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明迪:臧棣诗中的和弦色彩

2012-09-29 21:45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明迪 阅读

\

臧棣

  宇宙的奥秘之一体现在自然界无处不见的对称性或对应关系,音乐上有和弦、复调等表现手法与之对应或展示这种和谐,怎样借助音乐技巧来丰富诗的创作,一直是我感兴趣的跨界艺术话题之一,而臧棣的近作《金色秘密丛书》为我打开了一个窗口。他在这首诗中写到菊花的“触须”和“我”在低头看菊花时心细得像一根“断弦”,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触须”和“断弦”的振动,但这两个词语本身带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使诗中流露出的互为欣赏和共鸣显得更为生动,而且整首诗从意象、语义、结构、语调上都有某种类似于音乐“和弦”的色彩。
  
  2008年最后一首:金色秘密丛书
  
  by  臧棣
  
  低头时,我只看见这菊花,
  金色向导,小小的手臂曲张着,像软体动物的触须。
  粗心看,才貌合成艳黄的花瓣。
  
  而我现在心细得就像一根断弦。
  养得这么好,一定懂政治,
  于是,植物的礼貌就有了宇宙的深意。
  
  一抬头,我瞥见了给它浇水的人。
  她不是园丁,不过看起来她有更好的方法,
  知道如何把水浇到点子上。
  
  稍一比较,多数人的背后都有无数的秘密。
  而她的秘密不在她身后,在我和菊花之间,
  没错,她的秘密永远在她的前面。
  
  2008.12.
  
  “丛书”是另一个话题。在这里,什么触动他写出这首诗,以及他想在诗中表现什么,很耐人寻味。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这首诗的动感,起句“低头时”,转折“一抬头”,一“低”一“抬”之间一首诗完成了。头连着五官六感,控制所有神经,诗人很快将读者带入一种智性和感性交融的意境中。天幕已拉开,我们都是生命舞台的演员,一起低头看这朵“金色向导”一般的菊花,我不由得不和诗人一样细心,看见“小小的手臂曲张着,像软体动物的触须”,不由得不想像它触碰我时的感觉,不由得不寻思这是一种什么神奇的力量,来自何处,这样轻,又这样一下渗入到呼吸里。镜头拉得如此近,“触须”的轻微颤动使我一时忘了这是一朵花,有着光合作用天赋的植物,而以为它和我们一样是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
  
  “粗心看,才貌合成艳黄的花瓣。”好一个“貌合”,仿佛这些花瓣本来就是高度敏感的触须,而仅仅是因为我们粗心才貌合成花瓣!由此,花和站在花前面的人达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我们怎样看它,它就怎样变化,多姿多彩,如万花筒和我们的视觉一起,同时转动。不妨设想一下,把这朵菊花举起来会看见什么,颤抖的灯丝?且慢,诗人在第三节才将我们的视线引向光源。
  
  我差点忘了菊花的“金色向导”身份,舞台的深处到底有什么秘密?我是一个性急的猜谜者,至此,已联想到诗和语言。一首诗也如同菊花一样开在我们眼前,不细心读,诗的语言再好也只是静态的花瓣,低下头,用心去触摸,才能察觉到它们在“曲张”,且“软体动物”一般敏捷地爬行,滑动,甚至像它们生命的最早来源海水一样流动。
  
  诗人在第二节很快进入角色,“而我现在心细得就像一根断弦”(这一行我每次读都读出眼泪)。“我”是诗的知音,或者“我”遇到知音,“我”细心看,细心听,细心地感觉,像“断弦”一样颤动着,回应着“触须”的震颤,或者从一开始它就是为“我”而起舞或因为“我”的注视而兴奋。此刻,在这种共鸣中已很难分清哪是主体哪是受体。谁把这首诗“养得这么好,一定懂政治”。政治是什么,政治是诗人想逃避但逃避不了的生态环境,是诗人想抗拒但抗拒不了的命运程序,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可写可不写但最终还是要写的那一首诗。菊花点头之“礼貌”,于是有了“宇宙的深意”,原来触须的颤动是友好提示——触摸我,你会感受到宇宙深处的鸣动。
  
