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夏志华:故乡飘浮起形而上迷雾

2016-01-28 08:55 来源:中国南方艺术 作者:夏志华 阅读

  夏志华:故乡飘浮起形而上迷雾
  ——一个外乡人在《再走也走不出故乡》中读自己的感受

  李永春的新著《再走也走不出故乡》属于非虚构写作,他的非虚构写作不是基于概念意义上的写作,其非虚构性不拘泥于叙述事件的真实性,而是讲究感受的真切性,实感与真情也只代表他个人对故乡的回味与体悟。再则,无华的故乡要求抒写也是朴素的。虽然故乡的村头山野有些季节会繁花似锦,大多数时节都那么温风丽雨,但那份自然的美丽与自然的温馨,并不会接受来自文字的更多于自然的修饰,因而《再走也走不出故乡》不接受理论粉饰。对故乡的这份理解与尊敬,也构成了李永春非虚构写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再走也不出故乡》这本书里,我们看的是李永春的故乡,读的却是自己的感受,读的是外乡人获得的一份启迪。

  再怎么走也走不出故乡——这是李永春最个人的感受。如果我们略略还记得一些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其感受又好像来自中国的远久的文化,来自中国的历史传统,源起于一种东方文化基因,以致可以当作一个警句,当作一个颠扑不破的哲理……

  让一个人再走也走不出的故乡叫雷坞岕,那里有风筝牵着的童趣,有波光折叠的记忆,有炊烟描绘的梦幻,有报晓鸡一声就能唤醒的时间,有大片苍翠染洗的岁月与生命,有翠绿掩映下朴素的柴门。一个人只要被这苍翠与朴素洗染,他走得再远,其基因里也潜伏着对故乡的呼应。

  《再走也走不出故乡》一书中翠竹掩映下的雷坞岕,其朴素有于,她不要求凡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一定要仕途闻达,身价显赫;也不要求你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你记得故乡也好,淡忘故乡也罢,你衣锦而回她接受,你带着伤疤而归她也张开怀胞。李永春笔下的故乡不为游子闻达四方而欣喜,也不为游子满面皱纹、一脸苍桑而归而忧伤,因而,他笔墨中的故乡,为所有游子提供了一种朴素真实温暖的文化基因,正是如此,李永春才真切感受到,再走也走不出故乡。

  基于故鄕的宽厚、温良、朴素基因,故乡不会让一个在外意得志满的人一想来就甜美无比,也不会让一个在外狼狈不堪、穷途末路的人一想起来就掩面潸然、泪湿长襟。他笔下故乡的味道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咸的,甜得淡雅、苦得浓厚,但每一种味道都会有益于游子的健康;他笔下的故乡的色彩就像彩虹一样炫丽,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不过也有任何故乡都擦拭不掉的灰色与黑色,只不过这两道色彩在人的记忆里埋得更深,得意的人与失意的人都不会轻易描述,但在经历坎坷、面临寒冷时,往往是这两道色彩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乡往事更能让人趋寒。

  在《再走也走不出故乡》中可以看到,故乡和家一样具体,温馨的故乡就是一个家而又比家大。人是文化动物,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正是在这比家大的称之为故乡的村子里,才能获得更多层面的情感疗救和精神滋养,就这一点而言,甚至家都不可比拟。李永春在《这村这人》一文中写道,“我的父亲曾多次强调说,雷坞村多去多住有啥不好,我去了人也开心,感觉身体也好很多。我知道这也许是父母的心理怀旧,也许是他们精神落叶的同一方向”。生命的方向往往与精神的方向矛盾,但如果精神的方向指向故乡,生命并不一定会丢失方向。相反,往往是我们人生大多时候都在迁就生命的方向,而丢失精神的方向。-----这是李永春对故乡的最个人的理解。意会到这一点,我们会慨叹,李永春对故乡最个人的感受,实在是源于他对故乡的最个人的理解。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故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乡,不同在于每个人对故乡的不同感受与理解。说不定你曾经因故乡的路坎坷而摔倒摔得鼻青脸肿;也曾因为故乡的河流太过湍急而被淹得半死;还可能因为故乡太封闭,寄一封信、上一趟小学要翻山越岭而磨破几双鞋、脚上磨出许多血泡;也许你曾没完成家庭作业而被罚晒太阳;也可能因为故乡的夜太黑没有城市一样的路灯你走夜路时老觉得有鬼跟着,胆怯与慌乱中撞在树上墙上撞得头破血流;也可能因为你太顽皮捅马蜂窝惹得马蜂不快而头上被螫得大胞小胞;还有可能偷乡亲的瓜或者桃而被追得落荒而逃,回家后还得被家长打得半死;也许因为你不爱叫人或叫错了人而被家长责备你目无尊长、长糼不分、缺少家教礼仪;也有可能因家乡太泥泞,不慎滑倒摔在烂泥里弄脏了过年的新衣而觉得晦气。对于故乡,除了甜美与温鏧,“被淹”“被摔”“被螫”“被追”“被骂”“被罚”也是故乡的味道,只有有了这些特殊的味道,才构成故乡的全部与真实,一个人的生命里有了故乡的这些酸甜苦辣咸,一个人才长得结实。因为故乡夜的黑中有你日后闯荡江湖需要的胆量,湍激水流中有你今后安身立命的提示,故乡封闭落后中有你创造丰功伟业的预言。

