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人物

欧阳江河:没有了诗歌,就不会有下一个奥斯维辛?

2012-12-06 09:39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安琪 阅读

  欧阳江河:没有了诗歌,就不会有下一个奥斯维辛?
  ——答安琪问
  
  时间:2006年3月11日
  地点:北京
  提问:安琪
  回答:欧阳江河
  形式:电话录音

欧阳江河与安琪 1999年12月摄于绵阳“跨世纪中国作家笔会”

欧阳江河与安琪 1999年12月摄于绵阳“跨世纪中国作家笔会”

  我的诗歌起源于古典文学
  
  安琪:在约这篇访谈时,有两句话从电话上传来让我感到非常惊讶,第一句是你说你从来不上网,不会打字,不会使用电脑;当我说你应该学一学时你说出了第二句话,你说你已经50岁了,不想学了。如此意气风发的欧阳江河居然也50岁了实在让人不能相信,如果把这两句话串起来推断一下是否可以认为,多年前提出中年写作的欧阳江河会不会在哪一天又出手老年写作的大论?

  欧阳江河:我不是从来不上网,我只是不上网聊天,也很少看诗歌论坛而已,我上网更多的是为了看一些诗歌以外的消息,了解诗歌界的现状主要还是诗友间的交流。

  我对网络持保守态度。网络诗歌过于类似诗歌中的货币行为,发行权利掌握在诗人自己手上,没有经过编辑等环节,缺少了客观性,文学写作中一个很重要的“他者”就不存在了。对文学,我还是强调应该有一个“他者”。网络时代人好像活在网络里,你在美国也好,你在欧洲也好,一上网,就和一切都联系起来,享受不到韩波所说的“生活在别处”,跟母语隔离的状态也做不到。

  网络真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它让人们置身于像刚刚烤过的面包还在冒着热气的现场感里,是对漫游、放逐和旅行状态的一种取消,这三种状态恰恰我以为是文学精神的一种呈现。我认为写作的冒着热气的现场感一定要和深思熟虑的沉淀相结合,这在网络写作中很难做到,网络写作带来的眩晕感和慢不下来的情形究竟是好是坏,我一时也下不了定语。我对网络不是拒绝,只是没有参与。我不属于网络这一代人,我还是属于通过出版物来阅读的那一代。

  电脑打字上,我只会用一根手指在那里打,快不起来,基本上还是用手写,写作量少也跟这个有关系,不过这也很好,它让我不轻易发言。中国当代诗歌在数量上真是太多了,如果把百年新诗像古代一样刻在钟鼎上,要把地球压垮的。中国古人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钟鼎上、甲骨上的,然后是刻在竹简上,那时候文字的使用和保存都很珍贵,一言九鼎就是这样出来的。然后,出现了造纸术和印刷术,文字就开始铺张起来了。到现在,连一张纸的重量都不需要了,写作、流通、传播、阅读、论争、成名,一切在网络中进行。

  你说的50岁,我现在没什么感觉,我到现在也还没有白发,没感觉老啊。当然在性格上有一些改变,以前在性情上就有些快和急,现在更快更急,更不能容忍不完美的东西了。但更多的时候我又觉得自己太平和,太宽容。至于你说的意气风发,我觉得到现在已蒸发掉不少了,剩下的估计会延续到80岁。

  我当初到30岁时很惊讶,想怎么就到30岁了,不过到40岁时反而没了感觉。现在马上要到50岁了也没什么感觉,好像是另外一个人在我身上老去了一样。记得1994年我在美国时,杨炼写信说已经40岁啦:妈的,老了。我回信说我怎么觉得不老。当然50岁生理上还是有些反应,比如说眼睛看小字有点重影,不过我一点也不紧张。

  从写作上来讲,现在我大大地减少了写作量,原来我几乎每天都写,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一直到1997年回国以前一直在写,现在就不是了。尽管很多人认为我的写作早熟,但我的写作一直没有出现那种心理和精神上的衰老感。我认为65岁以前都是中年或壮年,之后才是老年,我估计我到65岁以后还是中年。

  会不会提出老年写作的理论我也不知道。
  
  安琪:请简要回顾一下你的生活和诗歌经历。

  欧阳江河:1956年我出生于军队家庭,父母都是军人,从小生活在军队大院,六十年代初自然灾害没有受冲击,生活中没有什么意外的东西。文革中我的父亲作为军队支左领导人在三线建设的核心之地攀枝花市(当时叫渡口市)受了很大的冲击,数度被造反派抓到卡车上游街,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大起大落的事发生。1975年我在重庆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1976年年底参军,没赶上第二年的全国高考,如果参加一定能考上最好的大学,当时我们学校的第二名考上了清华大学核物理系,现在留校成为这个领域的权威。我在学校时年年第一名,我考肯定更好。我当了九年军人,一直当的是文官。1985年后到四川社科院文研所工作,1993年离开文研所去美国当访问学者,1997年初回国一段时间后又去德国做了半年访问作家,之后回国,定居北京。现在每年至少出国两三次,每年在中国呆九到十个月。

  我对诗歌的兴趣起源于古典文学,没有家学,父亲是参加八路军南下过来的,母亲这边有点家产但也没什么诗歌渊源。我更多靠自己的爱好,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写书法,接触古典文学,八九岁就开始学写古体诗。诗歌从《诗经》开始接触,南北朝的诗、宋朝的诗都很喜欢,当然最喜欢的还是盛唐、中唐和晚唐的诗,李白,杜甫,王维,李贺,李商隐,还有宋代黄庭坚、苏东坡,这些诗人的诗真的很了不起。词我喜欢姜白石、周邦彦、苏东坡的。能背诵五六百首古诗词,学诗跟学书法一样,要临帖,要背。这种状况一直持续至今。我写过非常严格意义上的古诗,用古韵,讲究平仄对仗,讲究入声字的用法,讲究用典和互文化用。高中时开始写现代诗,主要是学马雅可夫斯基。1979年在《四川文学》发表了很烂的一个处女作。1980年发表《天鹅之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品。
  
  安琪:你说到《天鹅之死》让我想到了你的《悬棺》,这是你早期很重要的一首代表作,属于文化诗和史诗的范畴,许多评论家都做了评述,你自己作为作者是如何看待这首诗的?

  欧阳江河:《悬棺》发表于1985年,但写作时间是1981至1983年,每年只写一章,从综合性和难度上看,这首诗明明白白地摆在哪里。它把现代汉语的地域特征、帝国特权和巴蜀文化中“巫”的感觉混合在一起书写,体现了将中国古汉语与现代中文加以异质混成及综合处理的某种写作抱负。对我自己而言,可以说,经由《悬棺》这首诗,我把古典文学长期对我的影响作了一个了断,此后我可以开始一种新的、完全不同的写作。文学是毒之花、恶之花、虚构之花,毒是一种幻觉也是一种能量,《悬棺》解了古典文学在我身上的毒,以后我再写就是《手枪》那样的诗了,它们直接处理的是词与物的关系,诗歌中的时间与场景的关系,出现在我的写作中的是咖啡馆、图书馆、广场、工厂、英语角、火车站、街道、服装店、快餐馆、威尼斯这样的场景,以及感恩节、夜半、午后、四月、星期日、秋天、春天等带有观念和心灵性质的时间。前后期写作,《悬棺》是一个分水岭,之前是文化的,之后是处理当代事物的写作,一直到现在。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