  第三节把我们引向诗的源泉,“一抬头,我瞥见了给它浇水的人。”这位浇水人或许就站在诗人对面,也或许是这首菊花诗的作者,但“抬头”使我联想到太阳,由此又联想到天神,缪斯,“她”不是园丁,胜似园丁,她“知道如何把水浇到点子上”。“点子”用的很妙,一首诗感动人,就像气功师把气运到手心再推向读者,如同直接点在穴位上一样,引起神经反应,或者换一个角度说,诗人把气点在诗的某个穴位,使这首诗一下子如获灵性,弹跳起来。这一节“转”,深化了呈现部分,在精致而动人的“起”(第一节)和由敏锐到几乎令人脆弱的一击(第二节第一行)过渡到平和、深幽(第二节后两行)的“承”之后,“转”在这里掀开又一层幕纱,让我们看见主角后面那只手,那只撩拨“触须”琴音般振颤的缪斯之手,由此直奔主题的高潮部分,第四节。
  
  第四节很神秘,如同诗本身。把诗看作一种天赋是对诗最高的敬意。任何一个人不知哪一天哪根筋动了一下就突然写起诗来,看似普通,其实是件很神秘的事情。在“我”和菊花之间,在诗人和诗之间,是缪斯的秘密,这段距离是空间,也是时间,缪斯什么时候出现,以怎样的方式出现,难以预料。不管我们写作出于什么隐衷,有何种诉求,背后有什么秘密,“她(缪斯)的秘密永远在她的前面”。面对她,直视她,敞开心怀并伸出手臂,或许就能感受她的秘密。这里的“背后”和“前面”,我有点琢磨不透,就像我弄不清缪斯究竟是宙斯和记忆女神的女儿还是比他们更古远,我隐约感觉这里有一个巨大的时空。如果每读一次诗就给诗注入新的生命,那么我还会回来,重读,以期发现更多的秘密。我相信这个时空是填不满的。而此时此刻,我只抓住一个感觉,那就是“金色”在“她”的前面,闪亮着,照耀着菊花。赋予了生命气息的菊花手臂引领我来到她的植物园,我看见“她”的一束光,在我和菊花之间,“我”闻到一阵清香,尝到一股新鲜,听见并感受到一波波振颤在回荡。它,神圣的它,在这里。
  
  这首诗感性而精巧,节制,智性而灵动,感人,是诗人对诗本题的思考,也不妨看作是对生命本体的思考。宇宙粗心看我们时,我们貌合成有肢体会走路的人,而低头细看时会发现我们与共享一个生存环境的异类有很多相同之处,与同类有很多相异之处,驱动我们生命发条运转的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她滋润我们也隔离我们,她的触须无所不在,我们或被感动或被击倒,发现她的秘密也就发现了我们自身的秘密。
  
  而诗的触须,只触动愿意感悟生命的生命之体。
  
  触须的另一个名字是触角,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觉神经,我在猜测臧棣为什么不用触角而用触须,在我看来“触须”不仅更具动感,而且有举轻若重的效果。而为什么不直接写动物的触须而要从花卉过渡,我猜想可能是感叹人类作为动物没有光合作用的天赋,不能直接将“金色”转化为有机物,也不能自给自足氧气,而需要通过一种“媒介”才能感受和释放“金色秘密”。也可能在于表现动植物两界相通?只要是生命就有相通之处。一首诗可以从一个小小的触动开始,延伸到触动的根源,即生命的本质,而生命的秘密又岂是人类所能全部解读,又岂是语言媒介所能全部表现的。
  
  我想起臧棣在另一首诗里用过的“敬畏”二字。如果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对诗的敬畏,怎写得出经得起时间触须敲打的诗?新诗写到现在,早已不再满足于生活的表象,而透过表象能发现什么在于各人的造化。在臧棣展现给我们的“金色秘密”面前,我感到渺小,脆弱,比蜗牛还容易被一脚踩碎,但蜗牛被这束光照耀时,触须也回应,也振颤。
  
