛“朦胧诗”思想的方法论上,海上诗群仍与第三代诗一样,保持了拒绝80年代中期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状貌的先锋趋向,但在“实用与实证思想”的“写实”式介入生存方式的取向上,海上诗群的先锋性,更具有时间坐标上的同点效应。海上诗群的代表诗人是默默、刘漫流、孟浪、王寅、陈东东、陆忆敏、郁郁。
        
  信息主义诗歌的后现代表征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把“信息”概念引入哲学范畴,“信息哲学”由弗洛里迪于2002年创立,预示着哲学从“意义”转向“信息”这一更基本的层面,将传统哲学未能涉及的虚拟实在、网络结构疆域拓展了。它把信息作为一种存在形式来建构全新的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因此,信息主义世界观认为,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精神之外的第三范畴,是既非物态又非心态的“第三态”。
  
  信息主义诗歌于1998年以网络诗歌运动而创建。认为:网络诗歌写作具有“虚拟现实的网络文化特征”,这是将信息的本体存在和诗歌的超验本质加以融合的新的表达策略,
  
  并力图对后现代解构特征的悖反。信息主义诗歌既是一种新的后先锋写作策略和形式选择,它又与中国后当代时期的后现代语境转型有联系。   
  
  (一)在弗洛里迪与丹内特信息哲学“第三态”世界观基础上,拓展一种文学信息体系“共生”论。
  
  信息主义诗歌概念奠基人诗阳与九歌认为,诗歌语言形式的形符信息集成体可以构成一种自组织方式形构代码生成链,并产生现象学上的“意义”,他们由此提出“信息是代表意象特征的符号,信息被赋于多色调的暗示性意义而变得具体” 。这种观点内含了丹内特心、物和意义统一在某个单一(元)的哲学概念,它把波普尔“世界1”物理的对象和状态、“世界2”意识状态、主观经验、“世界3”客观意义上的观念的世界,或可能的思想客体的世界相统一(本质或本体论中心 ),就是说,将物本、人本、心本进行统一的本体建构,这对后现代的解构性是一种悖反,这种建构的核心在于对信息元的本体论确定,世界的本质就是信息的元存在本源。信息主义诗歌本身也是以后现代思维向度来消解或弱化物本体与心本体的意义,进而阐释语码信息“生成”的信息元世界,他们认为,世界的意义不只是物与心的存在所决定的,而是被“统一”着物与心的信息存在体系决定并不断生成 “超过临界量的信息群”。
  
  本质上,信息主义诗歌的共生观,凸现了现代主义的建构性思维,但同时又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极端意义上的生成性思维,这种自我矛盾性本身就是后现代本质性特征。从现代主义构成论走向后现代主义生成论,象征着重视过程而非本质的哲学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存在就是变易。而人的能动性和实践创造性就体现为生成的间断性、非确定性。物的信息也是这样。   (二)由网络非现实超验性的超验现象学而延展为诗歌审美的“超验语境论”
  
  网络在场是一种后现代的被超出经验感受的状态,它是无中心的,虽然不能在感性或者理性的经验中获取和证明,却被我们作为存在的基础。于是,信息主义诗歌就确认:网络的语符世界可依靠多样性、虚拟性体验而获取自由,这种自由不是现实生活中的,而是网络的超验性体验,是超越或者延伸现实的审美方式维度与“意义” 维度的“在线与下载”现象学。语符的“下载”是一个获得超验性体验的途径, “下载、复制、粘贴”同样存在着思维的参照作用,“代表意义群体的信息元之间的复杂关系构建了一个充满未知的境界”。网络的超验性对“诗歌一审美”空间的自由发展创造新的条件,以意义群体的“信息元诗”,提供一组“下载、复制、粘贴”信码消解我们的先验秩序,同时它能再造一个超验的实体。
  
  本质上,网络信息的超验审美,是克服物理学习惯性认知与发生学方法的经验立场,经由不在场的在场体验,幻化等艺术思维,连接人的实体现象世界与精神视域,从而超越自身的经验界线,在语言和语境两个方面同时进入不在场的超验视野。即以经验来介入先验框架,再达到超验。
  
  代表诗人: 诗阳 九歌 诺然 克莱儿 遨笛 半秋 通宵达旦 柳下影 弈江南 成郭
  
  “第三条道路写作”的思潮限界
  
  “第三条道路写作”诞生于1999年“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论争的历史交点时期,有鉴于”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观念形态构成的二元对立境况,“第三条道路”的提倡者看到了双方主义互有偏向之处,于是,“第三条道路”揉合与互补而成“第三元创建空间”的理念。当前西方“第三条道路”理论渊源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改良派别理论的历史继承者,主要是拉萨尔、费边杜、伯恩施坦和福尔马尔社会主义思想继承者。“第三条道路”理论主张:一,建立合作包容型的新关系;二,确立能够团结各种力量的新中心。
  
  “第三条道路写作”力图在中国式“后现代”多元思想脉络的20世纪末,阐扬一种“第三条道路理论”高度抽象的包容性观点,借以界说中国当代诗歌文学后现代性之发展与流变的各种可能趋势与方向,建立多元论而颠覆一体化世界之二元对立模式,是“第三条道路写作”介入文学历史的基本策略与思想基础,它契合了20世纪末中国当代诗歌文学的“先锋性”被“后现代性”一统化的历史格局,同时,对延续、深化中国后现代境况的思考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受分解主义的无中心世界概念启示,整合以“第三条道路”为依据的多元论的本体论。
  
  “第三条道路写作”的创始人谯达摩与树才提出“后现代语境支配下的多元化”概念,可追溯到致力于世界模型分解的后现代分解主义认识论渊源。在本体论上,“第三条道路写作”以“不确定性”为存在特征,强调诗歌作品作为解构性主体。在认识论上,强调艺术客体的生成性作用。因此,“第三条道路写作”以“中心消失”与“本体论不确定”的后现代观念,作为解构一体化世界模式而建构一个多元化世界模型的思想出发点,主张“世界(包括现象界与精神界)已没有本体论意义上的高于一切的“中心”与“元”,而只存在走向某种整体多元的构造中的性向。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