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方来信 南方美术 南方文学 南方人物 南方评论 南方图库

南方文学

杨角自选10首 | 创作随笔:笔尖的激情

2022-04-25 15:33 来源:南方艺术 作者:杨角 阅读

杨角

杨角,60后,四川宜宾人。中国作协会员,宜宾市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星星》等,被收入多种选本。获过奖。出版个人诗集7部。


偶得

做一只白鹭也未尝不可
在人间,它一身西装
衣服是白的,裤子是白的
连帽子和领带也是
一只白鹭,用一身白去照亮
身边的事物
至于嘴壳和脚杆上
那一点黑
是为了让你更深地记住


望月记

我有过半夜去楼顶看月亮的经历
人间寂寥,孤独有着
瓦蓝色的穹顶
我承认已度过男欢女爱的年岁
夜空比一个中年男人更具沉静之美
在这被爱情统治的世界上
我一次次看见:
星星改嫁深山,月亮独守空房


过筠州

秋风疾。叶落如马蹄。
昨夜有人在梦中,又悄悄
骑行十里。

那年过筠州,如出祁山。
定水河在第一步
就老了。柿子落地,
黑桃和柑橘,一夜长出老年的斑点。

一路风尘,马蹄声脆。
秋风仍在吹。
只有夜晚看到了佝偻的力量,
一轮弦月,
挂在横山的驼背上。


涂拥的前世今生

涂拥是个女的
一百年前,他还不叫涂拥
叫蝴蝶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时间前移一千三百多年
涂拥仍不叫涂拥
他叫武则天

世事轮回。将涂拥变回男性的人
善莫大焉。性别是座大瓦房

那个穿喇叭裤,一手提吉他,一手提录音机
的青年,回到人间就老了
摇滚随崔健私奔,诗歌从此不再押韵


酒的读法

有人叫它消毒水,叫它解药

遇上青梅,英雄就活过来
强势者被开了头
一声感叹
装憨的人,最终获得了江山

来,跟我一起读:jiu
这里是第三声,是人间一团火

自从远离了它,我就没
说过胡话
就没有被风,反复绊倒过


黑夜词

没有谁真正读懂过黑夜
黑丝绒的天幕上
尽是盲文。月升日落
是一层意思
月亮隐去,而灯火出来
意思又推进一层
最后连灯火也熄灭了
在你说出黑是黑夜带来的之前
先想一想
谁的体内没有一团黑
谁又能用这点黑
培育出十万颗星星


换手记

这些年,我用右手敬礼、献花、写悼词
把右手伸向新朋,也握住故知
左手闲置一边,悠哉悠哉,颇具甩手掌柜风采
有时想挠挠痒,左手功能衰退,有着
指东道西、词不达意的悲戚
作为与右手有着相同经历的人,我强烈要求:
调换左手和右手的位置。但并非
是让左手去抢银行、私刻公章、
投毒、扒坟,或竖中指……
而是设定一个时间段,比如一百年
让左手也体验一下右手
背后被人指点、费力仍不讨好的滋味


心中的英雄

猫的眼睛里有一道虎纹
那里有它的祖先一代代教化的缩影
猫在镜子里总看见一只虎
它心中的英雄,仍啸叫山林
被猫诅咒的,除了懒惰
应该还有不断退化的基因
只有当一只猫被饥饿
逼到屋檐的时候,我们才能看见
一只虎灵魂附体
还能长啸,还能纵身一跃


各怀绝技

世界复杂,万物各怀绝技
风一出生就拥有了祖先的隐身术
流水自带波纹。白云是天上
的游方道士,来去无踪
树木的叶片不用修剪,最初的
造型也不用藏在体内
一条鱼与一块礁石一直在
比赛扎猛子,还未分出胜负
我来人间快六十年,牙齿和眼睛
已随时间苍老,很多年少
识得的字,因久不使用
而逐渐荒废,至今未写进过诗歌中


猛禽在世

大山收敛起翅膀,它仍是猛禽
是黑背雕和白头鹞的化身
猛禽并未远去,只是藏进了石头
盖着一层厚厚的地衣
在川滇交界的乌蒙山一带
山脉蜿蜒,首尾相接
如一只秃鹫领着一群鹰隼
我曾在月光下走过峡谷
穿行在猛禽之中。远处的山峦
有一只鸮黑白相间的头­
陡峭的巉岩暴露了它的喉咙
我的先人借一抷泥土
保存着呈堂的骸骨
几千年了,我们说人类古老
其实猛禽更加古老
它们蛰伏人间,没有向人类宣战
但上帝,也没有召回它们

 

笔尖的激情(创作随笔)