  故乡曾经的严峻与残忍,其实也有许多糖份,那些黑的夜、弯曲的路提供的东西,就像一个人小时候口渴了,在河边掬起的河水一样,无色无味,但已经带着养份沁入到你的生命与命运中了。《再走也走不出故乡》这些秘而不宣、敛不示人的道理,让人不能忽略这样一个故事。有那么一个小孩,因为故乡的木桥太窄太破,加上冬天霜迹太重,上学时不慎滑倒卡在桥上,乡亲们锯去木板救下了他,但他腿折了落下残疾。残疾的小孩长大,俊朗一如故乡,但下肢也一如故乡一样带着残损。

  残疾青年走出封闭的故乡闯荡世界,受尽了歧视,只能在南方一家服装厂求生。若干年后他有了自己的服装厂,随后发展成大型集团公司,当上CEO,回乡修了一条公路,在木桥的另一侧修了一座公路桥。公路桥落成时他的车从桥上通过,他却艰难地爬上旧木桥,坐在木桥上吹着口哨漫无边际毫无主题地遐想。乡亲问他有了新桥把那旧桥拆了吧,他说木桥不碍事啊。另有乡亲感叹地说,要不是这破桥,你腿哪能残疾啊。这残疾人说,要不是这木桥上的木板搭救,我摔下去就没有我了,你看这桥离河下面多高啊,三条命加在一起都不够这个高度。

  其实,故乡从来不提供这种因祸得福、不幸中大幸等等自欺欺人的道理,故乡也不会强求你把故乡的黑夜当光明来理解,把贫穷当丰美来享受。的确,故乡贫穷得只剩下一丝记忆,但一些真正拥有过故乡的人往往在故乡的贫穷中感受到的不是贫穷与无情。一个曾经在夜晚捉过迷藏抓过萤火虫的人,远离故乡、成年之后,在时间的另一侧,在故乡的黑夜中感受到的不会是黑与暗。如果一个人身居繁华都市遥想当年,一面喝着洋酒一面调侃奚落家乡的封闭与落后,大谈带大城市女朋友回家,害怕女友上满是蛆虫的茅厕的尴尬,他不需要走,其实早已就远离了故乡。故乡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病,故乡的所有对于他来说带给他的都有遗憾,其实,故乡只有一幅面孔,只有一种感情,对于从故乡走出去的人表现的众多面孔,故乡并不遗憾。《再走也走不出故乡》引发读者诸如此类的感受,不一定是这本书所强调的,但是,这本书确实又阻止不了读者会有如此思考。

  《再走也走不出故乡》行文疏淡,极力迴避崇高深刻警世,杜绝被高大思想左右,力求吻合非虚构写作,全然没有一些伏笔、象征、暗示、关联、寄托、转注,甚至连整体性隐喻都被他的写作排除了。但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大的时代性语境反过来却强行挤进了这本书。这个时代营造的城市环境,还不知道是不是人类未来最适应最宜居的环境,也不知道适不适应人类未来的正确发展,但是,在人们享受到了一点点所谓的、自构的城市文明后,就大谈家乡的落后。在人们特爱拿落后的故乡证明现代城市的文明、先进、便捷、服适、享乐的情况下,《再走也走不出故乡》似乎又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以后还有没有通往故乡的路可走?人还需不需要走向故乡的路?