  从菊花到蜗牛,我想到生命的不同姿势。如果生命是循环的,这首诗也可以由表及里,再由深处回流到表层,四个关键词是链接:“向导”(第一节),“貌合”(第二节),“浇水”(第三节),“前面”(第四节)。这一串链接可以引起无限的联想,而菊花的触须也可以是一个很简单的隐喻,指向生命的起源。
  
  如果臧棣如他所说的更倾注于生活的表面,那么也不妨把这首诗看作是纯粹的情诗,“抬头”所见的不是太阳或女神,而是近距离的生命之躯,这样一来“貌合成艳黄的花瓣”就明朗了,之所以“貌合”是因为这里所描写的并不是植物的花瓣,“浇水”、“前面”、和“向导”也都具体有所指了。男女之欢竟可以写得这样美,这样纯净。只要“低头”,处处是诗,但臧棣的语言唯美得令人感动:
  
  低头时,我只看见这菊花,
  金色向导,小小的手臂曲张着,像软体动物的触须。
  ……
  
  其实他的语言很普通,来自对生活细节的细微观察。我联想到他的09年第一诗《爱情小说丛书》,里面有这样一句曾让我眼睛一亮,“柚子从南方运来。皮厚得像军大衣。”北国冬天,可能有个南方女孩穿着厚厚的大衣,大衣里是柚子一般的水灵;“他”一层层剥开的也可能确实是个柚子,也可能是一首晶亮的小诗。柚子和菊花一样都日常所见,但让人心动的不是甜美芳香之类的常见词语,而是既日常又具体、既细致入微又很阳刚的描述,如 “皮厚得像军大衣”,“小小的手臂曲张着”。
  
  在这首有关金色秘密的诗里我想探究一下有关诗艺的金色秘密。臧棣的金色秘密在于善用语言的多义性或多重指向,有如音乐上的和弦效果,菊花、性爱、诗本位、以及大写的生命如同七和弦的四个音,同时共振,与之共振的还有诗的愉悦、经验的愉悦、阅读引起的愉悦、和联想的愉悦。最初关于“什么触动他写出这首诗”以及“他想在诗中表现什么”的问题此刻已经不重要了,触动可以来自一朵花、一首诗、一次爱、或一次对生命的思考,而要表现什么更是在于不同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境况下的不同解读。回到点穴位一说,臧棣无疑是一位气功师高手,一挥手不止点到一个穴位,而是同时点到多个穴位,引起各个器官同步反应,但我更想说他是一位高超的钢琴师,知道怎样让一首诗从内部产生和弦共振的效果,从而引起内外共鸣。
  
  正如和弦可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臧棣诗中的和弦色彩也丰富了诗的内涵,短短12行所表现的内容之广不是一两次阅读能体会透的,所揭示的宇宙秘密也不是一两次阅读能领悟全的,从天人合一到阴阳学说,宇宙中的一切对应都可以浓缩到一朵小小的菊花上,而振颤的菊花瓣与心细如断弦一般的看花人之间的共鸣更是从视觉和听觉上都极其巧妙而形象地展示了一种神秘的呼应。
  
  和弦的本质就是表现宇宙的和谐与对应。《金色秘密丛书》这首诗在语调上也有着极强的亲和力,如一组和谐之音,与内容对应。形式上,三行体是一种极稳定、和谐的结构,句子之间以及段落之间也衔接得极有亲和力,“于是”,“一抬头”,“稍一比较”,“没错”,仿佛一组分解和弦,自然而不落俗套地层层递进,这种形式与内容的对称进一步强化了主题,诗人与菊花、自然界、宇宙、自我都构成和声,从肉体到心灵都同宇宙产生共鸣。这样老练沉着地在一首短诗中展现如此宏大、古往今来无数音乐家都竭尽毕生之力所表现的主题,体现了对诗歌的最高信念。
  
  2009.2.6-8
  
  原载《新大陆诗刊》2009年4月第111期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