杨 角

这是我写诗的第41个年头。春风里,大朵小朵的花都开了。开,就是说话,就是释放出心中的激情。

一个写诗太久的人,对文字有两种感触:一是过分的敏感;二是过分的麻木。从表面看,这好像一对矛盾,实际不是这样:当诗人笔尖的激情火焰般燃烧的时候,他笔下的文字总带着发烫的体温;而诗人一旦陷入思考,或者说他对某个问题还没有想得透彻的时候,他对文字和表达有一种天然的拒绝,这种状态下的文字会带着淡淡的凉意和明显的敷衍。诗人不是机器,我们不能苛求他随时随地都生产出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好比市场,有淡季和旺季之分;创作,也有它自身的周期性。

在诗人那里,诗歌和现实往往是分裂的。诗人总站在现实的对面,像一块橡皮,不断地擦拭着现实中的不满。当前景况下,对于那些具有浓厚乡土情怀和农耕情结的人们而言,每个人都宿命性地成为了都市的异乡人和漂泊者。那些从农村来到都市的诗人,当然也包括我,面临生活的艰辛和精神的困惑,漂泊感无时不在折磨着他们。他们的前半生是拼了老命往城里挤,把自己变为城里人;他们的后半生就是一到周末,便疯了似地往乡下赶,赶回去看望当年自己的影子和生命里的根。我坚持认为,谁能把这一往一返的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那可能就是诗,并极有可能是好诗。

犹太谚语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我要说:人类不思考,上帝可能会发怒。当代人的惰性极大地影响了诗人,无数苍白敷浅的文字被分行书写出来,消磨着我们的心性和珍贵的时光。思考是孤独的,众生中,诗人始终是少数。诗歌的探索性和先锋性,以及对正义的尊崇和灵魂的拷问,决定了孤独是诗人的宿命。所以我还要说:诗人是纸上行走的道士,他总不招人待见地说出一个个现实的谶语;诗人是旅行家探险家,是纸上带发修行的扫地僧。和忧郁一起,孤独是诗人心中最顽固的石头。诗人一生的力气和他力气的方向,就是蚂蚁样搬运这些石头。那些动作有力、意志坚定者,成了今天的诗人;那些半途而废,忘了最初剃度的,自我还俗,又走回到了俗人。

我不否认诗歌创作有其自身的技巧,但技巧不能拯救一切。在诗人那里,当思想大于技巧,你的文字有了风骨;当技巧大于思想,你的文字徒有一件漂亮衣裳。我喜欢那种坚实、有份量,“更接近骨头”的诗(韩作荣语),喜欢有力量、有动感的文字。没有动感的文字,读得久了,读者也会成为一具僵尸;没有动感的文字,像老妇人的皮肤,缺乏光泽与弹性。我喜欢干净、澄澈,不带一丝杂质的诗歌,它像荷叶上的露珠,牙牙学语的孩童,像雨后晴朗的早晨;我讨厌那种意象繁复,密不透风,不知所云的诗歌,它像冬天的雾霾,拒人千里之外。

小时候,淘气的我辈常在沙堆上撒尿,看着那滩液体蜷缩在沙堆上,蚯蚓样无路可逃,便顺手折一根木棍往沙堆上轻轻一划,那液体便找到了出路。今天,我们心中的秽物太多,孤独、愤懑、抑郁等等,都找不到排泄的渠道,而诗歌,就是当年我们顺手折下的那根木棍。

生活的重负和对诗神的向往,往往使诗人承受双重的折磨,精神被一次次撕裂。现实和诗歌的背道而驰,增加了作为一个诗人的难度,也更加折射出诗人人性的光辉。

诗歌是语录是格言,它鼓舞着我们的斗志;诗歌是《圣经》和常读常新的《劝世文》,它无限地激发出一个普通人的善良和真诚。在现实形形色色的案例中,那些提刀杀人的,挥舞火铳抢银行的,有几个是诗人?在老人摔倒都不敢搀扶的今天,诗歌是当代的《道德经》。

我敬佩诗人,他们不厌其烦地颂扬着人类的真与善,他们与生俱来地痛斥着世间的丑和恶。在文本那里,他们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推陈出新,在不断地扬弃中不断垫高创作的难度和作为一个人的品格。

我热爱诗歌,它给了我无尽的痛苦和启迪,也给了我无尽的烦忧和快乐。诗歌是我在大地上行走的影子,是我内心的代言人,是我人生喜怒哀乐在纸上的文字录音;它已成为我生存的一种方式,是我生命中的盐,精神中的钙,是我们驶往纸上天国的马驹。

三次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何建明先生说得好:诗人可能是贫穷的,但诗人的灵魂应该是高贵的;诗人可能是弱小的,但诗歌的力量是强大的。确实,诗人最滥贱,因为任何人都可以不出示任何证件宣称自己是诗人;诗人最崇高,因为清贫,他可以凭一滴露珠养活一个国家,和他自己。

0

热点资讯

© CopyRight 2012-2023, zgnf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6009411号-2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4号 常年法律顾问:何霞

本网站是公益性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移动端
  • App下载
  • 公众号