  在城市化日益兴盛的中国,在迁徙日渐成为常态的中国,虽然不能说“城市”就不能成为人的故乡,但一个事实却是:人的故乡感以及乡愁意识越来越淡漠。人的情感成份里面如果没有了乡情,人的精神基因里面如果没有乡原基因,加上社会结构的演变,支配整个社会的经济主轴的鼓动,电子时代、量子传输时代的迅即到来,互联网让距离感消失,人很有可能很快就失去故乡感。

  这一可能有许多先例,比如耕读世家的终结;比如查令十字街14号成为书信的起点,汉口路9号成为书信的终点,二十一世纪成为书信的终结时代;比如纸质阅读呈现颓势,比如起初是大量乡村破败,之后是大量乡村消亡。《再走也走不出故乡》成书的二十一世纪初,许多事物在消亡,二十一世纪因而被称为终结的时代。有人称此为社会在前进,文化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但这一发展同时在消灭人的精神还需要依存的东西,而且这些被消灭的东西现在看来还没有完全失去生命力。依此看来,人的故乡感的消亡也是极有可能的。

  不过,依据《再走也走不出故乡》看来,人的故乡基因的退化要慢于经济发展的步伐,人的故乡感的退化要缓于社会外在结构的变化,因此,李永春的《再走也走不出故乡》似乎划定了一个界线,《再走也走不出故乡》一书面世之前,人,再走也走不出故乡,之后,人将是越来越没有通往故鄕的路可走。

  这种慨叹也是源于一种乡愁。这种纸张上的乡愁,是我们无病申吟、为赋新辞强说愁一样,强行把“故乡”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来思考呢,还是《再走也走不出故乡》中的故乡上空飘浮起了形而上的迷雾呢?三十年前,故乡具体清晰可感,即使远隔三千里,一伸手似乎就可以抓到故乡棉花一样的温柔,或者小河里鹅卵石一样的坚强。而今,故乡越来越空洞、抽象,在一些人的记忆里甚至只剩下一些相关故乡的知识,只剩下一个词汇。此类危机弥漫之际,无数计划怂恿新城市掩杀过来,那政策与法令比挖土机还要深刻地刨断了一些根性的东西。有关故乡的存在与否,有关乡愁、有关故乡意识与民族文化基因的连缀,或者故乡与生命的纯粹性等等,就已经深深地楔入形而上问题之中了。

  当然,造城运动下诞生的新城市也会成为人的家乡,但是,当今的人还需要通过传媒集团和政府主导的文化活动补习乡愁,如果一个新居地不同于《再走也走不出故乡》中的故乡,没有了他爷爷的气息、没有他父母的气息、没有他兄弟姐妹的气息,没有他小时候曾经埋下的秘密守候着的那棵每到春天就开花的果树,一个新居地很容易就会浪费掉他的故乡感,就像几场运动就浪费掉了中国人的道德感一样。

  比较《再走也走不出故乡》展现的那个乡村情感时代,目前的城市人的感情要寡淡得多,人的一些情感元素,甚至人的一些情感类别正在消亡。这反衬出他们居住的城市的不真实性。

  “不真实的城,
  在冬天早晨的棕黄色的雾下,
  一群人流过伦敦桥,呵,这么多
  我没想到死亡毁灭了这么多。
  叹息,隔一小会短短地嘘出来,
  每个人的目光都盯着自己的脚
  流上小山,流上威廉王大街,
  直到圣玛丽·乌尔诺教堂,在那里,
  大钟正沉沉敲着九点最后一响。”(艾略特《荒原》)

  繁荣华丽下艾略特的荒原感最能令人惊悚。故乡感消失,没有乡情的人,在一个不提供故乡基因和没有故乡味道的城市,他们每天只有一个方向,每天只有同一个距离要走,每天只听到一种钟声。没有新的故事没有新的情感伴随,时间只是一种时间,没有新旧之分,或者就是一段旧时间。虽然大钟敲响九点,这种时间对于人不是生命。源于故乡文化基因的生命,今后有可能变得更加复杂,或者更加单向度、更加扁平,大概是因为故乡的上空不再飘起淡蓝色的炊烟。故乡上空飘浮起形而上迷雾,让《再走也走不出故乡》这本书丈量出人离故乡究竟有多远。

  2016年1月18日 北京

  附:
  《再走也走不出故乡》作者简介:李永春,出生于浙江,故鄕雷坞岕,南京大学毕业。短篇小说代表作《山村的躁动》。著有《记录着》(现代出版社2014年出版),《再走也走不出故乡》(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出版。长篇小说《大雨将至》即将出版。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